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就想吐,中医用1首千年古方,只有5味中药
近来有不少人患呕吐症,尤其以儿童居多,经过打针输液效果不明显甚或加重。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
对患者再进一步诊察,病人多有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头晕头沉,神疲乏力,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润,苔白厚等症。符合中医水停中焦的证候。我用千古名方五苓散泡茶饮,取得满意疗效。
治验举例:
患儿秦某,初诊两天前因饮食不慎开始呕吐,输液后病情未见好转。凌晨一点因呕吐不断前来就诊。患儿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下午到现在已经呕吐达二十余次。查:患儿精神欠佳,神疲欲眠,老想喝水,一喝就吐,腹胀,舌苔白厚。
即予五苓散一剂,茯苓10克、 泽泻10克、白术5克、猪苓5克、桂枝5克,开水泡服。家长担心,患儿呕吐严重,不知道能不能喝下去中药。即嘱:先少量频服,每次一两口,如果吐了,待会儿再服。等到病情稳定时可以像平时喝水一样,能喝多少喝多少。当夜患儿开始喝药,期间也吐过一两次,至天明,共喝药水一杯左右,呕吐停止。
病因病理:
水停中焦,影响胃气和降,故而呕吐;渴欲饮水,是因为水停于胃,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口渴,这里的渴欲饮水与火热炽盛伤津的口渴迥然不同,应该注意鉴别;水入即吐是因为胃中本有水邪,加之胃气不降,水津入胃与水邪撞击,故水入即吐。输液时输入的大量液体也可以加重“水入即吐”。
服药方法:
五苓散化气行水乃治本之策,然以泡水入胃,则必须少量频服,不然也会“水入即吐”。少量频服,待其一部分药力开始渗透水邪,则开始起效了,此时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服药。
辨证要点:
本证的辨证要点是,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舌质润苔白厚。只要具备这些症状,就可以使用五苓散。
使用注意:
本方仅适用于水饮停滞中焦的呕吐,对胃热、阴虚、肝郁等原因所致的呕吐,不宜应用。
本文旨在普及中医药知识,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