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的学习能够互联网化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12月22日下午两点,红色预警下的北京郡王府人流络绎不绝,当日,刚刚获得近2000万元A轮投资的《医学界》在北京举办“互联医疗招待会”,中日医院副院长姚树坤、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田颖、阿斯利康中国区副总裁徐晶、复星医药投资总部副总经理许谦、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毕磊、等医药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未来互联医疗的新形势。

  会上,《医学界》详细向外界展示出对未来清晰、笃正的规划:借用移动互联网在互联医疗上深耕细作,从医学继续教育到医、药互联,打造医疗产业开放平台,致力于服务医生、改善医疗。

  医生培训是个技术活儿

  身处医疗一线的中日医院副院长姚树坤认为,好医生是继续教育培养出来的。“从医生的职业生涯来看,院校医学教育阶段培养出的是半成品,毕业后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培养出的是医生成品,精品医生医生的塑造离不开以继续教育为代表的终身教育。”

  据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介绍,和睦家每年将百分之一的收入拿来做慈善医疗,其中包括帮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全科医生们做培训。而且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用于医生培养与教育方面的花费高达几百亿。

  然而,大规模的投入没能产出更多的“好医生”,基层医学继续教育的现状依旧不容乐观。据《医学界》创始人、CEO陈奇锐介绍,目前中国医生里,“90%以的医生未经过规培。在近300万执业(含助理)医师中,优质医生资源目前大多集中在大医院,因此不解决医生的水平差距问题,看病难无解。”

  “如果要靠学院教育和规培解决中国的医生问题,预计需要30年才有可靠的医疗。”陈奇锐认为。

  而打破时空的界限,随时随地全天候链接,以共享、分享为精神的互联网为医生的继续教育提供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定位于每周听个好讲座,以资讯和讲座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界旗下APP产品“医生站”,上线不到4个月在没有任何强有力推广情况下自然下载量突破40万,创造了业内奇迹与神话,成立仅有三年的医学界在高壁垒、高门槛的医学行业获得空前成功。

  据介绍,医生站上线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后台不断收到医院管理人员发来的消息,称自己所在医院已经建议(或要求)院内所有医生安装“医生站”APP,鼓励医生进站内听课,向专家请教学习。

  药企线下推广如何互联化?

  诺和诺德市场副总裁陈军介绍,在医生继续教育的线下推广方面,传统的人山会海(人山:用很多销售代表去拜访客户,传递学术信息;会海:组织各种学术会议,通过医生给医生传递学术会议)是最核心的两块业务,而这两块,都可以用很多技术手段去做得更好。

  “像《医学界》医生站做的一件很大的事情,就是让医生跟医生进行线上会议,低成本沟通,业务得到提高”。

  陈军介绍,诺和诺德做的一次线上会议,2000多人参加,人均花费四块多钱,一个讲者讲了40分钟,平均听的时候是39分钟,“非常高的传播效果,成本是极低的。”而这种线上远程会议的方式,用技术化解距离,可以让基层医生们,跟全国最好的专家讨论病例。

  打造开放平台,助力互联医疗

  在当天的会议上,“医生站”宣布与大家医联医生集团达成一项合作协议:2016年大家医联将邀请专家为医生站用户带来一百场学术讲座。

  在合作仪式上,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介绍,与《医学界》的合作,能帮助大家医联的专家塑造自己的品牌,让专家们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大家分享,帮助需要专业知识的医生得到一个很好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对此,陈奇锐介绍,“《医学界》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开放平台,2016年,医生站将提供超1000场在线讲座,成为中国流量最大的在线CME供应商,推出在线讨论功能,名师带班,打造线上互助学习社区。鼓励分享和互助精神,促动用户生成内容,引入国际医学内容,推进和国外医学机构、协会的合作为医院、行业协会等提供继续教育。”

  “这次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有战略性的意义,是非常基础的,我们也希望能和各个医生集团开放合作,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心脏病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遗传史、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者易患疾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去除诱因,延缓疾病进展简介心脏病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总称。主要是因为心肌、冠状动脉、心脏瓣膜或心脏传导系统等发生先天或后天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1]。症状表现[1]:心脏病类别很多,所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尽相同。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心脏病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气短、持续缓解的胸痛、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有少数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诊断依据[1]:依据心悸、胸痛、头晕等典型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异常心脏节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肥厚与增大等病变,必要时需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心脏病有哪些类型[1]?1.按病理解剖分类:(1)心律失常;(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心脏瓣膜病;(4)心肌病、心肌炎;(5)心包疾病;(6)心力衰竭。2.按致病因素分类:(1)先天性心脏病;(2)后天性心脏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1]?本病常见。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础疾病患者易得,男性、肥胖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1]?心脏病在临床上有部分是可以被治愈的,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大部分是能被治愈的,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是否遗传[1]?部分是。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有遗传倾向,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