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为什么头皮损伤出血多 这些原因会导致头皮损伤出血多

为什么头皮损伤出血多 这些原因会导致头皮损伤出血多

头皮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外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或搏击等意外事件。由于头皮血管丰富,一旦受伤,出血量往往较大,甚至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那么,为什么头皮损伤出血多呢?本文将从头皮结构、血管分布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头皮较厚。与皮肤相比,头皮的厚度约为皮肤厚度的5-10倍,这使得头皮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更容易出现裂伤或撕脱伤。此外,头皮内部含有丰富的血管,一旦发生损伤,血液就会迅速流出,导致出血量较大。

其次,头皮血管丰富。头皮血管分为颈内动脉体系和颈外动脉体系两大类。颈内动脉体系包括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等;颈外动脉体系包括颞浅动脉、耳后动脉等。这些血管在头皮内交织成网状,为头皮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当头皮损伤时,血管破裂,血液便会大量流出。

此外,头皮内部有许多毛发繁殖。毛发根部附近的血管较为丰富,一旦发生损伤,出血量往往较大。此外,头发在头皮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当头发被拉扯或撕裂时,也可能导致头皮损伤出血。

针对头皮损伤出血多的情况,以下是一些治疗建议:

1. 立即止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按压伤口,尽可能减少出血量。

2. 清创消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创消毒,去除伤口内的污物和细菌,预防感染。

3. 缝合伤口:对于较大或较深的伤口,可进行缝合,促进伤口愈合。

4. 抗感染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5.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重庆永川区中医皮肤科患者梅毒咨询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回复非常迅速,给予了很好的建议。我主要咨询了梅毒的相关问题,医生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并提供了治疗建议。在沟通中,医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对医生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帮助。

医疗之窗

3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不要再叫女朋友这样做了,它的危害你清楚嘛

口交的危害你清楚嘛,口腔溃疡,喉咙发炎,黏膜薄弱要时刻注意

谢冲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性生活为什么会传染水猴子?

我从来没想过,我的性生活会和水猴子扯上关系。直到那天,我在脖子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肉色疣状物体,触摸起来有些硬,摸起来还挺疼的。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我从小到大都很少生病,总觉得自己身体棒得很。可这次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东西开始变大,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深,甚至开始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在一起,突然她指着我的脖子问我这是什么。我一看,吓了一跳,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这是传染性软疣,需要及时治疗。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我和女朋友的性生活一直很正常,怎么会传染上这种病毒呢?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了一个名为“水猴子”的词条。原来,水猴子就是传染性软疣的俗称。更让我吃惊的是,性生活确实是传播这种病毒的一种方式。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感觉自己像个罪人一样,担心会传染给女朋友,甚至害怕失去她。 我决定去找医生详细咨询。医生告诉我,传染性软疣是由一种叫做MCV的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如果男方有这种病毒,性生活确实会传染给女方。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最近的一次旅行,可能是在外面洗澡时用了公共浴巾,才导致了我感染上这种病毒的。 医生还告诉我,除了性生活和共用毛巾等物品外,其他的日常接触方式也可能传播这种病毒。比如,握手、拥抱等都有可能传播。听到这里,我更加后悔了,为什么我没有早点注意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没有采取更好的预防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虽然我和女朋友都没有再次感染上这种病毒,但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无小事,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从此以后,我开始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希望能够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分享。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同时,也推荐大家使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非常方便快捷,遇到问题及时就医哦!

全球医疗视野

1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找男朋友之前先看看他的阴茎!

找男朋友之前先看看他的阴茎!

杨晓健

主治医师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1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多面手”

疾病介绍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针对以下疾病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 1.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2. 猩红热、蜂窝组织炎等皮肤感染,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 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治疗或预防。 4. 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5. 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6. 泌尿生殖系感染,由衣原体、支原体等细菌引起。 7.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8. 淋球菌感染。 9. 口腔感染,由厌氧菌引起。 10. 空肠弯曲菌肠炎。 11. 百日咳。 药品功能主治 红霉素肠溶胶囊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1. 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有抑制作用。 2. 用于治疗上述疾病。 建议就诊科室 1. 内科 2. 儿科 3. 皮肤科 4. 眼科 用法用量 1. 口服。 2. 依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剂量和疗程。 用药禁忌 1. 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3.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如何存储 1. 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2. 避免高温、潮湿、光照。 3. 有效期:见说明书。

药事通

3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有效选择?

疾病介绍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组织炎等皮肤感染; 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等严重感染; 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特殊感染; 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球菌感染等眼部和性传播感染; 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等肠道感染。 药品功能主治 红霉素肠溶胶囊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用于治疗上述细菌感染。 建议就诊科室 根据不同感染类型,建议就诊科室包括: 呼吸内科 感染科 皮肤科 眼科 泌尿科 消化内科 用法用量 红霉素肠溶胶囊的用法用量需遵医嘱,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0.25-0.5克。具体用量及疗程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用药禁忌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者慎用。 如何存储 红霉素肠溶胶囊应密封、遮光,置于干燥处保存。避免高温、潮湿环境。

医者仁心

2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得力助手?

疾病介绍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白喉、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感染、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球菌感染、口腔感染、空肠弯曲菌肠炎和百日咳等。 药品功能主治 红霉素肠溶胶囊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替代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 治疗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放线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细菌引起的感染。 建议就诊科室 根据具体病情,患者可前往以下科室就诊: 呼吸内科 感染科 儿科 眼科 耳鼻喉科 用法用量 红霉素肠溶胶囊的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以下为一般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3次,每次0.25-0.5g。 儿童:每日3次,每次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5-10mg。 用药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如何存储 红霉素肠溶胶囊应密封、阴凉处保存,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跨界医疗探索者

2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霉素肠溶胶囊:如何正确使用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疾病介绍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 呼吸系统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肺炎、军团菌病等。 2.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淋病、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等。 3. 消化系统感染:如空肠弯曲菌肠炎等。 4. 其他感染:如梅毒、李斯特菌病、放线菌病、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百日咳等。 药品功能主治 红霉素肠溶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红霉素,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以下作用: 1.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2.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建议就诊科室 由于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因此建议患者就诊科室包括: 1. 内科 2. 呼吸科 3. 感染科 4. 泌尿科 5. 眼科 用法用量 红霉素肠溶胶囊的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以下是一般用法用量: 1. 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0.25-0.5g。 2. 儿童: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3-4次服用。 用药禁忌 1. 对红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老年人慎用。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 与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华法林)同时使用时,应谨慎。 如何存储 1. 避光、干燥处保存。 2. 存放温度不超过25℃。 3. 请将药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健康解码专家

2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琥乙红霉素颗粒: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选择?

疾病介绍 琥乙红霉素颗粒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等皮肤软组织感染。 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等细菌性疾病。 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特殊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等非典型肺炎。 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空肠弯曲菌肠炎。 百日咳。 军团菌病。 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 药品功能主治 琥乙红霉素颗粒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或抑菌作用,适用于上述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相应的科室就诊,如呼吸内科、感染科、皮肤科等。 用法用量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一般成人每日3次,每次0.3-0.5g,儿童用量根据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 用药禁忌 对琥乙红霉素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严重心脏病者等慎用。 如何存储 请将药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儿童不宜触及。

中医养生之道

2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琥乙红霉素颗粒: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选择?

疾病介绍 琥乙红霉素颗粒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 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 白喉及白喉带菌者 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 放线菌病 梅毒 李斯特菌病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空肠弯曲菌肠炎 百日咳 军团菌病 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 药品功能主治 琥乙红霉素颗粒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 治疗β-内酰胺类过敏或耐药患者的上述感染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 治疗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治疗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治疗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治疗空肠弯曲菌肠炎 治疗百日咳 治疗军团菌病 预防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感染 建议就诊科室 患有上述感染的患者,建议前往以下科室就诊: 呼吸内科 感染科 眼科 口腔科 妇产科 用法用量 请按照医师或药师的建议使用琥乙红霉素颗粒,以下仅供参考: 通常剂量:一次0.25g,一日3次 儿童剂量:根据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 用药禁忌 以下情况应慎用或禁用琥乙红霉素颗粒: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 肝功能不全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如何存储 将琥乙红霉素颗粒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儿童不宜触及。

病友互助家园

2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患有梅毒,已经治愈,但担心病例记录会泄露隐私,想知道是否可以不写?

就诊科室:中医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对于梅毒这样的性传播疾病,病例记录是必要的,用于追踪和管理疾病的传播情况,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即使已经治愈,理论上也需要在病例中进行记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如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向我们咨询或寻求专业的性健康服务。

王惠

主治医师

定边县中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因高危行为(被口、舔肛)担心感染梅毒,寻求医生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42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描述的高危行为,存在一定的梅毒传染风险。建议在一周到十天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可同时检查其他常见性传播疾病。同时,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再次发生高危行为的重要性。

杨岩

主治医师

运城市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宝宝经常被大姨和大爷带,家里有梅毒确诊的单子,担心宝宝会被传染,宝宝最近还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需要医生的帮助。

就诊科室:小儿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68

医生建议:首先,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日常生活中接触不会传播。其次,宝宝的拉肚子可能与饮食有关,建议适量控制宝宝的水果摄入,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后,如果宝宝感染了梅毒,也可以通过治疗完全康复。

何志华

主治医师

德州市立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