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耳朵前的这块“小肉赘”,到底该不该切除?

耳朵前的这块“小肉赘”,到底该不该切除?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患者,诊病完毕,向我咨询问题。患者是位30岁出头的女性,指着自己左耳前的一块小肉赘问道:“大夫,您看我这个瘤子,需不需要切除了?从小就有,倒是不疼不痒的,可我总觉着别扭。”患者说罢,无奈地笑了。

 

 

这位患者左耳前的小肉赘,看上去有小点的花生米那么大,确实比较显眼,但并不是什么瘤子,只是医学上最普通的体表赘生物,我们称之为“附耳”,也叫“副耳”,人们经常通俗地称之为“小耳朵”。它是由第一鳃弓发育异常所致的,通常是在耳屏前方出现。

 

附耳的形状、大小多种多样,有的是单纯的“肉球”,里面不含任何血管、神经之类的组织,也有的附耳和耳软骨相连,用力揉一下会感觉到里面的软骨,有的则伸入到面颊部皮下组织,或深及腮腺筋膜上方。

 

附耳一般不疼不痒,基本不会造成“主人”身体上的不适。但是耳前长着这么一块东西,很多人觉得是个“毛病”,部分人会因为影响面容而要求手术治疗,今天咨询的这位女患者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手术也很简单,只需在局部麻醉下,将这一赘生物切除即可,术后伤痕会在较短时间内愈合并逐渐消失。

 

 

在向患者科普完上述知识后,对方决定去做简单的手术把附耳切除,这样一方面能去除多年的心病,同时也能让自己变得更美。

 

我从小见过不少长着附耳的人,以前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就觉得是很独特的标志。其实现在看来,附耳确实是比较独特的标志,只要当事人自己不介意,完全没必要干预它。如果个人认为附耳的存在影响了美观,切除也是好办法。总之如何处理,因人而异。

 

在此给已经做或者打算做附耳切除术的朋友们一些小建议:

 

首先,不建议给太小的孩子做附耳切除术,因为仅仅是局部麻醉,需要孩子安静配合才能进行,建议年龄稍大再进行手术。

 

其次,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传染性疾病、血液病、过敏史、瘢痕体质者不适合接受附耳切除术,应谨慎。

 

再次,虽然是外科小手术,术后患者依然应该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最好不要游泳、洗澡、洗头,防止伤口接触水,也要避免耳内进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婴儿长拴马桩是什么原因?

副耳,也称为耳赘或俗称“拴马桩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部异常。它通常出现在耳朵的前方、上方或下方,形态各异,有的像一个小耳朵,有的呈半月形,还有的则是一个小圆形的囊状物。副耳可以是单个出现,也可以是多个同时存在,内部包含软骨组织和小血管。 副耳的形成主要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第一鳃弓发育异常有关。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母体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药物、辐射)或是妊娠期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尽管民间有“拴马桩耳,官运亨通”的说法,但从医学角度来看,副耳本身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主要影响在于外观美观。 对于副耳的处理,目前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手术方式相对简单,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婴幼儿,通常需要全身麻醉;而对于较大一些的儿童,则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手术时间选择上,考虑到儿童早期对外貌的认知尚未成熟,通常建议在孩子稍大一些时进行,以减少对其心理的潜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副耳都需要手术治疗。家长在决定是否为孩子进行手术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总之,副耳虽然可能影响美观,但通过适当的医疗手段是可以有效解决的。

健康百科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副耳是什么?

副耳,又称耳赘或小耳,是一种先天性耳部畸形,通常表现为耳廓外侧出现额外的小耳朵或耳朵组织。这种情况可能是单侧或双侧发生,大小和形状各异。副耳的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耳部组织发育异常所致。 副耳本身通常不引起疼痛或不适,但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治疗副耳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在儿童学龄前,以减少对其心理的影响。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量保留正常耳廓的形态,确保美观。 对于副耳的治疗,建议家长或患者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同时,了解副耳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担忧。

药事通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副耳会自愈吗?

副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赘,是不会自愈的。 副耳是由第一鳃弓发育异常所致,通常位于耳屏前方与口角的连线上,大小形态各异。虽然副耳与听力等功能无关,但它确实是一种多余的赘生物。 副耳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美观,尤其是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可能会因为同伴的玩笑而感到困扰。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切除副耳。 切除副耳的手术相对简单,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手术方式取决于副耳的大小和形态。对于独立的小丘或圆柱状附耳,手术相对简单;而对于与耳屏融合或伴有耳前凹陷的副耳,手术则相对复杂。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较快。关于手术瘢痕的问题,一般不会很明显,术后还可以涂抹祛瘢痕药膏进一步淡化。 总之,副耳是不会自愈的,如果影响美观或心理,可以考虑切除。

癌症防治先锋

1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副耳朵的成因与处理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奇特的生理现象,比如耳朵上长出副耳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耳朵上的副耳朵,在医学上被称为耳赘。耳赘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出现在耳廓、耳垂或耳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凸起,有的则可能像一个小耳朵一样明显。 对于耳朵上的副耳朵,我们并不需要过于担心。耳赘通常是良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副耳朵过大或者影响美观,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副耳朵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费用大约几百元,如果涉及到耳廓整形,费用可能会更高。术前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及术后换药等,大概需要3000元左右。住院治疗的时间越长,花费也会越多,具体费用以当地医院为准。 当然,在决定手术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手术切除,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处理副耳朵。例如,可以尝试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这些方法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耳朵上的副耳朵虽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影响美观或健康,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智慧医疗先锋者

1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副耳:了解耳朵前方肉疙瘩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经注意到耳朵前方或脸部出现一些小小的肉疙瘩?这些肉疙瘩可能是副耳的表现。副耳,也被称为耳赘、软骨样痣或颈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副耳通常表现为耳朵前方或脸部皮肤表面单个或多个赘生物,被皮肤包裹,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质地柔软或有类似软骨的硬度。这些赘生物的形态各异,可以是柱状、球状、分叉状等,既可单侧发生,也可双侧发生。 副耳通常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对于较小的副耳,患者可以选择暂时不进行治疗。但如果副耳影响外观或患者有治疗需求,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医生会将副耳包括皮下软组织切除,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深部残余软骨组织可用激光气化。如果创面范围较大,医生可能会进行缝合,以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定期就医换药。如果发现局部有渗液、渗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除了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养措施也有助于改善副耳的外观。例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或挤压赘生物,以防止感染。 如果你发现耳朵前方或脸部出现肉疙瘩,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疾病解码者

16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油耳朵怎么办?

宝宝三个月大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耳朵里有黄色的、油状的耳屎。这种耳屎被称为油状耵聍,它和腋臭并没有直接关系。 油状耵聍是一种遗传现象,如果孩子的父母中有一方也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孩子出现油状耵聍就是正常的,无需过分担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宝宝保持耳朵清洁: 1. 定期检查宝宝的耳朵,观察耳屎的颜色和质地。 2. 如果耳屎过多,可以使用温水清洗,但要避免将水灌入耳朵内部。 3. 不要使用棉签或其他物品深入耳道清理,以免损伤耳道。 4. 如果耳屎过多导致听力下降或耳痛,应及时就医。 总之,油状耵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只要注意日常保养,宝宝的健康就不会受到影响。

医疗之窗

1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附耳切除手术:孩子何时进行最合适?

附耳,也称为耳前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对于一些家长来说,附耳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外观,甚至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那么,孩子适合几岁做附耳切除术呢? 一般来说,建议在上学前进行治疗。过早治疗可能因为宝宝年龄太小,不配合手术,同时家长也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四岁以后的宝宝已经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外貌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治疗效果较好。 附耳切除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术,手术过程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前,医生会仔细评估孩子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后,孩子需要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除了手术治疗,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考虑。例如,使用贴片或绷带等物理方法暂时遮挡附耳,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勇敢面对自己的外貌。 总之,附耳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善外观,增强自信心。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数字健康领航者

1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副耳的诊断与治疗:了解耳朵上多余耳朵的

耳朵上的副耳,又称为多余耳或耳赘,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这种副耳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与耳前窦道或耳后窦道相连。在医学上,这种副耳被称为耳赘。 对于耳朵上长有副耳的情况,手术切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口隐蔽,恢复较快。治疗费用根据所在地区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级别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45岁,发现自己的右耳上方长了一个小肉赘,形状像一个小耳朵。经过检查,医生确诊为副耳。张先生选择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在已恢复正常生活。 除了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预防副耳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其次,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因为紫外线会刺激皮肤,增加副耳的发生风险。 如果发现耳朵上长有副耳,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您恢复正常生活。

老年健康守护者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附耳切除:如何选择就诊科室?

附耳,又称耳赘,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当人们想要切除附耳时,应该如何选择就诊科室呢?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科室和注意事项。 首先,可以考虑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耳鼻喉科是专门负责耳部疾病的科室,对于附耳的切除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此外,一些大型综合医院设有专门的耳科,如果所在医院有此类科室,也是切除附耳的理想选择。 对于追求术后美容效果的人来说,美容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美容科在耳部整形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保证术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更佳。 如果所在医院规模较小,没有耳鼻喉科、耳科或美容科,可以前往普外科就诊。普外科医生在处理此类小手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个案例:小李,一个年轻的女孩,因为附耳的存在而感到自卑。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耳鼻喉科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沟通,小李决定进行附耳切除手术。术后,小李的附耳被成功切除,她恢复了自信,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健康解码专家

1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左耳副耳怎么办?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出生时,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左耳附近有一小块肉副耳。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先天性耳前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变异。 这种赘生物通常是无害的,但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它对孩子的听力或外观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一周岁左右带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医生的建议下,如果赘生物对听力或外观没有影响,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但如果赘生物较大,或者家长对孩子的外观有顾虑,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治疗。 手术矫正治疗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简单,恢复也较快。术后,孩子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护理。 除了手术治疗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1. 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检查,确保听力正常。 2. 注意孩子的耳部卫生,避免感染。 3. 鼓励孩子多与外界交流,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之,新生儿出生左耳副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通过定期检查和适当的护理,可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疾病解码者

1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12岁孩子先天性耳篓红肿发痒,去年春天用阿莫西林颗粒和碘伏消毒治疗有效,今年再次发作,想知道是否可以继续用同样的药物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

医生建议:中耳炎需要及时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和炎可宁片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对于12岁的孩子,药物用量需要减半。同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包括规律作息、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复查。

查看详情

1岁儿子耳朵上有赘生物,考虑手术去除,想了解手术前注意事项和用药情况。患者男性1岁1个月

就诊科室:整形外科

总交流次数:38

医生建议:对于儿童耳部赘生物,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局部麻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适用,但对于活泼的孩子,可能需要使用水合氯醛等药物来帮助入睡。手术后,孩子需要适当休息和观察,避免剧烈活动。

查看详情

宝宝右耳有赘物,摸起来里面没有软骨,听力正常,想知道如何处理?患者男性5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新生儿耳赘本身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对外观有顾虑,可以考虑整形手术。建议在宝宝5岁以上进行手术,以确保耳朵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手术效果更好。具体的建议还需要耳鼻喉科医师进行评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