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不放糖还那么甜,都放了些啥?安全吗?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听我说健康
听我说健康

无糖食品很火,面对庞大的糖尿病、肥胖群体,聪明的商家开辟了无糖食品这个市场,随着糖尿病、肥胖队伍的不断壮大,无糖食品这块“蛋糕”正越做越大。

作为消费者很多人一脸的狐疑:这无糖食品不放糖,那都放了些啥?为什么一样甜?这些成分安全吗?

看配料表了解甜味剂

所有无糖食品的外包装上都有配料表,配料表上你可以找到例如安赛蜜、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阿斯巴甜......,就是名字比较古怪的家伙充当了糖的角色,它们其实不含糖,能量非常低,基本上不升高血糖,只是因为它们能和我们舌头味蕾的甜味受体结合,把信号传送给大脑,欺骗大脑误以为自己吃到的是糖,从而产生甜的味觉。

这些不是糖的甜味剂安全吗?

依照GB276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非营养型甜味剂一共有15种,可以分成3大类,分别是:天然甜味剂、糖醇、和人造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只要在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范围内,都是相对安全的。

无糖甜味剂都有哪些品种?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呢?

天然甜味剂:取自于天然植物、果实,比如:二氢查尔酮罗汉果甜苷。因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安全性比人造的甜味剂更好,通常是最健康的选择。

目前国家批准的天然甜味剂有:索马甜、甜菊糖、二氢查尔酮罗汉果甜苷、莫内林、奇异果素、叶甘素。

糖醇:顾名思义,它的化学结构有一半像糖类,一半像醇类。有些糖醇是天然的,而有些是从糖类加工而成的。糖醇就好比糖的一些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其热量比糖低,但甜度可以做到和糖相似。

常用的糖醇有:葡萄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赤藓醇、乳糖醇 。

人造甜味剂:通过人工化学改造或者合成的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非常非常高,通常是等量蔗糖的几百甚至几千几万倍,并且没有热量、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

目前,FDA批准的人造甜味剂有:蔗糖素、糖精、甜蜜素、甜精、阿斯巴甜。

五花八门的甜味剂有没有三六九等之分?相对比较来说,究竟哪个更安全、更适合糖尿病朋友呢?

首推甜叶菊

它属于天然甜味剂,是一种可溶性纤维素,进入消化系统后,并不能被胃和小肠吸收,到达大肠后,一部分通过益生菌的分解变成被吸收,最后通过粪便或尿液排出。一些研究表明,甜叶菊不但不升血糖,还能帮助降低血压,血糖的功效呢。

第二是菊粉

它也是天然甜味剂的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却可以让肠道中的益生菌饱餐一顿,不仅可以当做甜味剂,也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

第三是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甜苷取自于天然罗汉果,罗汉果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材,医学界也有很多关于罗汉果抗癌,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之类的研究。

第四是赤藻糖醇

天然地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在商业生产中主要是从玉米提取,其优势是升糖指数为0,能量含量很低。在人体中不被肠胃吸收,主要由尿液排出。

还有两位大家比较熟悉,木糖醇和麦芽糖醇,它们都是从一种天然存在在植物中提取的,对健康并无大碍,但与前面几位相比,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的升糖指数是13,麦芽糖醇是36,它们也会引起的葡萄糖升高,而且所含的能量是等量糖类的40%,糖尿病朋友就尽量不要选择啦。

至于人造甜味剂,就不推荐大家选择。有以下原因:

1. 升糖指数虽然都很低,但是不稳定的,所以对糖尿病人还是有相当的安全隐患。

2. 人造甜味剂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对它的研究还有相当的缺欠,其安全性也有待于商榷。

3. 人造甜味剂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商家会很有目的性的进行推广和促销,并且为了食物的味道,添加量会比较高,但是并不知道可能存在的隐患。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