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也会致耳聋 补肾中药来预防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龙目恒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机体的老化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其中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味觉是从人体退化较快的器官。保护老年人听力健康,进行相关科普宣传变得刻不容缓。

  人在步入花甲之年后会逐渐头发花白、耳聋眼花、满脸皱纹、思维迟钝。人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老年性耳聋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却因人而异,不少百岁老人依然耳聪目明,显然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就此我们39健康网专访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耳鼻咽喉中心主任中医师龙目恒教授。

LMH

  颈椎病 竟是致耳聋的罪魁祸首之一

  龙目恒教授称,耳聋的发生有很多因素,除了常见的长时间戴耳机会导致耳部缺氧,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原来大多数人都患有的颈椎病也是致耳聋的罪魁祸首。颈椎病引起耳聋,表面上看似乎离得很远,耳朵是由颈椎两侧的椎动脉的一个分支供血,当颈椎出现问题时,例如出现颈椎错位,椎动脉狭窄,就会使椎动脉受到影响,导致分配给耳朵的血管分支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耳鸣突发性耳聋等。

  除此之外,龙目恒教授指出,总是情绪不佳的人很容易出现听力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以及过度劳累的人也很容易出现耳聋。患有邻近器官疾病不愿意积极治疗的,比如说鼻炎咽喉炎感冒等等,这些疾病很容易侵犯到耳部,导致听力下降。长期的抽烟,酗酒,熬夜者也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

  还有一个致耳聋不可忽略的原因是老年人的“老朋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这些病引起的动脉硬化影响了内耳的血液供应,使听神经的功能发生了退行性改变;且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同时伴有血脂异常,这会引起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毛细胞损伤,血管萎缩,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听力。

  补肾中药是预防老年性耳聋的良方

  虽然老年性耳聋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但是很多时候是可以防微杜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注意身体保健,与噪音接触较少,饮食中少吃饱和脂肪性食物,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经常出现听不清楚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日常生活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用药,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易对听神经有毒性的药物要尽量避免使用;同时,老人还应多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增强全身血液畅通,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

  龙目恒教授指出,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窍,肾之充实则耳窍聪”。人的肾精富足,则听力平常;肾精不敷,则听力降落。因此一些补肾中药,如六味地黄丸,疗效更加显着;若是颈椎病,可用葛 芍甘木瓜汤治疗,据证加减。龙目恒教授介绍了对于治疗耳鸣、耳聋,改善听力有一定效果的常见中药。

  1.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除烦安神之功。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改善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耳蜗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细胞有氧代谢及能量供应。

  2.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川芎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能透过血脑屏障,改善颅内血液循环,调节耳蜗血流供应,从而改善耳鸣、耳聋诸症。

  3.葛 :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药理研究表明,葛 能扩张脑及内耳血管,调节血运,促进细胞代谢,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对内耳细胞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多敲敲头拉拉耳有效预防老年性耳聋

  按中医传统,龙目恒教授表示,老年性耳聋的预防除了可以在食疗上大做文章外,还可以通过手法按摩来预防老年性耳聋。手法按摩耳部穴位,轻敲打头部能加快耳部血液回流的速度,有效预防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捏鼻鼓气,将鼻子捏住,憋气能听到鼓膜振动声、或细细响声,突然开朗心情。

  2.按穴通络,用同侧拇指指腹揉按听会、听宫、翳风、三阴交,按之穴位有酸胀麻感觉。

  3.搓耳前后,用同侧拇指置于耳后,食指置于耳前,上下搓耳前皮肤至微红。

  4.击打天鼓,以两手掌部捂耳,食指压于中指上,以食指滑下弹响脑骨,由后往前,每次弹3-5分钟左右。

  5.鸣震天雷,以左手指屈曲置于左侧耳后,右手指置于右侧耳后,用手腕之弹力使指尖着力叩击头部,由耳后向头顶,再由前额至脑后,每次敲击3-5分钟。

  龙目恒教授提醒:耳朵健康会因生活中的小细节而发生着变化,所以懂得从细节处爱护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避免对听力器官的损害,如避免长期接触噪音,不用中毒性药物。

  在饮食上少食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的食物,少食肥腻甘辛辣食物等温燥食物,注意精神调理,使之心情舒畅,在保健药物上服用营养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延缓听器衰老的过程。

#病因#耳聋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听觉传导通路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临床还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预后因人而异简介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为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耳科专项检查、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耳MRI)、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等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耳聋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变部位与性质,分为:(1)器质性耳聋:①传导性聋;②感音神经性聋;③混合性聋。(2)功能性耳聋:①精神性聋;②伪聋。2.按照发病时间,分为:(1)先天性聋;(2)后天性聋。3.按照发病急缓,分为:(1)突发性聋;(2)进行性聋。4.按照发病原因,分为:(1)原发性耳聋;(2)继发性而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我国聋哑人群2780万人,其中7岁以下高达80万人,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递增[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传导性聋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感音神经性聋主要以药物、高压氧舱等治疗为主,预后因人而异,目前尚能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的方法。最终治疗效果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伤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精神性聋去除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后多可治愈,效果较好。是否遗传?是,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在所有耳聋患者中,因遗传所致的耳聋约占50%[2]。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魏凡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