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要到了,当大家都在歌颂妈妈的美好时,往往也忽略另一部分人的心情,这些人可能因为家庭不睦、父母没有自觉,导致从小没有妈妈陪在身边,长期遭受来自血亲的伤害,当然,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但不能否认的,那都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我曾经花不少篇幅,完整将小时候从目睹儿转为家暴直接受害者的事情纪录下来,有人发现我很少讲到母亲,还追问:”你妈妈呢?她都不管吗?“今天我来讲讲她的事情。
我跟父母的缘分很薄,尤其是母亲,我对她的记忆很少,毕竟真正相处的时间不多。
因为父亲的控制欲与暴力习惯,我从约莫2-3岁时,我慢慢有记忆的时候,就对他打妈妈留下记忆,虽然每天精神濒临崩溃的母亲,依旧善尽职责带着我跟妹妹,但情绪时常不稳定,只要我们两个稍微吵一点,她马上就冲来掐我们的手臂跟大腿,我还记得,不只是掐,还要捏着肉转一圈,所以小小的我,特别期待父亲回家,这样受伤的就不是我了。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要求母亲推着娃娃车,带妹妹待在学校陪我上课,这种奇葩的情况,连老师都受不了,要母亲放心、赶快回家,但母亲哪敢违背父亲的命令,只能跑去学校门口的小杂货店跟老板娘聊天,这样畸形的校园生活没多久,母亲就常逃回娘家,我也开始少见到她。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经过好一阵子没看见母亲,都快习惯没有妈妈的生活了。某天我午睡起床后,发现她站在床边,正在照顾妹妹,我直觉反应脱口而出:‘妈妈,你回来了!想你了!’母亲尴尬回我:‘对啊,我回来了。’接着没两天又离开,反反复复,直到小学二年级他们才正式分居。
这样的经历,导致我超级早熟、非常没有安全感,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说话方式,都老成又沉默,虽然母亲会趁中午休息到学校来看我,但我总觉得跟她相处,很有距离感,这不代表不开心,是说不出口的别扭。
人说:”血浓于水,不管分离再久,父母对自己的情感是不变的。“可在我身上却不是如此,与母亲相处的时间间隔越拉越大,我逐渐适应了只有父亲的单亲生活,或许这样说很自私,我仅有在需要母亲的时候会跟她连络,缺钱啊、在学校闯祸啊(笑),这时候的母亲,就是这种功能导向吧,连父亲的历任女友,都跟我比较熟。
在父亲开始对我们动手后,我和妹妹也步上母亲的后尘,常常离开家里,但我俩是乖乖牌,也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求助,最后只能去找警察。
有一次,我们又被无故暴打,结束一回合后,父亲照常拿百元大钞,叫我们去买晚饭,我拿着钱问妹妹:”要不要逃?“妹妹说:”好!“两姐妹怕被发现,不敢在住家附近逗留,特地从乘坐计程车,去派出所报案。
向警察表达来意后,他们坚持要母亲过来处理,没想到,母亲来了以后,掏出包包里头的所有钱,向警察表示,不敢把我们带回娘家,怕父亲来闹事,要未满18岁的我,带妹妹去宾馆睡一晚。
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从那时起,就几乎与她断掉联系,别跟我说她是身不由己,小孩没有办法选择父母,无论她当时是否有难处,都不构成可以对女儿见死不救的理由。
我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借镜。“或许正因此,当碰到类似的难题,我从来没有考虑把我的孩子(睿睿)交给她的生父,有父母的前车之鉴,我知道我会做得比母亲更好、思考更周全,但生父(睿睿的爸爸)方面,不只对生活没有自理能力,还曾经放话要把当时未满1岁的女儿”丢“给他父母带,而且我不能再来看小孩。
时间过得很快,女儿已经6岁了,我曾经很怕自己会复制父亲的暴力与母亲的冷漠,还好,从小对亲情的渴望与爱,让我有足够的能量,去站在女儿的角度看事情,不攻击她的生父。
她若对父母分离有疑问,我会当成别人的故事,老实且不带感情地陈述,包括父亲那边的心态,或我可能没做好的地方,也一并理性解释,我也不情绪化对待孩子,不把生活中受的闷气,发泄在女儿身上。
父母是我最好的负面教材,谨以此文献给跟我一样没有母亲庇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