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怎样形成的 三个原因促使脑胶质瘤形成
作者:侯科超
脑胶质瘤是一种原发性颅脑肿瘤,可称为神经上皮肿瘤。脑胶质瘤集中于中老年群体,但也偶见儿童群体。但是对于脑胶质瘤,虽说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但此病症的病因目前说法不一,尚未得到准确的病因。所以脑胶质瘤是怎么形成的?
原因一、遗传因素
脑胶质瘤形成与家族病史有关联,比如神经纤维瘤、结核性硬化病。有时肿瘤也会导致此病症形成,所以遗传因素是此病的原因占比高。其家族中若患有脑胶质瘤等病史,其后代体内会携带此基因。在满足刺激条件下,诱发脑胶质瘤出现。若平时患有脑部炎症,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诱发脑胶质瘤,即可降低后期影响。
原因二、电磁辐射
由于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兴起,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相关的智能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多数含带有微量的电磁辐射,正常接触无影响。若长期暴露于高电磁辐射环境,比如射频、微波技术工作,可诱发脑胶质瘤等职业病。但对于电磁辐射是诱发此病症的观点,目前没有证据可阐明。然而电磁辐射与脑胶质瘤存在关联,在治疗期间,应将电磁辐射引发此病等可能性作为参考点。
原因三、病毒感染
脑胶质瘤可分为多种类型,但大部分的脑胶质瘤病因都是病毒感染。可见病毒感染是诱发此脑胶质瘤主因,比如巨噬细胞病毒感染。可采取抗感染治疗方法,从而避免感染范围扩大。
脑胶质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等两种,但脑胶质瘤周边包裹了神经。若治疗不当、病情恶化,会影响神经功能。也会导致患者脑部功能受限,引发不良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以及放疗,同时要求患者控制饮食。
#病因#右颞枕小细胞胶母细胞瘤
阅读数 7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恶性程度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严重者可并发脑积水、癫痫发作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简介髓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生儿至70岁均有发病,但以儿童最常见。发病高峰在10岁以前,8岁以前约占68.8%。男女比例约3:1.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近年来认为髓母细胞瘤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随母细胞瘤的病程短,北京天坛医院的资料病程为10天至2年,平均4.1个月.典型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复视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预后因肿瘤分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异[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复视、眼震、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意识清等。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复视、步态稳等典型临床表现,联合头颅CT、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结合组织病理学活检可见髓母细胞瘤细胞,可基本确诊。髓母细胞瘤有哪些类型?经典型髓母细胞瘤:经典型髓母细胞瘤的细胞小而圆,胞质较为致密,细胞核呈深色。促纤维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该型髓母细胞瘤含同数量圆形的结节,小结节的间隙中含有丰富的胶原及网硬蛋白类物质。广泛性结节形成型髓母细胞瘤:此型的圆形结节的数量较结节型更为多且广泛。间变型髓母细胞瘤:此型细胞的形状规则,细胞核偏大,肿瘤细胞侵袭性较强。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髓母细胞瘤临床较常见,多见于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7~10岁,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35%,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5-2.0:1[1]。天坛医院资料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等现代医学治疗,约有75%的患者可生存至成年,结节型和广泛结节型的髓母细胞瘤预后较好,总体生存率约为100%。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