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真会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
有些人明明很饱,却硬要把饭菜吃光;而一些“自律”的人,幻想把胃饿小,坚持节食。
我们的胃真的会像气球一样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给胃定制一个科学饭量,6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管住嘴”。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为什么人的食量有大有小?
人体的食量大小,不能单纯看胃容量。
人对自己胃体积的感知,是通过胃神经传递给大脑的,饥饿和饱腹感由中枢神经管理。
胃口好的人,提起吃就两眼放光,肚子好像填不满一样;别人吃两口就饱了,再看自己,饱了还能再吃两口。
正常人在完全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约有50~100毫升。
所谓的“大胃王”,胃容量可能并不会比常人大很多,只是胃的弹性天生比较好。
长期吃很多食物,胃壁增厚,蠕动加快,饭量自然就大了。
特别注意:
要排除疾病让你食欲大增,因为有6种疾病的表现恰恰是“胃口好”:
甲亢、糖尿病、向心性肥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下丘脑综合征、肝功能异常。
胃会根据食量越撑越大?
胃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器官,胃腔的大小可在限定范围内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吃下食物后,食物会通过食道进入胃,胃壁有伸缩性,开始体积慢慢变大,胃壁渐渐变薄。
因此胃空着的时候和装满食物的时候大小是不一样的。
胃扩张后能容纳食物的量称为“胃容量”。
一般来说,人在完全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约有50~100毫升;正常吃饱饭之后,胃容量约为1200~1600毫升,吃撑后可达2000毫升。
人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胃囊大小差异可高达20倍。
经常让胃处于扩张状态会减弱其伸缩功能,空腹时胃壁就容易松弛,这样胃壁产生同样的张力需要的食物也就越多。
所以,经常吃太多确实可能会把胃暂时性的“撑大”,但胃容量其实是不变的。
为什么节食后感觉胃变小了?
人的饥饿感并不是胃发出的,而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感觉,胃不过是“接收器”。
正常情况下,大脑反应的是胃的真实状态,但在消化不良、脾运化功能下降等状态下,就会出现没有饱餐也腹胀的情况。
过分节食,分泌胃酸的腺体长期不正常工作,会导致它们在功能上慢慢退化,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腺体萎缩。
所以,如果节食后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吃得越来越少,是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经反馈变弱,但其实胃的体积并未缩小。
饮食做到6点,善待你的胃
吃得太多,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肠胃疾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还会影响心脏健康,甚至增加胃肠癌风险。日常饮食做到这些,对胃更友好:
#01 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都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也是公认的低热量食品。
控制食欲,要避开高脂肪的食物。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02 细嚼慢咽
一般来说最好保证每口不少于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应增加次数。
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感神经中枢,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就会较早出现饱腹感并停止进食。
#03 放慢吃饭速度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如果你少于这个时间就匆匆结束了一餐,大脑会来不及提醒你已经饱了,结果造成实际能量摄入超标。
#04 每餐吃到七分饱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05 改变进餐顺序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不妨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喝一小碗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
这时再上主食,最后上鱼肉类菜肴。既能保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又能避免油脂等过量,保证膳食平衡。
#06 两餐间隔4~6小时
两餐的间隔时间,太长了会让人产生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太短了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
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推荐的三餐时间: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3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