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躁狂时,心境稳定剂是否需要调整?
理论上,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可升高惊厥阈,故电休克治疗期间似乎应停用此类药物,或至少降低其剂量,以免阻碍电休克诱导发作。然而,一系列证据显示,联用此类药物并不损害电休克治疗的总体疗效。
电休克联用锂盐的不良反应总体较少,停用锂盐后可快速逆转,且可能与血锂水平过高相关。然而,电休克治疗期间停用锂盐可能诱发快速循环,而这一现象在重新使用锂盐后消失。
图片
相比于治疗抑郁,电休克(ECT)治疗躁狂的证据较少,且诸多问题有待解答,如联用心境稳定剂(如抗癫痫药或锂盐)对电休克疗效的影响。
图片
一项近期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JP,影响因子 14.119)的综述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针对电休克治疗躁狂的证据进行了全面回顾。以下简要介绍电休克联用心境稳定剂时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尤其是与未联用此类药物相比时。
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
众所周知,很多心境稳定剂同时也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关于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在电休克治疗期间的使用,现有证据存在一定冲突。
抗癫痫药可升高惊厥阈。从这一角度出发,电休克治疗期间似乎应停用此类药物或至少降低其剂量,以免阻碍电休克诱导发作。然而与直觉冲突的是,一系列证据显示此类药物并不损害总体疗效。
例如,一项较早(2010年)的病例回顾研究提示,相比于未联用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的患者,联用者平均所需要的电休克治疗次数更多(7.9 vs. 6.3),住院时间更长(25.1天 vs. 20.6天),但两组总体症状相当(CGI-I; 2.0 vs. 1.96)。
此后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同样提示,联用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不损害总体疗效。
图片
例如,电休克联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时,患者所需电休克治疗次数或住院日并不多于单用电休克时。一项相对较新的研究中,接受双颞侧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入全量抗癫痫药、半量抗癫痫药、停用抗癫痫药组,抗癫痫药主要为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症状转归(YMRS、CGI)及认知副作用无显著差异,且全量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所需时间较半量组短。此外,电休克联用拉莫三嗪也被证明是安全的,且并不影响发作及刺激所需电量。
作者认为,个体化滴定刺激电量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抗癫痫药对诱导发作的影响。
锂盐
有关电休克联用锂盐的研究证据很多;尽管结果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未发现与电休克联用锂盐直接相关的死亡个案。
图片
有研究者对电休克治疗期间联用锂盐的安全性进行了详尽的回顾。目前已有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暂停时间延长、长时程或迟发性惊厥发作,电休克后谵妄,认知损害更重,以及5-HT综合征。然而,患者用药繁杂、共病躯体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研究的外推性。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血锂水平较高时,如接近或超过1.0mEq/L。
今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于单用电休克或单用锂盐,电休克联用锂盐治疗的患者被诊断为谵妄或认知损害的比例显著更高,如谵妄风险为单用电休克者的11.7倍。具体而言,联用锂盐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谵妄的比例为7.8%,双相抑郁患者为3.4%,而躁狂患者为0%。然而,该研究为回顾性质,且缺乏血锂水平及电极放置方面的信息。
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及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均显示,电休克联用锂盐并不升高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如采用双颞侧电极放置时,联用锂盐者尽管呈现出麻醉恢复所需时间及呼吸暂停时间更长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且与血锂水平较高(接近或超过1.0mEq/L)显著相关;联用与未联用锂盐者在电休克后谵妄及发作参数方面无显著差异。
另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中,相比于联用其他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的51名患者,90名电休克联用锂盐者所需要的电休克治疗次数及治疗后住院日无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也与既往一项研究结果一致,即联用锂盐时并未观察到麻醉恢复所需时间延长。
总体而言,文献提示电休克联用锂盐时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旦发生,停用锂盐后可快速逆转,且可能与血锂水平过高相关。如果患者正在使用锂盐,且将电休克作为维持治疗手段,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电休克治疗前一天临时停药。然而,大部分有关电休克联用锂盐的研究证据来自重性抑郁发作患者,针对躁狂患者的外推性存在不确定性。
图片
此外,为开展电休克治疗而停用锂盐,可能造成一系列问题。如一些个案报告提示,电休克治疗期间停用锂盐诱发了快速循环,而这一现象在重新使用锂盐后消失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庆雨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精神科
好评98%|接诊量644|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等
¥19.9起
问医生
#概述#预防#病因#电休克#老年性躁狂病
阅读数 2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烦躁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肢端湿冷常引发烧伤、急性肾衰竭以及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使患者脱离触电环境,并及时抢救简介电休克是一种患者因遭受严重电击伤后导致的危急重症。当患者接触电流或电能后,会引起机体内出现电生理异常变化、组织损伤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若所接触的电流或电能较大,或是长时间触电,就会诱发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烦躁安、皮肤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肢端湿冷、少尿、意识丧失等休克症状,称为电休克。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重症,需及时送医抢救,以挽救患者生命,病情严重或抢救及时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颇高。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烦躁安、皮肤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肢端湿冷、少尿、意识丧失。诊断依据有明确的严重电击伤史:如接触较大电流、较大电能和(或)长时间触电。患者有烦躁安、皮肤苍白、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或是脉压差(脉压差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数值差异。)小于20mmHg,或是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超过原水平的30%)、脉搏细速、肢端湿冷、少尿(<30ml/h)、意识丧失等休克表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好发于在带电场所工作的人员及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能否治愈取决于病情轻重及抢救是否及时。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