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的五针和四针法区别
狂犬病疫苗的五针法:注射流程是
第0(咬伤当天)、3、7、14、28天。
优点:传统规范的方法。
缺点:增加患者的负担。
狂犬病的四针法:注射流程是
第0(当天注射两针)、7、21,第1次要注射两针,也称作2-1-1的注射流程。
优点:只需到医院三次,既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和医生的工作量。四针法抗体比五针法产生抗体早一点。
缺点:四针法的疫苗浓度要比五针法的浓度低一点。
四针法和五针法虽然疫苗的浓度不一样,但是它们都能让身体产生抗体,维持时间差不多,故治疗效果区别不大。
如果狂犬疫苗的注射程序是5针,患者就需要完成5针的注射。高峰30-40天,随着时间推移,抗体逐渐下降。缺少1针或者2针可能会导致抗体的滴度有所下降,自然高峰也下降。后续注射的几针疫苗都是为了提高狂犬病抗体的滴度,只有抗体达到一定的滴度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如果注射的针数不够,免疫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如果患者采用的是211程序,这种情况下可以少注射1针,但必须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狂犬疫苗,不是每一种狂犬疫苗都可以随便减1针。最好要严格的按照流程来接种。如果有事或因其它特殊原因,至少也要接种前三针。后面两针如果特别的情况不能接种的话,那后续两针不接种,一般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
注射部位:儿童与成人的剂量相同,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如果是六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选择大腿前外侧的肌肉,肌内注射。一般不选择臀部肌肉注射,因为臀部脂肪较厚,影响吸收。严重者,还要联合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注射疫苗后注意事项:禁忌辛辣、禁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概述#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狂犬病
阅读数 22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