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提高医疗救助封顶线并非最佳选择。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米勇生指出,应将提高救助比例作为重点,确保救助的实际效果,让困难群众真正受益。
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卫生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就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行讨论。米勇生强调,新出台的《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在救助范围、方式、门诊救助以及提高救助比例等方面均有创新。
提高医疗救助比例,旨在合理设置封顶线,确保救助对象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仍能获得必要的医疗费用支持,避免因自付比例过高而放弃治疗。
中国低收入家庭因重病陷入贫困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将低收入重病患者纳入保障范围十分必要。同时,根据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可适当扩大救助群体,例如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
救助对象可获得经过医保报销后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还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救助方式上,住院救助仍是重点,兼顾门诊救助旨在扩大受益面,并通过干预慢性病、多发病和常见病,防止小病拖成重病。

文章 弹性退休和养老保险管理条例下半年出台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十二五末城乡居民医保总额将达到5000亿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五年内落实延迟退休政策、北京发布“十三五”人力社保规划,京津冀医保定点有望互认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李克强:整合城乡医保说到做到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萱萱妈:如何为孩子选购保险?


医者荣耀
文章 缓解社区医疗难题的一剂良方:医疗合伙人制


疾病解码者
文章 珠三角民工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手指骨折新农合不给报销?怎么办?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宝宝高热惊厥后还需要做脑电图吗?


健康驿站
文章 八个月宝宝DHA海藻油胶囊怎么吃?


未来医疗领航员

石晓智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黄石市中心医院


任伟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山西白求恩医院

师爱香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