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一文盘点常见的疫苗接种误区

一文盘点常见的疫苗接种误区

如果说有种成熟,叫做主动穿起秋裤;有种成长,叫做主动关注健康……那么接种疫苗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已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并让麻疹百日咳等 6 种疾病发病人数减少了约 3 亿人。尽管如此,关于疫苗的谣言和误解仍频繁出现。

 

今天,特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接种疫苗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1、推迟接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推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不会影响之前的接种效果。因为推迟接种只是延迟了疫苗开始起效的时间,所以并不会影响其整体的保护效果。

 

但接种疫苗就是在和疾病「赛跑」,而我们要做到应该是「领跑」。所以,不建议推迟任何一剂疫苗。

 

 

2、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能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答案,当然是不行。每种疫苗都是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比如流感疫苗就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流脑疫苗就是预防流脑感染的疫苗。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无论是接种哪种疫苗,只要不是新冠疫苗,对新冠病毒都没有作用,不能保护我们免于新冠困扰。

 

不过,现在新冠疫苗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大家再耐心等一等估计就等到啦~

 

 

3、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怎么选?

 

衡量一个疫苗的质量,关键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安全性,一个是有效性,都要基于大量的临床数据才能体现。

 

进口疫苗,在上市前,不仅要经过几千例甚至几万例的临床观察病例检验,完全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够被批准上市,而且想要进入中国,还必须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验后才能进入市场。

 

国产疫苗也同样需要多轮临床试验才能核准上市。

 

因而,对于绝大部分疫苗来说,进口疫苗、国产疫苗只是生产工艺不同,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挑选。

 

4、打疫苗有副作用,所以不打?

 

首先要知道疫苗是非常安全的。其次,如上题所述,疫苗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临床研究以及签发制度;而在接种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接种疫苗的安全性。

 

其中大多数反应,如胳膊酸痛或轻度发热,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只有极少数人由于个体原因,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并且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因此,接种疫苗后应该留观 30 分钟,并回家后继续观察。

 

5、打疫苗是小朋友的事,成人不需要?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尤其成人作为社会及家庭的支柱,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受到保护。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疫苗对我们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因为上述这些类似的误区而放弃接种疫苗,这才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