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皮肤病,糜烂、瘙痒,根源竟在妈妈这儿

王老师讲中医·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
王老师讲中医
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

近几日天气转凉,很多家长带着感冒咳嗽的宝宝前来就诊。笔者跟诊过程中发现有些宝宝的前额、两颊、头皮或颈部出现一些小红丘疹和红斑,但并未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不仅仅是感冒了,而是得了一种小儿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叫做小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多发生于出生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头面、四肢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这时候有很多妈妈十分疑惑:自己悉心照顾的宝宝,怎么还会出湿疹?其实大多数妈妈并不清楚,很多时候宝宝的湿疹是由于妈妈自己造成的。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成熟,容易对鱼虾海鲜,牛奶羊肉等食物过敏,而哺乳期的妈妈们却喜欢通过这些食物来补充营养,殊不知过敏原就这样通过奶水喂养而进入宝宝的身体,诱发过敏反应,同时小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容易出现变态反应而产生湿疹;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胃受损,滋生湿热蕴于肌表而成,小儿脾胃功能虚弱,过度的喂养容易损伤脾胃;除此之外,外界的一些刺激如肥皂、化妆品、皮毛化纤、花粉、油漆等均可引起湿疹;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那么家长们应当如何进行防护和治疗呢?

首先,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亲应暂停食用引发过敏的食物;宝宝食用的牛奶等蛋白质食品一定要完全煮沸,这样可有效减少食物的抗原性,从而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其次,应给宝宝选择柔软洁净的纯棉衣物,保持患儿皮肤干燥,及时处理皮肤上的液体如唾液等。

如若已经出现湿疹,应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膏涂擦患处,更不要用水或肥皂、浴液等清洗患处;一些中药擦剂对瘙痒的效果不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给患儿补充钙和B族维生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湿疹患儿在患病期间不能接种任何疫苗,不要频繁出入公共场所或接触其他患者以防交叉感染,家长应控制宝宝,尽量避免其搔抓患处,以免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防#患病护理#育儿#皮肤科#婴儿湿疹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皮损,伴瘙痒严重者可能并发感染,降低睡眠质量,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患儿预后良好简介:婴儿湿疹指发生于婴儿时期的特应性皮炎,好发于2~3个月的婴儿。可能与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丘疹疱、水疱等皮损,常伴有瘙痒,如积极治疗,可能并发感染,影响婴儿睡眠质量,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患儿预后良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皮损,伴瘙痒。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皮肤红斑、丘疹、丘疹疱、水疱等皮损,瘙痒等临床症状,联合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IGE升高,可确诊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有哪些类型?渗出型湿疹:多见于3~6个月肥胖婴儿。患儿两侧面部可见米粒大小对称性红色丘疹、小水疱和红斑,大片状糜烂,伴有黄色浆液渗出。干燥型湿疹:多见于6个月~12个月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目前尚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有明确的患病率[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多通过药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患儿预后良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老师讲中医·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梁芙蓉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