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为儿童常见症状之一, 儿科门诊经常有因为腹痛来看病的儿童,经过腹部超声检查,大部分超声诊断结果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种情况往往令家长十分紧张。那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淋巴结就是人体对外界细菌,病毒感染的一道防护屏障,通过淋巴结增生肿大来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损伤。人体有完善的淋巴系统和丰富的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为其组成之一,而儿童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儿童该部位的生理特点息息相关 。对于儿童而言,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十分丰富,主要沿着肠系膜动脉以及分支来分布,尤其以回肠和回盲部为多。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导致淋巴结肿大。而淋巴结就是人体对外界细菌,病毒感染的一道防护屏障。通过淋巴结增生肿大来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损伤。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正说明孩子免疫功能是正常的。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见于2到12岁的孩子。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脐周疼痛,通过排便排气以后可自行缓解,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孩子腹痛时家长怎么办?
 
家长可以用暖水袋外面裹上毛巾,放在孩子的肚子上进行热敷。也可以用手掌根部顺时针方向以肚脐为中心按摩腹部。如果近日没有排便,也可以用开塞露挤入肛门促进排便。通过排便排气以后腹痛可自行缓解。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严禁擅自给孩子用止痛药,避免掩盖病情。
 
如何减少腹痛发作?
 
首先出生后要坚持母乳喂养。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冷饮冷食摄入。鼓励孩子多饮水,进食高纤维食物,定时排便。另外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及良好情绪,均可减少腹痛的发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腹痛会逐渐减少。尤其是青春期后,多数不需治疗,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但是,当孩子持续腹痛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迎旭·主治医师
张迎旭主治医师三甲可处方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小儿消化科
好评100%|接诊量58|响应时长731分钟
擅长: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咳嗽等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20
问医生
#概述#预防#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阅读数 3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属于炎症性疾病,为小儿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或持续腹痛、发热及呕吐等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预后情况良好简介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小儿常见,尤其好发于7岁以下儿童。本病是因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引起淋巴结增生、充血及水肿而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以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发热及呕吐为主。本病一般为急性起病,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病程。目前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炎、退热等,一般预后良好[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发热及呕吐等。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如既往呼吸道感染、肠道炎症)、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及呕吐)及体格检查有腹部压痛、反跳痛(按压时疼痛,松开手时疼痛)、腹肌紧张]可初步考虑本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等感染指标升高,明确机体存在感染,辅助诊断本病;B超:发现同一区域肠系膜上2个以上肿大淋巴结,可确诊本病。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哪些类型?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好发于7岁以下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春冬季发病率较高[1][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主要通过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炎、退热等,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未及时规范治疗,可致本病转为慢性病程,迁延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张迎旭·主治医师程琪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