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育种提升螺旋藻品质 或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有商家就看中了螺旋藻“健康保健”的概念,推出了一款螺旋藻多肽月饼。虽不知新式月饼的销量如何,但是不得不说,商家对于螺旋藻保健功能以及消费者求健康的心态把握还是非常敏锐的。
目前,螺旋藻的应用十分广泛,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较为消费者熟知的还是作为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出来的螺旋藻产品。我国是螺旋藻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我国螺旋藻干粉产量800吨,此后产量逐年增加,到2008年约达4000吨,产品主要是作为营养、保健品及药品的原料。
螺旋藻市场乱象丛生
目前市场上的螺旋藻品牌大大小小上百个,产品甚至曾一度达到1000多种。一些中小企业因科研实力低下,低质产品充斥市场,价格恶性竞争,成为螺旋藻产业无法逃避的行业之乱象。消费者置身其间往往很难辨别出产品品质情况。
据统计显示,目前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审批,拥有批准证书的螺旋藻保健食品只有100多种,而且这些注册的产品中还有一部分没有上市。大部分螺旋藻企业生产的产品未能达到保健食品的要求,更谈不上保健功能只能是普通食品。
螺旋藻安全保障成难题
由于很多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螺旋藻的生长环境很容易受到其他有毒蓝绿藻,特别是微囊藻的污染。
此外,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水中含有汞、铅等有毒元素,很容易被螺旋藻吸收、富集。如果螺旋藻是用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养殖的,还有受病菌污染的危险。

有业内专家认为,螺旋藻产业要满足公众需求,多元化发展,需要解决两大问题:首先是行业生产标准规范问题。其次是产品品质认证。
深圳农科集团绿得宝食品有限公司的马春苓总经理告诉39健康网编辑,为了杜绝重金属等污染,绿元太空螺旋藻选择利用地下100米深层纯净水培养,避免地表水可能带来的污染,并且已经通过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认证,保证产品品质及安全性。
太空育种新技术有效提高螺旋藻品质
马春苓介绍说,绿元太空螺旋藻是采取太空育种这种高科技的育种方法培育的,品质优良,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太空育种取得成效的螺旋藻。这种螺旋藻的有效成分比普通螺旋藻平均提高以上,蛋白质利用率也高达90%。“我们国家的健康科普宣传做得还很不够,大家对于太空育种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实际上,太空育种在国际上已经是公认的、先进的一种培育技术。下一步我们可能也会联合媒体来做这种科普教育的工作,让大家认识到国际上的一些高科技育种手段。”
“由于我们公司一直以来是事业单位体制,只是在近几年来才改制为企业,因此公司产品市场化做的不够;我们的产品以前一直是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在国内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出口占到了销售额的三成左右。”马春苓笑言,“因为对国内螺旋藻市场的开拓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做的事情,广告宣传也做的不多,销量不可能一下子就独占矛头,但是我始终相信好品质是产品取胜的基础,假以时日,跟绿A等企业平分市场也是能做到的。”
马春苓还表示,企业的科研水平决定了产品的品质高低,农科集团在太空育种成功之后,已经接到国家新的科研课题,新品研发计划也正在进行中。“有了藻种优势,我们还计划改进加工工艺,跟美国研究机构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