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不可不知的重大问题
疫苗的分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
又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用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五联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这类疫苗在多数发达国家已列入了国家免疫规划。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些二类疫苗也在逐渐的转化为一类疫苗。
二类疫苗是否不重要?
一类和二类疫苗并非以疾病的危害程度分类,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原因,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
在二类疫苗中,有许多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被证明预防疾病的效果良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纳入免费范围,在我国也建议接种。如果能在经济条件允许下进行全程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类疫苗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有些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目前,二类疫苗已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接种疫苗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
什么是活疫苗,什么是死疫苗?
活疫苗:又称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死疫苗:又称灭活疫苗,由自然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处理后,经工业化生产获得无致病性、但有免疫力的死疫苗。灭活疫苗已被完全杀死,不存在毒力恢复的危险,不再具有致病的可能。目前,广泛推广的死疫苗有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疫苗安全吗?
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投资之一,估计全球范围内每年能够挽救约300万人的生命。它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但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只是个别现象。
公众担忧: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加重免疫系统负担或者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实际情况:如今,由疫苗质量缺陷引起的严重异常反应已属罕见。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尚未出现由于接种疫苗导致健康孩子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情况。
我国对疫苗接种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 对全部上市疫苗实施批签发,即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的制度。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不得上市或者进口;
- 有严格的冷链运输要求;
- 预防接种各环节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
很多疫苗都有大量的国内外使用经验,家长可为孩子放心接种 。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安全有效的措施
预防接种前注意事项:
- 给宝宝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
- 带上预防接种证
- 保证宝宝的饮食和正常休息,防止发生“晕针” 现象
- 如宝宝有不适症状,待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 接种疫苗前将宝宝健康状况如实告知医生
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
- 宝宝在社区医院接种完休息满30分钟后再离开
- 让宝宝多喝水(接种口服疫苗后半小时不宜喝热水及哺乳)
- 让宝宝注意休息
- 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
- 宝宝体温过高可先服退烧药
- 注意观察宝宝反应
肺炎球菌性疾病
WHO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鼻咽部
WHO 2012年报告在婴幼儿中肺炎球菌携带率为27%-85%,6岁以下儿童携带率为30-50%,而成人携带率为4-12%,青少年携带率为8.2%;北京1月龄-5岁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部肺炎球菌的携带率约为28%;每3个下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将近有1个携带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的传播特点:
- 肺炎球菌可通过频繁密切的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一般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殖菌导致自体感染
- 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宝宝受肺炎球菌侵袭,可引起哪些肺炎球菌性疾病?
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负担严重
发病率高:75%的IPD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
致残率高:在脑膜炎幸存者中, 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高达58%;
死亡率高: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达50%;肺炎球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中国大约每17分钟一例。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还可导致严重后遗症:智力低下、耳聋、瘫痪、死亡。约每3个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超过1个会出现严重后遗症。
容易导致宝宝患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年龄小于 2 岁:6月龄时宝宝母传抗体消失,逐渐失去保护;2岁以内是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高发年龄;6-11月龄是儿童IPD高发期,需及时预防;
- 暴露于吸烟环境:儿童正处在机体发育阶段,各种组织器官还未发育完善,解毒排毒功能不如成年人,更容易使烟草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
- 多子女的家庭:有兄弟姐妹的儿童肺炎球菌的定殖率明显高于无兄弟姐妹的儿童,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年长兄弟姐妹开展社交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了鼻咽部肺炎球菌定殖的机会,并传播给他们的弟弟妹妹;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缺少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等。
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有限,在宝宝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宝宝的皮肤和黏膜非常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不足,使宝宝发生肺炎球菌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总结
1. 积极接种疫苗,健康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2. 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3. WHO
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 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4. 一月龄前后,看护人吸烟、二胎家庭婴幼儿易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需及早预防。
远离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健康铸就美好未来!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大叶性肺炎的症状如何预防?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感冒是怎么回事?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肺炎患者有哪些禁忌?


医者仁心
文章 肺炎的禁忌是什么?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肺炎患者有哪些禁忌怎么办?


疾病解码者
文章 大叶性肺炎严重吗?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大叶性肺炎严重吗?


疾病解码者
文章 大叶性肺炎怎么办?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肺炎打几天针能好?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肺炎治疗多久能见效?


老年健康守护者
我想了解青霉素V钾片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与必妥维的相互作用。同时,我想确认一天可以服用几次和几片青霉素V钾片。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7
我的两个孩子都生病了,二岁的孩子发烧38度,咳嗽,病毒检测显示感染了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请问应该如何用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
我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疼的症状,检测结果显示有甲流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想知道该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3


王振华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肖爱莲
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赵奇光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