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主要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身上。这种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胆红素水平不严重升高,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然而,如果病情较重,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处理。
母乳性黄疸可以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类型。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喂养不足有关,加强母乳喂养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乏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关,停止母乳喂养72小时后,黄疸可能会减轻,但再次喂养后症状可能不会加重。因此,不建议轻易停止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性黄疸较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 光疗:对于黄疸指数超过220单位的足月婴儿,可以通过照射蓝光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快胆红素转化,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
2. 服用药物:有些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药物改善,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
3. 少量多次喂养: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不建议随意停止母乳喂养。可以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或者将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养,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宝宝发生母乳性黄疸后,不一定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快黄疸的消退。如果排除母乳性黄疸,发现是病理性黄疸引起的,也要积极处理。
文章 宝宝黄疸值11,医生说是母乳性黄疸,需不需要停母乳?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宝宝黄疸9.9,医生说不用吃药?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新生儿黄疸复发,益生菌和母乳喂养的疑问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宝宝有母乳性黄疸还能打乙肝疫苗第二针吗?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50天宝宝黄疸不退,母乳喂养是否有影响?
生命之光传递者
彭彬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国庆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宓兰兰
主治医师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