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痴呆妻子后报警!家有痴呆患者,真的很痛苦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最近,微博上一则关于“杀死痴呆妻子后报警”的话题让网友陷入了议论。近日,英国BBC播出了一部纪录片,片中,一位84岁的老人,自己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身体越来越差,不仅无法行走,而且还大小便失禁由于他无法应对,最终不得不杀死了陪伴自己62年的妻子。

  片中老人认为,妻子患病期间,病情恶化,选择杀死妻子,是他的一种“慈悲”做法。

  对于此则消息,不少网友表示,有些事是很难单纯用法律去评判的,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是一种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经历过的人都会懂。

  那么,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真的很痛苦吗?要想知道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应该先了解下老年痴呆症到底是什么!

  正确认识 阿尔茨海默病

  提起老年痴呆,很多人认为是老人记忆退化,出现的“返老还童”现象,而身体生理状态不会受到疾病影响。

  但实际上,老年痴呆症,比我们想象中可怕得多!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患者常会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典型特征。

  老年痴呆症起病隐匿,早期难以察觉,部分病人在经历了疾病、骨折、精神刺激等情况后,症状会变明显。根据病人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老年痴呆症通常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第一阶段又称为“轻度痴呆期”,此时的病人会出现以下病症:

  ·特别爱忘事,前一分钟的事情,后一分钟就忘了;

  ·判断力下降,对于工作、家务、人际关系等,无法进行正确、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对于新事物茫然难解,性格偏执保守;

  ·情感逐渐淡漠,经常疑神疑鬼;

  ·对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外出时总会忘记自己回家的路;

  ·社交困难,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交流。

  第二阶段(2~10年)

  第二阶段又称为为“中度痴呆期”,此时的病人会出现以下病症:

  ·记忆力持续下降,不管是远期记忆还是近期记忆,都难以记起;

  ·时空定向障碍,记忆会出现“时空穿越”;

  ·无法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就连穿衣、洗澡等都无自理,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

  ·出现失语症症状,无法辨别亲人、熟人;

  ·情感由淡漠向急躁转变,脾气暴躁;

  第三阶段(8~12年)

  第三阶段又称为“重度痴呆期”,此时的病人会出现以下病症:

  ·患者记忆力严重丧失,大脑只残存些许生活片段;

  ·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完全依赖看护者,身体僵直,大小便失禁;

  ·缄默不语,神情呆滞等。

  从上文中,我们可知老年痴呆症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当疾病发展到后期,患者或会陷入昏迷状态,最终诱发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因此,英国84岁杀死痴呆妻子后报警,或许真的是由于过于痛苦,而不得不采取如此做法吧。

  不管怎样,如果你家中有老人的,而且疑似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状的,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带老人前往医院就诊,通过用药、陪护等方式进行治疗,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痴呆#老年性痴呆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认知功能下降,情感、人格、行为改变需要社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大部分痴呆病因未,难以治愈简介痴呆是一类以认知功能减退为核心的综合征,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如学习和记忆、言语、执行功能、注意力、知觉运动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上述功能缺陷必须与以往功能水平相比下降,并且对日常功能和独立性造成影响。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50-70%,多数痴呆的发病机制明,部分明确的痴呆病因包括脑梗死、中毒、脑外伤等。痴呆主要发生于老年期,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常以逐渐加重的智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同程度的人格改变、情绪变化及社会行为退化,但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常表现为原来外向好动的人变的自闭,愿与人交流,或原来善言辞的人变的多话,可能会前言搭后语等;情绪变化表现为原本温柔的人变得很暴躁;社会行为退化表现为职业能力有所下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回避复杂的工作和任务,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能力,重者日常生活能自理等。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若有原发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治疗。痴呆总的认知功能衰退过程是可逆的,进展速度一。若能早期准确诊断出原发病并及时治疗,可减缓认知减退过程,少部分患者好转。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认知功能缺损、社会生活功能减退、行为和精神异常。诊断依据:痴呆是一类综合征,其诊断分为三个步骤:(1)首先判断是否为痴呆:必须意识清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或进行性记忆障碍症状,同时有思维、定向、计算、学习、理解、判断、语言其中一种或多种能力出现障碍的病史,联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检查结果提示得分低于正常值并排除其他原发疾病后可进行诊断(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验总分为30分,文盲组≤17分为痴呆,小学文化组≤20分为痴呆,初中及以上文化组≤22分为痴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总分30分,<26分为认知功能减退)。(2)其次,明确痴呆的病因,可通过头颅CT等辅助检查手段查找病因。(3)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根据日常能力受损情况,采用量表评分将痴呆分为轻、中、重度。痴呆有哪些类型?痴呆的分类方法繁多,主要包括是否为变性病、病变部位、疾病进展速度等。按照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皮质性痴呆:疾病侵犯了大脑皮质所致的痴呆。特别是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多由负责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语言等方面的皮质层神经元变性和萎缩引起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等。(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用、失认、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额颞叶痴呆是指中老年患者缓慢出现人格改变、言语障碍及行为异常的痴呆综合征,多由额颞叶萎缩引起,主要表现为人格和情感改变,易激惹、固执、抑郁等,后逐渐出现行为异常,如举止当、冲动行为等。)。皮质下痴呆:疾病累及大脑皮质下的结构如基底节、丘脑和脑干等引起的痴呆如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由神经系统黑质和纹状体变性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同时存在皮质和皮质下成分病变引起的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综合征: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或原因明的痴呆,包括脑外伤后、硬膜下血肿痴呆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较为常见,根据2000年至2009年的调查资料,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各类痴呆总体患病率为4.2%,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据2010年调查,我国痴呆总人数为919万。[2]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痴呆的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是可逆的,进展速度一。若能早期准确诊断出引起痴呆的病因并及时治疗,可减缓认知减退过程,少见部分好转。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徐俊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