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一直在飙升。中国男性癌症前5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而女性抽烟人数相对男性虽较少,但是肺癌的患病率也是居高不下。
我,一名中国女性,52岁,因为母亲曾患肺癌,有家族史,所以对肺部的定期检查格外重视。2018年8月,我在国内接受了PET-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磨玻璃密度结节,大小约为14.1mm×12.8mm,因为病灶不大,医生说让我每隔3~6个月定期复查即可。
一直到了今年1月,我在北京某肿瘤医院进行CT复查时的结果与3年前相比病灶变大为:右肺下叶长到了1.7cm×1.4cm,并且右肺上叶出现了直径约0.3cm的结节。
医生建议我接受微创手术切除后再活检。而我呢,因为母亲的关系,一直对肺部疾病治疗相当关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在网上我了解过很多医学知识,也知道现在去国外看病治疗是件可行的事情。于是我没有在国内做进一步治疗,我想听听国外专家会如何诊断我的疾病。
2月,我预约到日本某国立癌症医院呼吸器外科专家渡边医生为我做第二医疗意见。听说渡边医生是位名医,让我对这次的日本看病之行紧张中又多了点期待。27日,我和丈夫在翻译的陪同下见到了渡边医生。
渡边医生看完我的国内影像资料后,告诉我肺癌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即使是肺癌也是超早期,且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
按照日本的标准来说,1.5cm以上的病灶会建议切除,而我的病情不需要切除右肺全部下叶,只需要切除病灶的部分就可以.如果接受手术治疗,术后3天即可出院,也不需要使用抗癌药物。
对于国内专家指出的右肺上叶新出现的0.3cm结节,渡边医生说他并不清楚国内医生为何会下这样的诊断,但如果根据日本标准,这个部位1cm以下也可不进行手术。
听完医生的详细解读后,我心里感觉踏实了很多,并决定预约渡边医生为我主刀进行手术。正式手术前,我在日本医院进行了各个项目的详细检查,包括造影CT、痰检查、胸片、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等。
5月15日,渡边医生就检查结果为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位于右肺下叶的病灶大小为1.6cm,我和放射线医生都认为是原发癌,没有转移,只需要部分切除即可治愈,不会影响到肺活量。伤口大约为5cm,手术后大致3天就可以出院。
从本次的影像结果上来看,之前国内医生提到的右肺上叶0.3cm结节并无阴影显示。我对渡边医生的专业度毫无质疑,只希望能够尽早进行手术。
麻醉医生也就麻醉方法作了说明: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静脉输液麻醉全身。麻醉开始后,将人工呼吸管从口插入至喉咙深处。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感到疼痛再使用麻醉剂,喉咙可能会感到不适。另外一种方法是硬膜外麻醉,对脊髓使用特殊的针头和非常细的导管进行麻醉药注射。弊端是针头刺入体内时有疼痛感,并且有可能引起神经障碍。
我没想到麻醉医生也会给我讲解得如此详细,并且很坦诚地将两种方法的弊端如实相告。最终我选择了第一种麻醉方法,手术日期定在5月29日。5月28日,办理完住院后,渡边医生再次为我做了详细的术前说明。这一次,我更没想到,赫赫有名的大专家不仅耐心讲解,甚至还作图记录方便我的理解。
关于病情
病名为疑似腺癌,部位为右肺下叶1.6cm磨玻璃阴影,因有增大趋势,所以实施本次手术。虽说是疑似,但通过以往手术案例来看,96%会最终被确诊为腺癌。腺癌是肺癌中最多的一种类型。从分期上来看,为1A期。
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是1期和2期,到了3、4期,不仅要手术,还要配合抗癌药物才能够延续生命。1~2期被发现的几率为1/3,所以你是很幸运的。早期发现会有很多好处。第一,可治愈。第二,不需要使用抗癌药物。第三,不用切除肺部全部下叶。手术后,肋间神经痛是无论如何不可避免的。止痛药会服用3周,感到疼痛时,请不用忍耐告诉我。日常生活可以正常进行,购物、散步等都可以。
关于手术方法
采取楔形切除手术。从右侧肋骨打开5cm的小口,再在下面开另一个小口放入腹腔镜。手术结束,放入软管,抽出淤积的血液,手术第二天即可撤去。第二天早上可以摄取水分,中午可以开始吃饭,在护士的陪同下走路。之后,如果无特殊症状,3天后可出院。手术时间约为2小时,加上麻醉,总共大约4小时。
关于并发症
“1个月以内死亡的比例是0.1%。但是这是针对于有旧疾的年长者,因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引起中风而死亡的案例统计,您并没有这样旧疾,所以不用担心。”
“有可能因为痰堵塞引起肺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需要适当地活动身体。请从手术第二天开始努力练习走路。出院后也请继续保持,早日康复。”
“手术后也不要总是躺着,可以坐着也可以走动。经常躺着,内脏脂肪的重量会破坏横膈膜、挤压到肺。”
“为了防止肺血栓塞栓症发生,手术到第二天早上,请穿着医用弹力袜,使用按摩器按摩,服用抗凝固药物。”
“关于出血,虽然几乎不需要输血,但是日本红十字会的血液已经准备好。”
经过这次和渡边医生面对面的沟通,我已经完完全全地信赖、并且可以放心地把自己交给这位国外的专家了。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一位顶级的医生专家会对他的患者解说得如此详细。从肺癌的病期到手术方法甚至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他都特别坦诚地告知了我,让我了解了自己的疾病到底是怎样的、我的手术会怎样进行、术后我应该做什么可以避免并发症且早日康复。
5月29日,手术正常进行。结束后,傍晚,渡边医生来到住院病房,告诉我:“手术顺利结束了,现在你刚从麻醉中醒来。根据术中病理结果,确实为肺部腺癌。手术按照计划进行,非常顺利。今晚你可能会迷迷糊糊地发困。从明天早上开始可以喝水。如果不呛的话,从中午开始可以正常饮食。”
之后我在护士和医生的悉心照料下,于6月1日顺利出院。现在,我恢复得不错,也会按照医嘱去日本定期复查。
如果身边的亲朋好友问起我到底为什么选择去日本接受了手术,我会告诉他们:因为日本医生的严谨、因为他们对待患者的认真负责、因为我感觉到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可以向医生提问,可以得到耐心专业的回答。作为患者,我参与在治疗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我得知我需要面对的风险,我享受到了所谓的医疗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肺癌肩背痛的早期症状不治疗会怎样?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男人不养生会怎样?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肺癌不治疗能自愈吗?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肺肿瘤不治疗会怎样?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肺癌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肺中叶切除手术不治疗会怎样?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肺癌不治疗能自愈吗?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新冠感染对肺癌患者不治疗会怎样?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肺癌不治疗会怎样?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周围型肺癌不治疗会怎样?


数字健康领航者
肺癌手术后患者寻求营养补充建议,关注健康指导。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8

顾红柳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肺腺癌晚期患者,出现肺部积水,之前在胸膜上也发现了转移,想了解治疗方案和可能的副作用。患者信息:肺腺癌晚期。
就诊科室:介入与放疗中心
总交流次数:12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患者左肺叶切除一个,体检复查报告显示未见异常,想知道报告可信度和是否需要再次检查,手术时间为去年四月份。
就诊科室:中医外科
总交流次数:23

李华义
主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肖爱莲
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骆长永
主治医师
中医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