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凶险的疾病之一,虽然癌症不等于绝症,但确诊患癌对很多人来说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近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癌症筛查及早发现、明确诊断,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从而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癌症筛查是什么,并为高危人群整理一份筛查清单。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 徐志坚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 刘俊田
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 张国楠
什么是癌症筛查?
常规体检就像个大筛子,先把“大石头”筛出来,但小个头的石头可能就漏过去了。体检并不能包括所有的脏器,在未检的脏器里仍存在肿瘤风险。
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爆发性和隐匿性两种,处在肿瘤生长隐匿期的早期肿瘤病人,很难被发现。
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体检前,专业医生会仔细询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再做相应检查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常规项目、影像诊断(超声、钼靶、低剂量CT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体检报告应由经验丰富的副高级以上总检医生解读。
男女各有一份癌筛清单
做癌症筛查前,大家有必要了解常见癌种及其高危人群,并结合自身年龄、家族病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初步选择筛查项目。
专家针对四大最高发癌症和男女性常见的癌症进行了梳理,为你提供一份全面的筛查清单。
No.1全人群高发癌
肺癌
高危人群:年龄为50~75岁;每年吸烟大于等于20包,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基本每天接触,超过20年);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每年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若查出肺内结节,需遵医生建议,或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监测。
肝癌
高危人群:年龄40~69岁;患有乙肝、丙肝,或携带乙肝、丙肝病毒者;肝硬化者;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有肝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建议同时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检测;如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年龄45~74岁;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本人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曾患肠道息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长期(近2年持续存在)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连续2周出现黏液血便等肛肠症状。
筛查方法:一般人群每年做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每1~3年做一次粪便 DNA检测;每5~10年做一次精细放大肠镜检查;高危人群以第一次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次检查时间。
胃癌
高危人群:年龄45岁以上;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有可能致胃癌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嗜酒、喜食高盐或腌制饮食等;有患胃癌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或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筛查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一17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萎缩程度,可作为每年常规筛查项目;幽门螺杆菌检查,判断有无感染,可作为每年常规筛查项目;当上述检查发现异常,建议做精细放大胃镜检查,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也可以直接做精细放大胃镜检查,这是胃癌早期筛查金标准。
No.2女性 高发癌
乳腺癌
高危人群:年龄45岁以上;有50岁前患乳腺癌的一级亲属;有对侧乳腺癌史;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
筛查方法:彩超检查,45岁后每1~2年一次;高危人群可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摄片检查。
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由于其他疾病进行过头颈部放疗;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等既往史或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厘米以上;或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且排除了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伴颈部淋巴结肿大;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
筛查方法:一般人群在30岁以下,可每2~3年做一次临床颈部体检;高危人群或3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部超声检查;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宫颈癌
高发人群: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现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或曾因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子宫颈原位腺癌,子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女性。
筛查方法:年龄24~29岁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年龄30~64岁可选择每3年一次的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一次的HPV筛查;如果细胞学与HPV筛查都是阴性,可改为每5年一次;年龄65岁以上者,若过去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为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史,不需要再筛查。
若宫颈病变曾达到CIN2-3级或有原位腺癌病史,应在病变自然消退或临床治疗后持续筛查20年。
No.3男性高发癌
食管癌
高危人群:年龄40~69岁;喜食腌制、烟熏食品;喜食过烫食物、剩饭;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区。
筛查方法:高危人群需胃镜检查,下一次检查时间以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遵从医生建议)。
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年龄50岁以上;长期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直肠指检,可每年一次;超声检查;高危人群可每两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抗原(PSA)检测。
癌筛的3个疑问一次说清
在决定做癌症筛查后,许多人会有疑问,是不是筛查项目越全面越好?肿瘤标记物一定准确吗?以下3个常见疑问,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1.筛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吗?
癌症筛查并不是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就越好。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全套项目,一是避免经济上的浪费,二是胸片、CT等检查有损伤性,做多了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此外,一些体检机构将PET-CT(一种新颖的成像技术)作为癌症筛查的高端补充项目。专家建议,除非有特殊需要,或其他检查结果有较明显的癌症怀疑倾向,否则无论从经济还是辐射的角度看,常规癌症筛查都不推荐做PET-CT。
2.肿瘤标记物一定准确吗?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从细胞表面脱落,或肿瘤细胞产生,或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等产生的物质,但它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乃至正常组织中,感染、发炎等都可能使其升高。
肿瘤标志物敏感度不够,在我国也只能用于体检而不是筛查。专家强调,肿瘤标志物的漏检率较高,且并非每种癌症都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3.后续治疗怎么做?
癌症筛查专业性强,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尤其应注意体检医生和报告解读医生的资质。
癌症筛查并非“一劳永逸”,不同高危人群,应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定期筛查,如果发现癌症征兆,应及时确诊治疗。
文章 前列腺钙化并非癌症,积极应对,享受健康生活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前列腺钙化:了解其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替吉奥化疗药物规格不对,怎么办?
运动与健康
文章 HPV感染的治疗进展和下一步计划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前列腺癌:手术后再病理检查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病友互助家园
常戈鋆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沈晔华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