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和大脑有着相同的起源,即神经外胚层。
肠神经系统(ENS )是自主神经的一个分支,是胃肠道一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支配胃肠效应的运动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系统。ENS 的神经元成分,分泌的神经递质,独立完成神经反射的功能与大脑很相似,故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或肠微型脑。
脑与肠之间的桥梁包括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和肠到脑的上行通路,前者为交感传及副交感传出神经元,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而后者主要是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信息传导通路,这个通路叫做“脑肠轴”是指胃肠道和脑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系统。
胃肠道活动的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并由中秋神经系统调控的相互作用,称为脑-肠互动。
中医角度下脑与肠之间生理方面息息相关,其中经络联系是基础,同时精微营养物质的加工和充养是保证,整个生理过程统一于神经系统,三者合而为一:在病理上也会互相影响,脑病及肠,肠病及脑,二者很好阐释了中医理论对脑肠轴的认识,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治法(内治,外治)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充分考虑人体自身统一性,完整性,以及自然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诊疗和康复计划,即辨证施治。
无论是中医草药的辩证施治还是中医推拿,针灸都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无论是短期疗效还是历史验证都是中国中医几千年的经典国粹。
随着中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我们的中医治法也将不断的被科学的解释,合理的运用,更好的服务于国人,服务于人类健康。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