心跳过快的危害
心跳过快的话,会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肌缺血。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症状。除了可以引发心肌缺血之外,对于既往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还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加重,比如说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喘憋等不适症状。如果心跳过快是心房纤颤发作的话,还可能会导致血栓栓子脱落,从而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问题。对于心跳过快是由世俗甚至室颤引发的,那么可能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猝死等危险。
由于心跳过快的危害较多,尤其对于老龄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心室率,最好将心率控制在55到60次/分。常用的可以控制新势力的药物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这两种类型药物的代表性药物主要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如果患者为窦性心律单纯应用以上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并且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的话,那么建议还可以联合应用If通道阻滞剂,代表性药物主要是伊伐布雷定。
向本文作者提问

覃志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467|响应时长98分钟
擅长:内科,外科,妇科,骨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5起
问医生
#检查#诊断#中医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性疾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昏、晕厥、抽搐。治疗上药物治疗为主,严重时可电复律治疗。简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多形性室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因发作时QRS波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宛如围绕等电位线连续扭转得名,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该病的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闷、头昏、晕厥、抽搐。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紧急时使用电复律治疗。预后情况良好,如果进行了积极正规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心悸、胸闷、头昏、晕厥、抽搐。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心悸、胸闷、头昏、晕厥、抽搐表现,结合心电图检查,检查表现为连续5个以上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波群形态恒定,明确的等电位线,并可见QRS波群的极性扭转,宛如绕等电位线扭转,频率100~300bpm,多在250bpm以上,基础心律(窦性心律)时可见有QT间期正常或延长,可明确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类型?根据病情程度,该病可分为:轻度;重度。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肥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好发本病,城市患者多于农村[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当原发疾病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若及时治疗患者可以发生室性扑动、心室颤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