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非黑即白的世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就像小孩子的世界,把所有的人一分为二,要么英雄,要么恶棍。小孩子都是很情绪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亦复如此。他们无法忍受人类的不一致性和模棱两可;他们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进行好的和坏的品质的整合。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没有既好又坏的中间状态,没有灰色地带。爱人和伴侣,母亲和父亲,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心理治疗师,在某一天可能被奉为偶像和神灵,另一天可能会被彻底贬低和排斥。
当一个理想化的人最终令自己失望的时候(这也是迟早的事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必须迅速调整他的一元性认知。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这个曾经的偶像被彻底地打入地牢永遭排斥,要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本人自我贬低自我驱逐,以此来保留对这个人的“完美”形象的记忆。
这种行为被称为“分裂”。这是一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常采用的原始防御机制。从理论上讲,分裂是指在对自我、他人的积极和消极的思维与情感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也就是说,不能够将积极和消极的思维情感进行统合。正常的人都具有矛盾的情感,同时会体验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性格虽说会往复不定,但当处在某种情感状态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存在另一种情绪或情感的。
分裂是躲避焦虑的安全港湾: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不同的时间会成为密友或路人。一天,她可能会毫无缘由地称赞“乔真是太好了!”,认为乔没有一点缺点、完美无瑕;而另一天,她会毫无自责感地贬低乔“真是坏透了!”,无所顾忌地对乔大发雷霆,这个时候,乔所有的优点都不复存在了,他理应受到怒骂。
试图使边缘型患者能够在矛盾冲突的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象中有藏匿之地,远离试图调和这些自我意象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这种分裂性的防御机制常常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人格结构变得完全破碎不堪了;对自我身份与对他人身份的感觉转变得更为剧烈和频繁了。
——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克莱斯曼,(美)斯特劳斯著;徐红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