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哪些危害,预后如何,应该怎样治疗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危害如下: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活动时呼吸困难和活动耐量下降。随着病情加重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并逐渐出现食欲下降、腹胀及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 合并心律失常时可表现心悸、头晕、黑矇甚至猝死
预后
  • 尽早诊断并有效纠正异常心脏节律及控制心室率,心脏结构及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预后较好。
  • 若未能根治心动过速,则难以控制心脏扩大的进展及心脏功能的恶化。
  •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病因极为重要。
预防
  • 恢复窦性心律、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不同步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需要采用阻断神经-体液激活的药物包括ACEI、β受体拮抗剂等。各种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对改善心力衰竭有效,但关键是病因治疗,即射频或药物治疗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 一般治疗:首先针对基本病因和诱因治疗,安静、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和镇静剂。
  • 物理治疗:可使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
  • 药物治疗:腺苷三磷酸可静脉推注,维拉帕米静脉缓慢推注(稀释后应用),如以上药物仍无效,可改用普罗帕酮、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或胺碘酮。
  • 电复律:如药物治疗无效,可选择或直接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条件允许可导管消融治疗。
  • 应该采用个体化方案,可先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再选择电复律,也可直接选择电复律。一般首选利多卡因,也可首选胺碘酮。
  • 积极处理病因,控制诱因,防止再次发作。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 出现心功能不全时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包括β受体拮抗剂、ACEI或ARB,可减缓心室重构及心肌进一步损伤,延缓病变发展。随病程进展,心室收缩功能进一步减低,并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此阶段应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丹东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177|响应时长203分钟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有较深的造诣。
¥80
问医生
#病因#诊断#心血管内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