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天气逐渐转凉,但随之而来的秋燥也让许多人感到不适。秋燥是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它引起的疾病包括温燥和凉燥。初秋气温仍然较高,加上天气晴朗、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容易引发温燥;而深秋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更加干燥,则容易引发凉燥。
秋燥引起的咳嗽时间较长,难以治愈,让许多人感到畏惧。特别是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的人,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容易发生紊乱,散热机能受阻,更容易出现中暑的症状。
中医将中暑称为“伤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通常是由于在烈日下劳作或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时间劳作所引起的;而阴暑则是由于过于避热趋凉所引起的。例如,在睡眠、午休或纳凉时,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运动后立即用冷水冲身、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等,都可能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阴暑。
在当前避暑降温的时期,白天气温较高,但昼夜温差较大,一热一凉更容易引发阴暑。阴暑的症状包括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更应注意加强防护,避免过于避热趋凉,以免寒湿侵袭引发阴暑。
预防阴暑,除了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外,饮食上也要注意。要多饮水,每天至少饮1000毫升以上;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每天吃1-2个梨、西瓜、香蕉、山竹等凉性水果;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以下是一些预防阴暑的中药凉茶方:
1. 组方:黄芩(15g)、栀子(10g)、知母(25g)、花粉(20g)
用法:煮水煎服
疗效:泻火解毒、生津润燥。适用于热盛、阴亏者。
2. 组方:绿豆(25g)、红糖少许、藿香(10g)、板蓝根(15g)、金银花(20g)
用法:每天喝250ml~300ml,当凉茶饮用
疗效:清热解毒,防暑去湿。普通大众都可以饮用。
3. 组方:菊花(30g)、桑叶(20g)、加少许石膏
用法:煎服
疗效: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适用于单纯热盛者。
4. 组方:黄芪(15g)、党参(20g)、菊花(10g)、桑叶(10g)
用法:煮水煎服
疗效:补气固表,清热解毒。适用于体质较弱者。
文章 肚脐周围总是不舒服,怎么办?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月经量少,肚子痛,怎么办?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慢性结肠炎,肚子痛,拉肚子,吃啥药好?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肚子痛,咕噜响,排气后好转,可能是肠胃问题?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了解前列腺癌,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性
癌症防治先锋
老人近期出现口腔过多唾液和呕吐症状,是否与中暑有关?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2
高彬彬
主治医师
临泉县人民医院
我最近总是出汗太多,没力气,已经好几年了,越来越严重。还感到疲劳,晚上夫妻生活也不行。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0
患者经常喝广东凉茶解暑,担心是否安全,特别是在有胃部不适或过敏史的情况下。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8
患者在热天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担心是否是中暑,并询问医生关于消化不良的用药问题。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5
30岁女性,夏季头晕、恶心,询问是否需要用药,特别关心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影响。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何良志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李颖飞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河北燕达医院
李星锐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