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如何享受“五一”时光?

脊柱康复陈医生·你身边的颈腰椎康复专家
脊柱康复陈医生
你身边的颈腰椎康复专家

春节过后,终于熬到了五一小长假,又可以好好放松下了。很多人喜欢选择出游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假期,一方面可以暂时逃离当下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领略远方的风景和沿途的风土人情。

而很多慢性病患者,自己或者家人,常误解“既然有病,就该在家里休息养病,不该乱跑”,其实,很多慢性病,只要稍加注意,不仅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寄情于山水,而且适当活动对病情也是有帮助的。

慢性病,是对几种起病隐匿,病程长且情迁延不愈的疾病总称,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几类典型慢性病的出游注意事项。

一、高血压

高血压:保持好心态,避免长期劳累。

对于出游方式,因为大多跟团旅行节奏比较快,不适合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自助游。而对于自驾,短途自驾一般没问题,建议避免较长时间的驾车。旅行途中,尽量少食泡面、腌制食品、火腿肠等快餐,多吃新鲜水果,并保证每日饮水量。还要备好防寒保暖的衣物,以及血压计、降压药。最后,要调整好心态,旅途中不贪小便宜,尽量不与人发生过激行为,凡事看淡,安心享受风景。

二、糖尿病

糖尿病:衣物宽松,勤检血糖。

旅行前应先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然后准备好2倍于平常用量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用胰岛素,后者还需备好充足的注射器。准备好适量的食物,以防因延误吃饭而导致的低血糖;同样备好饮用水,以防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注意体能变化:如果食欲不好,不易入睡,甚至对旅行的兴趣降低,说明活动量过大,应减少活动量;如果出现呼吸费力、胸闷憋气、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中止旅行,以防出现意外。

同时,注意穿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形成糖尿病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有酸败、异味的食物,如果发生肠胃炎症状,应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及时检测血糖以指导用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平时每日就需要定时监测血糖值,而旅行时的活动、生活、饮食方式都有较大变化,会影响血糖值,因此定时监测血糖非常重要,外出一定要带着血糖仪。

三、哮喘

哮喘:了解目的地气候,备好紧急用药。

出现前一定要熟悉目的地的气候,因为花粉、冷空气等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哮喘。如果选择飞机出行,记得常喝水并戴上口罩,保湿且保暖;但如果运动耐受力控制得不好,则尽量避免乘坐飞机。出行前要询问医生,保证稳定控制气喘,并备好紧急用药。

四、心脏病

心脏病:提前检查,作息规律。

出行前,要到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经医生确诊病情稳定方可出游,且需要与医生确定出游范围。旅游时要有人陪同,并随身携带病情摘要、近期心电图和一般急救药,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异搏定、安定片和地高辛等。

每日活动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睡眠休息时间不应少于10小时。时间和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路途宜短不宜长,活动强度宜弱不宜强,避免过度疲劳。出行时可能发生晕车、晕船和胃肠炎等,要随身带上乘晕宁、氟哌酸等药,一旦诱发心脏病,切勿拖延,应及早就医。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出行#常见症状#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高血压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脊柱康复陈医生·你身边的颈腰椎康复专家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