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白血病首选药有哪些 这些药物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后,大部分儿童都会有贫血的现象发生,这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强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小儿急性白血病,而且父母要引起重视。下面了解一下,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有哪些?

​儿童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疾病,发病时,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异常增殖。它们积聚在骨髓中并抑制正常的造血作用,还可以广泛渗入肝脏、脾脏、淋巴结和其它髓外器官。通常,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疲倦、出血、发烧以及骨骼、关节疼痛,这时优选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因此药物并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首选药物也并不能彻底改善疾病,所以,患者需要通过骨髓移植来改善,才能治疗好疾病。

儿童急性白血病病程很长,临床上需要通过治愈标准进行评估,目前国内外治愈率为90%左右,这意味着经治疗后,血象基本正常,没有临床症状,并且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少于5%。急性白血病患儿必须注意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可有效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的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除使用上述化学疗法外,还要注意对症支持治疗,这是化学疗法的基础。

药物对于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确有帮助,因此父母要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药物选择有所了解,父母要配合医生来帮助儿童用药改善病情,药物的不同类型,服用药物剂量以及服用药物的时间、标准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这些情况的了解非常重要。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8106|响应时长447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30
问医生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急缓一,突然高热、出血止或面色苍白、紫色瘀斑可通过化疗、骨髓移植、靶向治疗等治疗及时治疗可长期存活,甚至治愈简介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白血病中发病较急的一种。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尚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接触苯和遗传因素有关系。本病大多急性发病,可突然高热,类似“感冒”,或出现严重的出血;发病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色瘀斑,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等征象。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急症处理、输血、化疗、骨髓移植等,同分型预后一,少患者可长期存活。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可突然高热,类似“感冒”,或出现严重的出血;发病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色瘀斑,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等。诊断依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依据骨髓象检查发现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20%,结合突然高热,类似“感冒”,或出现严重的出血,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色瘀斑,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等症状,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有哪些类型?1.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分为2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法美英分型,分为2大类、10小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L3(Burkitt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质嗜碱性,染色深。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但有逐年发病升高的趋势,在我国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和第7位(女);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为1.62/10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0.69/10万[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但通过对症治疗、急症处理、输血、化疗、骨髓移植等,少患者可长期存活。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黎金庆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