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爸妈最实用的双12礼物:帮TA们告别“骨”虑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注视过父母的身影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儿时高大挺拔的父亲常佝偻着背,母亲也总揉搓着腰念叨“老了老了”。在你鼻头一酸,感叹时光留不住时,也许从未想过让父母弯腰驼背、腰酸背痛的不仅是年龄,更可能是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
这个双12,如果你愿意暂停快速买买买的手,留一点耐心关爱父母的骨健康,我们已为你准备了贴心好礼—— 点击下方图片,任何“骨”虑直接免费咨询专家!
爸妈的骨头,怎么说“酥”就“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据估算,目前中国约有8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1]。其中,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约1/3的50岁以上女性和超过半数65岁以上女性患病[2]。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患病人数还将持续攀升。
然而,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较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3]。
为什么这么多人“折”在骨松上?
这是因为在骨折发生前,可能没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让我们察觉疾病的潜伏。在我们的印象中,年纪大了,老年人出现了腿抽筋、弯腰驼背、身高变矮、腰背酸痛等表现,是正常的现象,往往不会当回事。殊不知,此时骨质疏松已经在机体中悄然进展。
若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可能轻微的外伤,比如坐个屁股蹲、滑倒,甚至打个喷嚏便可导致骨折的发生。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是骨折之后才发现的骨质疏松,而在骨质疏松引发的相关疾病中,髋部骨折危害极为严重:在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残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不仅如此,发生髋部骨折后二次骨折的风险将增加86%[3]。
可见,骨质疏松导致的后果不容小觑,要像重视“三高”一样重视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指标的测定,尽早了解自身骨骼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
想帮父母守护骨健康?钙和维D“组队”上!
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补钙,补钙固然重要,但远远不是防治骨松的全部。
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而言,我们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多到户外晒晒太阳,饮食均衡注意保证钙质摄入等;另一方面,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天要摄入的总体钙剂量为800~1200mg(包括饮食和补剂)。维生素D就好像是骨健康的保镖,它不仅能够促进钙剂的吸收和利用,还能够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和骨折发生风险,是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维生素D主要靠日光照射皮肤生成,饮食能够摄入的非常有限,并且有些地方日照也不足。为此,大家通常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以帮助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却忽略了中老年人的骨骼同样需要补充维生素D。
这么多维生素D,怎么补才是“更优解”?
补充维生素D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有普通的维生素D2、D3,阿法骨化醇以及骨化三醇,它们的“工作方式”也有不同。
简单来说,普通维生素D就好像原材料,需要肝肾代谢“烹调”后才能活化发挥作用;阿法骨化醇是半活性维生素D,好比是半成品,仍需要肝脏进行再加工才能发挥活性;而骨化三醇是全活性维生素D,就像熟菜,可直接发挥作用。
骨化三醇还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同等剂量下是阿法骨化醇的2~2.5倍),并且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快,体内蓄积少,逆转中毒时间短,不过口服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钙浓度来决定。截至目前,原研骨化三醇已上市20多年,拥有长期大量临床研究,药物疗效及安全性都得到广泛验证。
所以, 对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受损者,更适合选择骨化三醇, 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情况个体化用药,并且需要定期复查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来评判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式。
今天的知识科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如果你仍有问号,需要更深入的专业建议,请点击此处,直接0元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