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办?这个小东西搞定它
当今社会,除了恶性肿瘤让人闻之丧胆,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厉害角色。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就是心脏性猝死,占因心血管死亡原因的50%以上,这个比例已然很大。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研究表明心律失常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又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高达82%。
这些情况所导致的心脏绝对或相对丧失泵血,因为随时可能发生,分分钟散失生命,争分夺秒实施电击、电复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而生,并经过不断的演化出现了植入型心脏除颤器(英文缩写ICD),经过一个手术将除颤器植入患者体内也就是“植入型电除颤器”的命名来源。
电除颤是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将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或经胸壁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除极,然后心脏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整正常情况下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也就是说通过电击的方式将不正常的心脏跳动转为正常的。
“电除颤”的原理清楚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也就随之明了。它主要用来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的心律失常,作用体现在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通俗而言就是能够快速在几秒钟内识别出患者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够不经过人为干预而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从而达到挽救病人的生命的目的。
再通俗一点,就是当病人出现心跳异常过快的时候,不管是迅速发生还是长时间无法控制,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都能够立即识别出来,并且自动发挥放电除颤防止病人因心律失常而突发猝死。基于植入型心脏除颤器的出色表现,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可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
虽说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战绩辉煌,却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不小心“放电”。误放电的比例可达27%~41%。心律失常时放电是拯救生命,而当患者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的时候,反复放电,尤其是高能量电击,就会严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时不时出现明显不适感和疼痛。
并且,即使它的功能强大,患者在植入了这个小东西之后依然需要服用小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这样既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同时也降低因多次使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损害了它的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没有任何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当作“万金油”使用,即使植入式电除颤器再好,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择谨慎使用,以避其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