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心理学破解保养品秘密
保养品的宣传效果总是那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然而,保养品的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如宣传广告上说的那么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深深地觉得它很好用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心理学原理。
首先,化妆品的成分固然有好坏优劣之分,但是使用者对它的评价并不仅仅基于实际效果。实际上,使用时的感觉在评价保养品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化妆品中,触觉和嗅觉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次,对化妆品最有舒适感体验的是两颊皮肤。双颊在全脸面积最大且相对平坦,对外界信息量的感受最多,因此,评价一款护肤品是否舒适,主要应该试用在面颊上,而非只是简单地涂抹在手背上。
此外,按摩也是提升保养品体验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美容师在对被测对象的脸部进行按摩护理时,能让受按摩者获得放松舒缓的感觉,缓解紧张和压力,或者改善抑郁情绪。可以说,按摩是皮肤乃至心灵的“正能量源”。因此,选择一款质地更润滑适于按摩的保养品,或者在涂抹时多花几秒时间,用手掌和手指对皮肤和穴位做几次按、轻拍或轻捏的动作,都能提升保养品的体验感。
涂抹化妆品这一举动本身,也能让人产生“幸福感”。感性心理实验证实,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大脑中的α波都会有所提升,可以减少焦虑和紧张感。因此,即使再忙碌再紧张,也一定要抽出几分钟的护理保养时间,对皮肤和情绪都有好处。
大脑并不好“骗”。总体来说,质地稠润的化妆水、乳液更容易给人保湿效果好、滋润度高的初级印象,一旦太稠,则会向大脑发出不快的信号。有组非常有趣的实验:同样保湿成分的化妆水A与B,B中添加增稠剂制造粘腻感,通过测试脑波、心跳等数据发现,使用B时的不快感要明显高于A。
“高级感”并非虚幻的概念。让保养品显得高档的元素很多,在质地上的共通之处就是:举重若轻。优质的护肤品看起来似乎滋润厚重,涂抹时却顺滑易推,有瞬间融入皮肤的感觉,却有持续保湿滋润的效果。
质地有时比活性成分更快造成“见效”感。诸如“清凉”会给人“吸收快”、“舒缓补水”等即刻印象,这时往往相关的活性成分可能还未发挥作用;“温热”则会让人觉得“促进循环”、“滋润持久”甚至略有油腻。
面膜是所有护肤品中,触感发挥最明显的单品。实验发现,在敷面膜时,即使只是含有普通化妆水的纸膜,因为与皮肤大面积的接触并贴合,所以对自律神经有调节作用,带来明显放松和舒缓的感觉,并且这种改善还持续到面膜使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