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致命么?得了还能活多久?
视频简介
作者:山西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韩维娥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患者疾病的类型、伴发疾病、体能状态、年龄、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显著影响治疗反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期。
生存期变化很大,短者仅生存数月,长者可存活10年以上。多发性骨髓瘤以前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有效率只有50%左右,并且绝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少于5年。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自从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来,疗效及生存期有了较大的改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生存期明显延长。单克隆抗体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有望治愈骨髓瘤;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也显著改善了复发难治患者的预后。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已经成为像冠心病、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而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概述#预防#普通内科#多发性骨髓瘤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可致高钙血症、贫血、肾功能全、骨痛等症状通过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像肿瘤细胞一样限制的增生,且大部分病例伴有异常球蛋白分泌的B淋巴细胞克隆性恶性肿瘤。常有骨破坏、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且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可出现多种细菌性感染。该病尚能被治愈,但可通过规范的治疗,使病程延缓,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近年来,随着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的断问世,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断完善[1]。症状表现:常见症状有骨破坏、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出血倾向、高黏滞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发热、感染等。诊断依据:1.症状多发性骨髓瘤(1)M蛋白≥30g/L或24小时尿轻链≥0.5g;(2)骨髓中检测出克隆性浆细胞为10%~60%;(3)暂器官或组织损害或症状。2.有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1)血液、尿液中含有M蛋白(2)骨髓中检测出克隆性浆细胞比例≥10%或组织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3)具有相关的器官或组织损害(骨破坏、高钙血症、贫血及肾脏损害等)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类型?根据异常增殖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分为IgG、IgA、IgD、IgM、IgE型、轻链型、双克隆及分泌型。每一种又根据轻链类型分为κ型和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本病常见,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为男性[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已明显提升,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随着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治疗在断地完善。是否遗传?会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