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珠江医院胸腔镜微创术救治食管闭锁新生儿

珠江医院胸腔镜微创术救治食管闭锁新生儿

8月6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外科成功开展一例低体重新生儿食管闭锁微创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食管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珠江医院小儿外科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为患儿带来了福音。

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适用于低体重新生儿食管闭锁治疗。珠江医院小儿外科在微创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更多患儿带来希望。

小儿食管闭锁的预防:

1. 孕期定期产检,发现胎儿异常及时处理。

2. 孕期注意营养,避免胎儿发育不良

3. 孕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胎儿畸形风险。

4. 产后及时进行新生儿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新生儿食道闭锁

新生儿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食管发育畸形,表现为食管完全或部分闭塞,导致食物无法正常通过。此病发病率约为1/3000至1/4000,且男女比例约为2:1。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鼻饲喂养、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同时配合细致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定义与诊断 新生儿食道闭锁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食管未能正常发育,导致食管上下段之间存在闭塞或狭窄。这种情况下,新生儿无法正常进食,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诊断主要依靠产前超声检查和出生后的X线检查。 2. 治疗方法概述 针对新生儿食道闭锁,治疗方法多样,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1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患儿,可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乳果糖,以及营养支持药物如多潘立酮,帮助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2.2 鼻饲喂养 对于严重食道闭锁的患儿,鼻饲喂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它直接将食物输送到胃部,避免食物无法进入食管的问题。 2.3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食道闭锁的主要手段,包括食管造瘘术和食管重建术等,旨在恢复食管的通畅性,解决进食困难。 2.4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则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食道闭锁,如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单腔型食管闭锁。 3. 护理与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包括维持患儿体温稳定、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恢复至关重要。 4. 实际案例分析 以一名出生后即被诊断为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为例,通过早期的鼻饲喂养和后续的外科手术治疗,患儿成功恢复了正常的进食功能,生长发育也逐渐趋于正常。这一案例说明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5. 生活中的建议 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家庭,建议在孕期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儿家庭,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关注患儿的营养摄入和心理健康,确保患儿能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结论 新生儿食道闭锁虽为严重的先天性疾病,但通过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手段,大多数患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细心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患儿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健康驿站

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食道闭锁

新生儿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影响新生儿的食管发育,导致食管完全或部分闭塞,使得食物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食管进入胃部。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婴儿的正常进食,还可能引发呼吸道并发症,因为吞咽的食物或液体可能误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问题。 疾病概述 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发病率大约为每3000至4000名新生儿中有1例,男女患病比例大约为2:1。这种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诊断方法 新生儿食道闭锁的诊断通常在出生后不久进行,通过观察婴儿是否有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通过X光检查发现食管内有气泡或对比剂无法通过食管进入胃部来确诊。 治疗方法 针对新生儿食道闭锁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病例,可以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乳果糖,以及营养支持药物如多潘立酮,帮助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2. 鼻饲喂养:对于严重病例,鼻饲喂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通过鼻腔插管直接将食物输送到胃部,避免食物无法进入食管的问题。 3.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食道闭锁的主要手段,包括食管造瘘术和食管重建术等,旨在恢复食管的通畅性,解决进食困难。 4. 介入治疗:对于特定类型的食道闭锁,如单腔型食管闭锁,可以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护理与预后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重要。护理措施包括维持患儿体温稳定、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生活中的建议 对于家长而言,了解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基本知识,能够在早期识别疾病的迹象,如婴儿进食时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呛咳或呼吸困难等,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此外,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新生儿食道闭锁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大多数患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的关注和积极配合是提高患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将更加有效,为患儿带来更多的希望。

医疗趋势观察站

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食道闭锁

新生儿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食管发育畸形,表现为食管完全或部分闭塞,导致食物无法正常通过。此病发病率约为1/3000至1/4000,且男女比例约为2:1。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鼻饲喂养、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同时配合细致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 针对轻度患儿,可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乳果糖,以及营养支持药物如多潘立酮,帮助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管蠕动功能,减轻患儿的不适。 2. 鼻饲喂养 对于严重食道闭锁的患儿,鼻饲喂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通过将一根细管从鼻子插入到胃部,直接将食物输送到胃部,避免食物无法进入食管的问题。这不仅能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还能减少因吞咽困难引起的并发症。 3.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食道闭锁的主要手段,包括食管造瘘术和食管重建术等,旨在恢复食管的通畅性,解决进食困难。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食道闭锁的具体类型和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成功的手术不仅能改善患儿的进食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4.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则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食道闭锁,如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单腔型食管闭锁。这种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适合部分患儿。 5. 护理与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重要。护理措施包括维持患儿体温稳定、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对于监测疾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结论 新生儿食道闭锁虽为严重疾病,但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大多数患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进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建议,共同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新生儿食道闭锁患儿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出现,为患儿带来更多的希望。

癌症防治先锋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多久见效?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食管闭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治疗时间因疾病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手术后的恢复期大约需要几周到几个月。在此期间,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恢复情况,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 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术后,孩子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 除了手术治疗,营养支持也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消化情况,如出现呕吐、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者仁心

1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早产儿治疗有妙招吗?

早产儿,一个让人既心疼又担忧的群体。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为这些小生命提供专业的治疗和护理。这里有针对早产儿的专属楼层,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早产儿的健康护航。 首先,早产儿的治疗离不开专业的监护和护理。8楼为早产儿专属监护病房,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和细致入微的护理。其次,我院眼科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宝宝进行手术,外科可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此外,我院还开展了多种医疗技术,如早产儿呼吸机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为早产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外科疾病的救治,我院经验丰富、内镜微创,内外科协作,为宝宝提供最安全的治疗。无论是食管闭锁、先天性膈疝,还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我院外科医师都能应对自如。此外,对于危重症的救治,我院调动全院最好的资源,为每一个危重症宝宝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出院后的宝宝们,随访门诊也会为解决后续问题提供帮助。无论是生长发育、黄疸问题,还是奶粉选择、过敏处理等,随访门诊都能为宝宝们提供专业的解答。

医者荣耀

2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如何治疗?

早产儿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医院眼科团队采用专业的眼科手术技术,为这些小患者带来希望。此外,外科团队也为早产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宝宝提供手术治疗。在内科和外科的紧密协作下,即使是1kg的宝宝也能得到精细的手术治疗。 对于危重症的救治,医院调动全院最好的资源,包括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液净化等,为危重症宝宝提供全方位的生命支持。 出院后的宝宝们,随访门诊也能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解决黄疸、腹泻、过敏等问题。

生物医疗创新站

2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胎儿胃泡是什么?

在孕期超声检查中,胎儿胃泡是一个常见的发现,它是胎儿在母体内胃部的一种正常结构表现。胃泡的形成与胎儿吞咽羊水有关,羊水进入胃内后会形成胃泡,这一现象表明胎儿的消化系统正在发育中。在超声图像上,胃泡呈现为一个无回声区,其大小会随着胎儿的吞咽动作以及孕周的增加而变化。 然而,如果超声检查中发现胃泡显示不清或者缺失,可能提示胎儿存在某些异常情况,比如食管闭锁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因为在食管闭锁的情况下,羊水无法正常进入胃内,导致胃泡不显示或显示很小。同样地,胃泡过大也可能是消化道梗阻的迹象,如幽门梗阻等,这会导致胃内液体不能正常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从而使胃泡异常增大。 孕妇在孕期检查中发现胎儿胃泡异常时,不应过度惊慌。首先,应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通过进一步的超声复查或其他检查手段,如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更准确地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如果确诊胎儿存在严重的消化道畸形等问题,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可能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以便做出合适的决策。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甲胎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期间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蛋白质,在出生后其水平会迅速下降,成年人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含量通常很低。然而,甲胎蛋白的正常值范围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采用放射免疫法时,成年人的甲胎蛋白正常值范围为0-25纳克/毫升(ng/mL);而使用化学免疫法检测时,正常值范围则为0-7 ng/mL。对于成年人而言,只要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水平低于上述相应的正常值范围,就不必过于担心。 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多种健康状况有关。在妊娠期间,甲胎蛋白水平会随着胎儿的发育而升高,这是因为胎儿肝脏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增强所致。然而,妊娠期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预示着胎儿存在脊柱裂、无脑畸形或食管闭锁等先天性疾病的风险。此外,甲胎蛋白水平的异常升高还可能与肝脏疾病(如原发性肝癌)、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相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单凭甲胎蛋白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并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唯一依据。医生在诊断时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因此,如果发现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指导。

癌症防治先锋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常见外科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外科疾病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或在婴儿期内诊断的外科疾病。这些疾病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王丁丁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的住院医师,专注于新生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他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多种疾病,例如新生儿脐疝、腹股沟疝、新生儿食管闭锁、新生儿胆道闭锁以及肾积水等。 新生儿脐疝是指脐部的腹壁缺损,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形成疝囊。腹股沟疝则是由于腹股沟管未闭合,导致腹腔内容物进入腹股沟管。新生儿食管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畸形,食管上下段不相连,影响婴儿进食。新生儿胆道闭锁是指胆道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影响消化吸收。肾积水是指肾盂或输尿管扩张,常由尿路梗阻引起。 对于这些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王丁丁医师及其团队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百科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消化道疾病有哪些类型?

消化道疾病是指影响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多个器官组成。这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病因,消化道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先天性消化道疾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消化系统异常,如先天性巨结肠、食管闭锁等。获得性消化道疾病则是在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等。部分消化道疾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胃-口、粪-口途径传播,也可能通过内镜检查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饭前便后勤洗手、实行分餐制和公筷制等。 诊断消化道疾病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消化道疾病可以治愈,但部分先天性疾病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愈较为困难。 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较为常见,但由于其种类繁多,目前尚无具体的统计数据。部分消化道疾病具有遗传性,且大多数消化道疾病在医保范围内。

医学奇迹见证者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发现距离牙齿16厘米的地方试管不通,担心是食管闭锁,询问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患者男性65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根据胃镜结果,初步判断为食管闭锁,需等待病理结果来确定治疗方向。如手术不可行,可能采用支架或导管来缓解症状。建议患者改为流质饮食,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陶琳

主治医师

利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查看详情

疑似小儿食道闭锁,咨询治疗与检查建议。患者女性42岁

就诊科室:小儿外科

总交流次数:31

医生建议:建议:小儿食道闭锁一般出生后再治疗。若其他检查正常,可暂不做羊水穿刺。手术费用根据病情和地区差异而异。等待孩子出生后进行专业治疗,期间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感染。可联系顶尖专家黄金狮教授进行咨询。

张广松

主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怀孕35+1周,B超显示胎儿肠管扩张1.1cm,染色体正常,基因芯片异常,询问胎儿先天性肠管闭锁可能性及产后检查。患者女性26岁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30

医生建议:胎儿肠管闭锁不能完全排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染色体正常,基因芯片异常需进一步评估。建议等待宝宝出生后进行彩超、验血等检查,具体治疗方案需儿外科医生评估。生活上注意营养均衡,定期产检。

柯可

副主任医师

黄石爱康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郁夏风

主治医师

小儿心胸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专业擅长:各类心胸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小切口微创手术,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缩窄 法洛氏四联症 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擅长各类普胸疾病如漏斗胸 鸡胸 叉状肋 肺大疱及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微创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307
张静隆

主治医师

心血管外科

三甲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专业擅长:大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内血肿、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溃疡、髂动脉瘤、主动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介入微创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介入微创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1104
夏树亮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脏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便秘(1例)
专业擅长:1.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缩窄、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位引流、单心室等。 2.川崎病。 3.心肌炎。 4.心肌病。 5.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6.高血压。 7.晕厥。 特色: 1.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诊断,有1000多例先天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经验。 2.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1014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