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4天婴儿被蜱虫咬伤,千万要提防它!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江西南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被家人送到了医院。

 

经家人描述,四天前就发现孩子头上有异物,但并没有注意,直到发现这异物居然会动才赶忙送往医院。

 

经医生诊断,确定婴儿头上的就是蜱(pí)虫。

 

蜱虫在婴儿头顶待了四天,喝饱了血,送到医院时虫体整个头部已经完全吸进去了。不过好在医生已经将蜱虫取出,孩子身体也无大碍。

 

 

但有些被蜱虫咬的人就并非这么幸运了,别看它小小一只,却会给人带来致命危险。关于蜱虫致死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

 

 

日常情况下,被蜱虫咬伤的概率较小,我们不必太过慌张,但蜱虫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今天就由Dr.京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吸血鬼”。

 

吸血后膨胀数倍的寄生虫

 

蜱虫又叫壁虱、扁虱、草爬子,虽然它名字里有虫,但它并不是昆虫。

 

根据背部有无盾板,蜱虫分为软蜱和硬蜱。它们活跃时期为每年的春夏,4月—10月,多集中在草丛处,形状为椭圆形,体型很小,成虫的大小仅有2—10mm。

 

吸血后,背部隆起,体型可膨大到30mm,什么概念?大概是一枚硬币的大小。

 

 

关于蜱虫,Dr.京用下面几个词概括:

 

饥不择食

 

不同于其他虫类,蜱虫对“食物”向来不挑。鸟类、爬行生物、两栖动物、人类以及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是它的目标。

 

它们一生都勤勤恳恳,蜱虫一生有四个阶段,其中有幼虫、若虫、成虫共三个阶段都在吸血。雄蜱一生交配多次,为创造更多的后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心机狡猾

 

蜱虫嗅觉灵敏,对汗臭以及二氧化碳比较敏感,在与目标相距十几米时就已经感知到,一旦目标接近就伺机攀附在其身上。

 

它们善于躲避,通常会选择皮肤较薄并且不容易被宿主抓到的身体部位。

 

在吸血时,它会释放让宿主麻醉的物质,此时宿主没有痛感,也就不容易觉察。

 

勇敢执着的钉子户

 

不同于苍蝇蚊子,你挥一挥手它就飞跑。蜱虫吸血时口器扎入皮肤,即使你晃动身体它也巍然不动。更不可强行拍死,否则,它的口器可能会断在皮肤里。

 

如果你没有发现它,它则会在皮肤上“定居”,吸血时间最长可达数天。

 

小小一只,却是病毒传播者

 

被蜱虫咬≠一定得病。

 

如果被没有携带病毒的蜱虫吸血,一般只是引起轻微的皮肤炎症。

 

如果它恰巧携带病原体,严重时则可能通过血液将病毒传播给宿主,使人患上森林脑炎、Q热、莱姆病、新疆出血热、红肉过敏症等疾病。

 

 

森林脑炎

多发于夏季,感染者主要为林业工作者,在我国集中在黑龙江与吉林省的林区。

 

莱姆病

第一次在我国发现是在1985年的黑龙江。由硬蜱传播,常发于春、夏季,分布地区较为广泛。

 

莱姆病早期常出现的一种红斑皮疹

 

新疆出血热

牧场的绵羊、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会被传染。在中国多发于新疆,主要感染牧民。

 

预防蜱虫很简单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注意,基本可以远离蜱虫,主要从人类和宠物两个方面预防。

 

人类

 

避免在草较多的地方长时间坐卧,外出游玩时,穿着长袖长裤,并把裤脚扎进袜子;

 

两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以涂抹含有派卡瑞丁、驱蚊酯的驱蚊水。

 

回家时,抖一抖衣服,检查身上重点部位:头皮、耳后、腋下、四肢内侧、膝盖后等隐蔽位置。

 

宠物

 

在外遛狗时,狗狗在地上打滚很可能会被蜱虫盯上。如果毛发茂密,可能把蜱虫带回家好几天,也不会被主人发现。

 

家中如果有宠物外出,记得回家后检查宠物皮肤,重点检查耳后耳内部位,并做定期驱虫。

 

 

如果不慎被蜱虫咬伤,以下几点切记:

 

拍打、用烟头烫、用烟熏等刺激蜱虫的方法不要使用。它的口器固定在皮肤中,如果受到刺激很可能会将血吐出或口器断裂在皮肤中。

 

如果选择用镊子自行拔出,要夹住蜱虫头部,越靠近皮肤越好,然后用平稳、均匀的力垂直向上拔出。拔出后,用酒精彻底清洁手部和伤口处。

 

如果没有经验或者手抖,最好不要自己动手拔出,可以前往医院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如果被感染,发病前会有1至两周的潜伏期,被咬后的几天,如果出现发热、红斑等异常状况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最后,Dr.京再提醒一句,蜱虫在夏季最为活跃,各位在出行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范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夏季蚊虫防范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留心蚊虫,多加防范,安全出行游玩。

 

参考资料:
[1] Benjamin William Phillips Taylor.Tick killing in situ before removal to prevent allergic an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in humans: a cross-sectional study.Asia Pac Allergy. 2019 Apr; 9(2): e15.
[2] 李剑平主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3页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