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狭窄能否使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治疗?
答案是肯定的。
简介:患者男,76 岁,主诉:双侧腰腿痛 10 年。影像学资料显示:腰 45 椎管狭窄。治疗方法:局麻下硬膜囊 360 度环形减压。
患者俯卧位,1%利多卡因麻醉。从症状严重一侧进行穿刺,首先进行硬膜囊前方减压。从一侧到对侧,一直看见硬膜囊完全松解。退出工作通道,到同侧的黄韧带和小关节表面。切除黄韧带,磨除阻挡的上关节突前缘。切除对侧的黄韧带,直至到对侧硬膜囊边缘。切除视野范围内的阻挡物,看见背侧减压充分。退出工作通道,检查硬膜囊前后减压充分,硬膜囊前后搏动好。退出通道结束手术。
术后患者即刻下地,主诉术前症状明显缓解。
术前的核磁:硬膜囊完全受压
术后的核磁:看见硬膜囊完全减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开始、摸索、成熟的阶段,脊柱内镜技术也是如此。2002 年开始探索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技术时,适应症选择不准确。许多椎管狭窄的病例也被入选,术后效果不好,返修手术到达 5-7%。手术不熟练,第一个 100 例用了 4 年多的时间。现在的 100 例手术只要不到 2 个月的时间。从 200 例手术以后,就不把椎管狭窄作为手术适应症了。二次手术的返修率逐渐下降到 2015 年不到 1%。从 1800 例手术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的水平后,再次逐渐开始实施内镜下椎管减压手术。手术速度和效果都明显提高,达到了如上的手术效果。虽然脊柱内镜可以治疗椎管狭窄了,但是学习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手术的时间,一例椎管下大概相当于三例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时间。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缓解的过程都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医生都要有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俗话说:伤筋动骨 100 天。患有腰椎管狭窄的多是老年人。老年患者多有多系统的疾病,脊柱内镜手术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要求比较低。所以脊柱内镜手术给了许多的老年患者一次缓解腰腿痛痛苦的机会。脊柱内镜手术对老年人和肥胖患者非常有利。脊柱内镜手术的创伤要低于小开窗,低于通道手术,更低于融合固定手术。脊柱内镜手术可以实施日间手术,是目前创伤最小的脊柱内镜手术。
小结:腰椎管狭窄可以用脊柱内镜治疗,手术的难度比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大,疗效还在进一步的完善过程中。应用得当可以避免一次开放手术。
大趋势:脊柱内镜技术从 1997 年 Anthony Yeung 发明到技术不断完善、成熟,已经走过了 20 年左右的时间。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这项技术惠及所有的脊柱疾病患者的时期已经来临。对于一个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随着更多年轻脊柱外科医生的参与,可以乐观的推断,微创脊柱技术将成为未来脊柱外科主要的技术。随着神经外科、疼痛科、介入科、康复科、中医骨科等学科的介入,脊柱疾病多科室参与和微创化治疗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视频 80岁老人胸椎管狭窄,局麻微创治疗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视频 胸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80岁老人,截瘫半月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视频 80岁女性患者,行走不稳两年,完全截瘫半月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文章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文章 高位椎间盘突出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视频 膝关节疼痛不用忍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视频 新春快乐!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患者在2月份复查胸椎时发现后面有一个高信号的长条影,近期出现双侧脚的针刺感疼痛,想了解是否与胸椎或腰椎有关。患者已向手术医生咨询。
就诊科室:脊柱科
总交流次数:13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腰部疼痛,坐着难受,脚跟按压疼痛一个月。患者女性28岁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总交流次数:52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我有腰疼、脚疼、骨盆两边疼和驼背的症状,想了解是否有脊柱侧弯,已经做了胸腰椎正侧位片的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但我仍然担心。患者男性17岁
就诊科室:脊柱科
总交流次数:33

范海涛
主任医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