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异性症状,结肠癌怎么在早期发现?
当今社会是一个极其注重健康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而不要受到疾病的“侵袭”,但是当今社会却也是一个疾病频发的现代社会,其中像结肠癌这样的胃肠道疾病,更是常见高发的。
作为“吃货大国”中的一员,影响我们享受美食的胃肠道问题,一定不能忽视。我们可以抓住哪些蛛丝马迹,把结肠癌揪出来?
(1)大便习惯改变
肿瘤在发生早期,往往难以被发现,结肠癌也是如此。
只有少数相对典型的症状,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粪便稀薄、粪便当中有脓血等大便异常的情况。
另外,排便的频率也会出现改变。因为肿瘤的压迫,患者排便次数也开始增多,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的“矛盾”现象。
(2)消化道不适
随着结肠癌细胞的进展侵袭,患者慢慢会开始出现诸多的消化道不适症状。
比如莫名的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等诸多症状,同时也会出现间歇性腹痛、小腹持续性疼痛等,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只是闹肚子了,而将其忽略掉。
(3)腹部包块
半数以上的结肠癌患者,随着病情的推移,腹部瘤体会不断生长,用手触摸的话就会感觉有腹部包块感,其实这就是瘤体在慢慢生长变化,如果瘤体生长速度快的,必须要及时去到医院给予手术切除,并且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结肠癌的症状的相关内容介绍。其实,结肠癌的症状表现有很多,但却都不是特异性的典型症状。但是我们为了身体着想,出现疑似症状的时候,也不要以“小病小痛”敷衍过去。还是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检查治疗,千万不要粗心大意的。
#不适#结肠癌?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常见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简介结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本病的病因尚明确,可能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家族史、过多脂肪或蛋白质的摄入、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等因素相关。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我国结肠癌以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早期结肠癌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5年生存率可达90%。症状表现:结肠癌的典型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存在)、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症状(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腹痛等),以及大便隐血试验可以初筛结肠癌;结合结肠镜检查发现癌变病灶,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结肠癌有哪些类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溃疡型结肠癌2.肿块型结肠癌3.浸润型结肠癌根据组织学分类:1.腺癌(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2.腺鳞癌3.未分化癌4.髓样癌5.微乳头状癌6.鳞状细胞癌7.梭形细胞癌或瘤样癌根据TNM分期,结肠癌按严重程度可分为0~Ⅳ期:1.早期结肠癌(0~Ⅰ期):原发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2.Ⅱ期结肠癌(Ⅱ期):原发肿瘤侵犯肠壁肌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3.Ⅲ期结肠癌(Ⅲ期):论原发肿瘤侵犯深度,存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但远处转移。4.Ⅳ期结肠癌(Ⅳ期):肿瘤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和脑的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10万新发病例,约50万人因此死亡[1]。是否可以治愈?能彻底治愈。早期结肠癌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中晚期结肠癌伴或伴广泛转移的患者多能治愈,主要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手术等等措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