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儿科临床如何应用益生菌
随着临床上对人体共生益生菌的深入研究,益生菌应用的价值逐渐显现,其也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在以往的临床经验中,益生菌仅仅是尝试性的应用在腹泻、消化不良的患儿身上,并没有系统的应用方法,但随着益生菌作为治疗药物应用的病例越来越多,国外多国均制定了相应的临床应用指南,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临床应用循证指南,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指南和国外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数据,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图1(来源于文献资源)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益生菌有约20余种,常见的包括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图1),推荐的应用疾病如下所示:
-
胃肠道疾病:
-
急性腹泻:儿童腹泻因其患者体质的特殊性,极易出现脱水,且患儿患病后往往不思饮食,应用益生菌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增进食欲,进而减少平均住院时间,临床上推荐采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三联、双歧杆菌四联颗粒剂进行口服治疗。
-
慢性腹泻:儿童出现慢性腹泻的患病率不高,但导致慢性腹泻的病因较多,在治疗原发病因时,建议应用益生菌,特别是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慢性腹泻患儿,应用益生菌的效果更好,临床上推荐应用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双歧杆菌四联颗粒或胶囊制剂。
-
药物性腹泻:儿科因抗生素应用较为频繁,出现药物性腹泻的可能性较大,且一旦患病,腹泻情况往往较重,特别是艰难梭菌相关的腹泻,建议应用益生菌进行治疗。临床推荐益生菌为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等,可选为颗粒及胶囊制剂。另外,肿瘤患儿因应用化疗药物可导致严重腹泻和其他胃肠道反应,此时应用益生菌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在预防和治疗腹泻的同时,还能增进患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
肝胆疾病:
-
胆汁淤积:部分患儿常因先天性疾病导致胆汁淤积,如胆道发育异常等,此时应用益生菌可辅助预防肠道功能紊乱并帮助患儿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消化不良等,益生菌的应用可以预防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对肝性脑病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目前临床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患者上,儿童应用益生菌的效果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
-
新生儿疾病:
-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益生菌进行治疗。此处主要指病理性黄疸,根据研究数据,益生菌的应用可降低体内胆红素的浓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治疗方法。推荐益生菌为枯草杆菌、双歧杆菌三联、地衣芽孢杆菌颗粒等,但应注意用量。
-
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的患儿多为早产儿,益生菌的应用可降低新生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增进患儿食欲和消化功能,推荐菌种为双歧杆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颗粒等。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本病多见于早产儿,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复杂,益生菌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推荐菌种为双歧杆菌三联、双歧杆菌四联、酪酸杆菌、布拉酵母菌等。
-
变态反应相关疾病:
-
湿疹:婴幼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疾病,易反复性发作,益生菌可作为其治疗的辅助手段,用药后可明显改善湿疹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还能降低复发概率,治疗疗程需要注意,一般应超过1个月,短时间内应用往往效果比较差。推荐菌种为双歧杆菌三联、双歧杆菌四联、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等。
-
食物过敏:对于食物过敏的患儿,在采取预防接触已知过敏食物的同时,可采取益生菌进行预防,疗程应在1月以上,推荐菌种同湿疹。
-
哮喘、过敏性鼻炎:对于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儿,可以应用益生菌进行预防和治疗,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
-
预防作用:
-
孕妇应用:对于有既往史的家庭,建议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进行益生菌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出现过敏性疾病。
-
呼吸道疾病预防:有多个文献证实,益生菌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及用药时间,疗程应在2个月以上,建议应用超过3个月。推荐菌种为双歧杆菌三联、酪酸梭菌等。
-
肠道疾病预防:根据文献资料,益生菌应用对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目前我国仅对双歧杆菌三联的预防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余益生菌研究资料较少。
-
益生菌使用要点:
-
个体化:益生菌的应用必须进行个体化分析,同一菌群在不同患儿应用的效果不一,可根据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选择合适的菌种。
-
与抗生素联用:临床应用益生菌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此时应加大益生菌的用量或避开抗生素的应用时间,推荐间隔在3小时以上。益生菌中,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等不易被抗生素杀灭,可联合应用。
-
多菌联用:有多个文献中指出,多种益生菌联合应用并没有大的收益,故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多种益生菌联合应用。
-
安全性:目前的国内外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因益生菌导致的严重药物反应,其安全性较高,在早产儿的应用上也是安全的。但少部分益生菌中含有牛奶成分,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有致敏性;少部分益生菌中含有麸质成分,可能加重乳糜泻患儿的病情,故在使用益生菌前,应进行既往史的询问,及时避免这些益生菌的应用。
参考文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2):81-9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简介:郑欣,郑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医师,主攻方向为儿科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等,发表相关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