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4种自我疗法
指导专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眼科 主管护师 陈穗芳
1.多做眼球运动
头固定,两眼自然闭合(或张开),眼睛尽可能向上望。当感到有麻痹感时,停顿5秒,缓慢平复眼睛(稍作休息)。当麻痹感消失后再依次依上法向下向左向右望。每个方向做完后必须休息片刻。当四个动作都完成后,两眼球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
每天数次,随意,争取睡觉前及起床前。眼睛未睁开前做一次,效果更好,此法主要是刺激眼周穴位,拉开眼肌,以恢复眼肌韧性。
2.连续用眼后注意远眺
在室内连续用眼如看书,看电视,上网等,在校学生每堂课结束后,走出阳台或学校走廊,望着远处光线强烈的地方,你会感到刺眼,眼睁不开,此时可闭上眼睛,稍作休息。当刺眼的感觉消失后,再重新睁开眼睛。望向远处(必须眼睛不觉得累,又能望清楚的地方)。以此类推,逐步把目标的距离拉远,以不能再看清楚目标时结束。
有条件者可固定同一目标,以比较视力恢复的情况,当感觉望远处不刺眼,今天能看清楚昨天看不清的目标时,你的视力已经在提高。该作用是通过强光刺激眼球。
3.起床后看看 绿色 植物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出阳台,近距离看绿色植物,两眼睁大,眼睛与绿色植物相距小于10厘米,稍作停顿,然后俯视植物,转动眼睛,四处张望,彷如在植物丛中寻找蚂蚁、小虫等,看看叶子是否被虫子咬过。(以绿色近距离刺激眼球,以假意寻找蚂蚁来活动眼球。)
4.配合明目养眼的食物
此法适用于25岁甚至30岁以前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只要坚持,视力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恢复。
建议:平时尽量不要戴眼镜,只在必要时才戴,譬如上课。让眼睛有更多的自我调节的机会,以恢复.锻炼它的功能,逐渐摆脱眼镜。
#近视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