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如何预防自然流产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自然流产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妊娠早期,胚胎对各种有害或不良因素十分敏感,如某些药物、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的侵害,细菌、病毒的感染,以及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异常或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等,这些都可使胚胎发育产生缺陷而最终导致自然流产

  有些流产是属于无法防止的流产,也就是说,不论以何种方法都不能避免其发生流产。而绝大部分的自然流产都是由于胚胎不健全所致,这些萎缩变形的卵泡有60%~70%是因为染色体异常或受精卵本身有问题,受精卵长到某种程度后,即会萎缩,从而发生死胎、流产。准妈妈不要太难过,因为这是人类生殖过程中一种自然淘汰、优生选择的方式。


  准妈妈应当了解流产的预防措施:

  ①计划在适孕年龄生产,不要当高龄产妇或高龄产爸。

  ②注意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规律,学会缓和情绪、缓解工作压力。

  ④改善工作环境,避开所有的污染物质。调整好居室的环境,保持居室通风。

  ⑤黄体期过短或分泌不足的妇女,最好在月经中期和怀孕初期补充黄体素。

  ⑥若患有内科合并疾病,应先积极治疗,最好等病情得到控制或稳定一段时间以后再考虑怀孕。

  ⑦习惯性流产的妇女(自然流产超过3次以上)应该进行详尽的检查,包括妇科B超检查、血液特殊抗体监测、内分泌测定和夫妻双方血液染色体分析等。

#预防#育儿#女方自然流产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指非人为原因造成的胚胎脱离母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阴道流血处理及时会严重危及生命,必要时终止妊娠简介我国将妊娠未达28周、胎儿体重足1000克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非人为原因导致的流产称之为自然流产,可分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前)和晚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或之后)。这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胚胎自发脱离母体并排出的情况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目前临床对自然流产诱因尚未十分明确,多与遗传性、免疫问题、内分泌异常、生殖系统解剖畸形、感染等危险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后出现阴道出血,与症状表现伴有同程度的腹痛。及时处理,会导致胎儿夭折,还会损害孕产妇身体健康。治疗上可采用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及时预后效果较好[1]。症状表现:怀孕停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伴有同程度的腹痛[2]。诊断依据:诊断自然流产一般并困难,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血尿HCG测定)等辅助检查可以确诊。确诊自然流产后,还需确定其临床类型,以决定相应的处理方法[2]。疾病类型:1.根据自然流产发展阶段可分为4种: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全流产完全流产[2]。2.根据流产发生时的妊娠周期,自然流产可分为: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胚胎正常着床后可有30%的孕妇会出现自然流产现象,而这些自然流产孕妇中有80%属于早期流产[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的方法来保证孕妇宫腔内孕育环境的稳定,来达到保护孕妇、保护胎儿的目的。是否遗传?是。流产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尤其是复发性流产[2]。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欣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