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饮食结构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有何关联?

饮食结构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有何关联?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BMJ发表的2018年中国大陆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298亿[1],并且患病率还在不断提升,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在困扰着很多患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尽管糖尿病是基因与环境有着共同影响的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仍强调健康的饮食可能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策略。

作为三大能量来源之一的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患者最常需要控制的饮食,但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在不同地区的结果是矛盾的。为探明我国人群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Chun Zhou等人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2],对1997年到2015年有至少2次跟踪数据的患者进行分析,排除一些极端情况的患者(如孕妇、年龄<18岁、初始调研时即患有糖尿病、没有碳水化合物摄入数据等情况),旨在研究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方式是否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作者参考美国分类[3]将食物分为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全谷物、水果、豆类)、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精加工谷物、土豆等淀粉类蔬菜、糖类、果汁)、植物蛋白(谷物、坚果、豆类)和动物蛋白(海鲜、肉类、鸡蛋、奶制品)、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分数(LCD)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代表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比越多,脂肪和蛋白质占比越少。同时文中对新发糖尿病的定义是:患者自己报告的观测期间医院新诊断的糖尿病,或随机血糖超过7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在长达9年的随访中,这项研究最终纳入16260个人,其中有1100个人出现新发糖尿病。将新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新发糖尿病发病率与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现“u型”分布,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在49-56%时新发糖尿病发病率最低。

图1 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与新发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同时作者还发现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新发病率呈现“L型”关系,即摄入过少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未精加工的谷类食物、豆类可能导致糖尿病新发病率的升高,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新发病率呈现“J型”关系,即摄入越多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土豆、精加工的谷物等可能导致糖尿病新发病率越高。

图2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B图)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C图)与糖尿病新发病率的关系

原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相关,与其在患上糖尿病之后控制饮食,对可能的并发症忧心忡忡,不如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变饮食结构,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除此之外,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控烟,限酒,也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有益方式。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质量,不是一定要依靠药物,从生活方式开始,迈出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Li Y, Teng D, Shi X,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20,369:m997.

[2] Zhou C, Zhang Z, Liu M,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new-onset diabete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J]. Metabolism,2021,123:154865.

[3] Shan Z, Rehm CD, Rogers G, et al. Trends in Dietary Carbohydrate, Protein, and Fat Intake and Diet Quality Among US Adults, 1999-2016[J].JAMA,2019;322(12):1178–118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王伟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硕士,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同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最佳用药参考。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首先,非药物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包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油脂和高钠食物、戒烟、避免熬夜以及适当的运动。其次,药物预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日常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的病人,应适量服用相应的药物来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在正常的范围内。例如,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来降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总之,通过非药物和药物的双重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保护我们的健康。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位中年男性患者,长期忽视自己的健康,经常熬夜、吸烟、饮食不规律,导致高血压和高血脂。直到他突然出现头痛、言语不清等症状,才被诊断出脑卒中。幸运的是,他及时接受了治疗,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按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和降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血压和血脂都回到了正常范围,且没有再次出现脑卒中的症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预防脑卒中不仅需要药物的帮助,更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那么,为什么非药物治疗如此重要?首先,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例如,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戒烟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饮食可以避免高油脂和高钠食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其次,非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避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最后,非药物治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 总之,预防脑卒中需要我们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非药物和药物的双重预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脑卒中的威胁。

医疗数据守护者

2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上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内实质出血,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更为常见。患者通常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平常血压控制不良,可能由糖尿病引起小动脉硬化,有先天血管畸形,血管脆性比较大;或颅内有肿瘤,肿瘤把血管胀破。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高血压病史,最近比较疲劳、情绪波动,有便秘情况,在活动以后突然出现明确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样,即吐出胃内容物,然后出现言语障碍,胳膊、腿活动不利或说话不利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高度怀疑脑出血。 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用力。同时,定期体检和检查血压、血糖水平也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先天性血管畸形或颅内肿瘤的风险,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医者仁心

2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确诊糖尿病需要空腹抽血?

确诊糖尿病需要空腹抽血是因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部分。空腹血糖是指8-10小时没有进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而餐后血糖则是在吃过一顿标准餐后测量的血糖水平。只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才能确诊为糖尿病。 例如,一个典型的糖尿病患者的故事案例:小明在体检中被发现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但他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几个月后,他在吃完一顿大餐后出现了口渴、多尿等症状,才意识到可能患上了糖尿病。经过医生的检查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了小明为糖尿病患者。这个案例说明了为什么单纯测餐后血糖可能会漏掉一部分糖尿患者群,空腹抽血是非常必要的。 空腹抽血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反映出人体在没有外界营养干扰的情况下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如果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意味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引起血糖升高。相反,如果餐后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是因为食物中的糖分被快速吸收,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跟不上这种变化。 因此,为了准确诊断糖尿病,必须进行空腹抽血和餐后血糖测量。同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老年健康守护者

25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筛查以及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例如,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都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步骤。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位患者因为长期忽视自己的高血压问题,最终导致了脑卒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定期检查和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都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膳食同样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脑卒中。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帮助预防脑卒中。

医学奇迹见证者

2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足疼?

长期高血糖会对神经和血管造成损害,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疼痛。这种疼痛是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止痛剂、血管扩张或活血化瘀改善组织供血、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等。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也非常重要,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会不利于溃疡愈合和感染控制。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应及时到医院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过一位糖尿病患者,长期忽视血糖控制,导致足部出现严重的溃疡。经过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和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控制,足部溃疡也逐渐愈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足疼。首先,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基础。其次,定期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再者,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鞋子。最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按摩,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疼痛。

老年健康守护者

2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

正确使用血糖仪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首先,进行质控是必要的,以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每种血糖仪都有其特定的操作程序,患者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清洁和消毒手指后,使用采血针扎破手指,建议丢弃第一滴血并用第二滴血进行测试。试纸条会在特定时间内显示血糖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试纸条的保存也很重要,应避免受潮和过期。 例如,某位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血糖仪时发现结果总是偏高。经过检查,发现是因为他没有正确地清洁和消毒手指,导致了不准确的读数。从此以后,他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操作,并且定期更换试纸条,血糖控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血糖仪的使用不仅限于在家中,医生也会在诊所或医院使用它来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这种便携式设备使得血糖监测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然而,患者也需要注意血糖仪的局限性,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和医生的建议来做出判断。 总之,正确使用血糖仪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定期进行质控和校正,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与健康

2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不当。一些病人在服药后可能会因为饮食不足而导致血糖水平下降。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可能在生病或不想吃饭时仍然坚持服药,这就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时、定量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中看到低血糖的严重性。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感冒期间没有按时进食,但仍然坚持服药,结果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幸运的是,他及时发现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低血糖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构成威胁,对于正常人来说也可能是一个问题。然而,正常人的身体调节能力通常足以应对这种情况。只有在罕见的情况下,例如胰腺问题或其他健康问题,正常人才可能经历莫名其妙的低血糖。因此,如果您突然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低血糖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公众也需要加强对低血糖的认识,了解其症状和风险因素,以便在必要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数字健康领航者

2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正确处理低血糖?

在面对低血糖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首先,了解低血糖的主要表现是关键。一般症状包括出汗、手抖、心悸、饥饿、焦虑、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流涎、肢体震颤,血压轻度升高。神经症状可能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头晕、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甚至出现幻觉、躁动等,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舞蹈样动作乃至昏迷,血压下降。 有一位名叫小明的糖尿病患者,他在一次外出时忽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幸运的是,他随身携带了糖果,并及时食用,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这个案例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该随时准备好一些含糖的食物或饮料,以防万一。 对于轻度低血糖患者,进食糖果、糕点、糖水或者含糖饮料通常可以缓解症状。然而,对于低血糖昏迷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及时处理低血糖外,预防低血糖也同样重要。合理的饮食安排、规律的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检查,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与健康

2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外阴瘙痒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外阴瘙痒出血的症状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有时候,外阴瘙痒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如糖尿病、黄疸、维生素B族缺乏或维生素A族缺乏等。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引起感染。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某位女性因为长期忽视外阴瘙痒的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出现了外阴出血的情况。经过医生的检查和白带常规的分析,发现她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医生为她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并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调养建议,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这位女性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外阴瘙痒的症状。比如,穿着透气、舒适的内衣,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记住,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调养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未来医疗领航员

2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身体内存在更多的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水平失衡。胰岛素是人体内分解消化糖分的主要激素,但在肥胖者体内,由于腹部脂肪细胞过多,胰岛素必须分配一部分去处理这些脂肪细胞,剩余的胰岛素则不足以维持血糖平衡。结果,体内积蓄的糖分过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然而,糖尿病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它实际上是一个涉及胃肠道和血管系统的复杂疾病。血管遍布全身,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要想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首先需要从控制肥胖开始。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同时,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绿色医疗倡导者

2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头晕,胃口不好。患者女性58岁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17

医生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需规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生活上建议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

雷星星

主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我被诊断出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想了解如何使用度拉糖肽进行治疗,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未提供。

就诊科室:老年病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对于二型糖尿病,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调整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注意饮食和运动的平衡。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恶心和呕吐等。

罗萍艳

主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我是173厘米高、158公斤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饭后血糖高达12多,想了解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就诊科室:中医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141

医生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管理非常重要。建议在早餐中增加粗粮和蛋白质的摄入,中午和晚上多吃蔬菜和适量的肉类,减少主食的摄入。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走、骑自行车或游泳。同时,需要注意减重,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在70公斤以下。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罗亚锋

副主任医师

襄阳市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糖尿病 的内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糖尿病 发病率 关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