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成为主要发病原因。为探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2017年7月1日,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办、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承办的2017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论坛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成功举办。
论坛邀请了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围绕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常由多种危险因素所致,这些危险因素常合并存在,协同作用、互为因果,大大加速了心血管病的进程。因此,加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上,专家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 高血压的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占比高、治疗控制率低,专家们呼吁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2. 血脂异常的管理:他汀类药物是降脂的首选,专家们强调设定降脂目标的重要性,并推荐高血压患者降压与降脂同步进行。
3. 心房颤动的管理:专家们呼吁加强对心房颤动的筛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凝治疗方案。
4.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专家们呼吁规范阿司匹林的使用,提高糖尿病患者使用率。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专家们梳理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强调了尽早和充分持久的抗血小板治疗对疾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为心血管领域内不同细分学科之间的对话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文章 糖尿病为什么发颤呢?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严重的甲亢的症状有哪些?


医者荣耀
文章 抗凝治疗,您了解多少?


医疗故事汇
文章 严重的甲亢有哪些症状?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心脏猝死常见病因有哪些?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心脏猝死的病因是什么?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心脏猝死怎么办?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先心病治疗有哪些新进展?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心电图治疗如何选?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AED: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挽救心跳骤停的关键设备


全球医疗视野

于艳秋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赵飞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启东市人民医院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