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玥
朱玥副主任医师
执业证:1101******73
实名认证
医师执业照

执业证书编号:1101******73

  •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精神疾病如何治疗?<p>首先建议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精神心理问题,不要讳疾忌医,及时选择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咨询。其次,建议家属重视患者精神或心理状态的改变,在患者寻求治疗或康复途中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果家属因为照料患者感到困惑或压力重重,建议家属咨询专业人员寻求帮助。</p> <p>精神科医生将<strong>综合考虑疾病特征、患者个体因素、不同治疗方式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治疗偏好等因素</strong>,选择某种治疗或几种方式联合治疗,目标是尽量使每位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收益。</p> <p> <strong>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strong></p> <p>药物治疗:不同疾病有相应治疗药物,例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助眠药、抗痴呆药等。其中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包括传统药物及新型药物。新型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更少,部分药物有更多剂型供患者选择,例如:肠溶片、缓释片、口服液、滴剂、长效针剂等,其中部分抗精神病药的长效针剂可间隔1月或3月注射一次,为不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br />心理治疗: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团体治疗等,又分为不同学派取向的治疗。<br />物理治疗: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反射治疗,光照治疗,经络氧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有对应的适应症。<br />除上述常用治疗方式外,精神疾病的治疗还包括工娱治疗、森田疗法、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另有一些患者自助组织,例如酒精依赖患者的匿名戒酒者协会(AA)。此外,为了支持照料者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也扩展衍生出一些医患家属联谊会的形式,例如痴呆家属联谊会、进食障碍家属联谊会等形式。</p> <p>接受治疗的途径?</p> <p>包括门诊治疗、封闭式住院治疗、(半)开放式住院治疗、日间康复治疗等多种。</p> <p> </p>
抑郁还是双相,如何区分诊断?<p>——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今年的主题是“双面人生,与爱同行”。</p> <p> </p> <p>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大家对抑郁症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然而,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情绪低落的患者来询问, “我到底是抑郁还是双相?”;或是一些被初步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前来确认,“我(确实)是双相还(只)是抑郁?”</p> <p>前者多是经过自行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发现自身表现可能和双相障碍有类似之处,怕自己被漏诊而延误治疗;后者则担心自己只是抑郁,但被医生误诊或过度诊断为双相了。</p> <p>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鉴别不仅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正确的诊断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结局有着密切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分解。</p> <p> <img height="229" src="//image.healthjd.com/da/jfs/t1/204575/25/23196/15282/62839a23Ea0984d64/7f21ebe50e1d87fd.jpg" style="max-width: 100.0%;" width="260" /></p> <p> </p> <p> <strong>1.什么是双相障碍</strong></p> <p>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症)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常见精神疾病,会导致心境的极端变化。</p> <p>患者有时处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期,表现为情绪过度高涨、自信膨胀,头脑变快、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以及冲动、易激惹或不理智。躁狂发作时个体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方面会受到明显损害,甚至遭遇法律纠纷;而轻躁狂是比较轻微的躁狂发作形式,对个体功能影响相对小,有时不容易识别,有些患者甚至会享受这种兴奋、积极的情绪,希望一直持续这种状态。</p> <p>患者有时处于抑郁发作期,可以出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比如情绪低落、过度悲伤、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缺乏自信、悲观、厌世等。</p> <p>有些患者在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在躁狂或者抑郁发作期都有可能出现。</p> <p>患者的情绪,总是在坐过山车,有时驶入“世界之巅”,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有时驶入幽深低谷,疲惫不堪、暗淡绝望。</p> <p>双相障碍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全球约有1%-3%的人患病,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6%,多数在15-30岁之间首次发病。不经系统治疗的患者,终身复发率高达90%以上。</p> <p> </p> <p> <strong>2.区分抑郁和双相的挑战</strong></p> <p>由于双相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尤其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之间有重叠,双相障碍的早期诊断通常比较困难,可能在病后多年才明确诊断。例如,抑郁发作既可见于抑郁症(又称单相抑郁),又可出现于双相障碍中;但双相障碍患者在一生中,除了抑郁发作还会有躁狂/轻躁狂发作。有报道显示,多达40%的双相患者最初被诊断为抑郁症,35%的患者从首次就诊到被诊断为双相之间等待了至少10年。</p> <p> <strong>双相障碍为何容易被漏诊/误诊为抑郁症?</strong>常见的原因如下:</p> <p>· 双相障碍以抑郁发作起病者远多于以躁狂发作起病者,首次发作是抑郁的患者,无法在第一次发作就被诊断为双相障碍。</p> <p>· 某些双相障碍患者一生当中,初次躁狂/轻躁狂发作之前可能有多次抑郁发作,且抑郁症状的发生比情绪高涨症状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p> <p>· 某些双相障碍患者对躁狂/轻躁狂的发作报告不全,如可能忘记数年以前的发作。</p> <p>· 许多患者在抑郁发作时,难以回忆躁狂发作,或将曾经出现过的轻躁狂发作视为正常行为范畴,甚至视为渴望出现的状态。</p> <p>· 临床医生对轻躁狂的识别困难。</p> <p> </p> <p> <strong>3.哪类“抑郁患者”可能实为“双相”</strong></p> <p>尽管存在上面提到的诊断困难,临床医生仍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临床特征,它们更常出现在最终发生躁狂/轻躁狂(转变为双相障碍诊断)的抑郁症患者中。</p> <p>具有下面这些临床特征的“抑郁症患者”,需警惕是否为潜在的“双相”:</p> <p>· 一生中首次出现抑郁发作的年龄<25岁。</p> <p>· 有双相障碍家族史。</p> <p>· 抑郁发作同时伴明显烦躁不安或易激惹。</p> <p>· 多次(如至少3-5次)抑郁复发。</p> <p>· 抗抑郁药治疗后短期内完全恢复,例如刚用上抗抑郁药2、3周,症状就完全消失了。</p> <p>· 抑郁症状不典型(如睡眠多、进食多、肢体沉重如灌铅感)。</p> <p> <img height="242" src="//image.healthjd.com/da/jfs/t1/5049/37/16894/27369/62839a37E4aed1871/22eec05092d1ced7.jpg" style="max-width: 100.0%;" width="242" /></p> <p> <strong>4.双相障碍比抑郁症更“坏”吗</strong></p> <p>好消息是,多数双相障碍和抑郁症患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疾病相关的心理教育、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达到良好的疗效,过上正常的生活。</p> <p>形象地说,双相患者病情稳定时是“好”的,但若自行停用药物,尤其是突然停药,多数患者会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疾病复发,病情不稳就“坏”了。双相障碍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科学治疗的慢性疾病,减药、停药一定要遵医嘱。</p> <p>值得注意的是,和抑郁患者相比,双相患者可能伴随更多冲动或敌对行为、吸食毒品或饮酒、及试图自残等行为表现,如有发生,应当及时就诊。同时要提醒各位双相病友,注意保持规律的睡眠和作息,避免使用酒精、兴奋剂等,都有助于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p> <p> </p> <p>双相障碍并不可怕,对疾病保有一份敬畏之心、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作息,都能在康复之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在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每年的3月30日)与大家分享此文,祝愿双相病友们能对自己和疾病多一份了解,更好的自我管理和与疾病相处,静待花开。</p>
孩子返校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长应该怎么做?<p>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疫情、宅家、网课后,孩子们终于迎来了9月新学期的返校。然而,随着复学复课,门诊青少年抑郁/焦虑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p> <p>       家长可能不经意间发现,孩子最近放学回家后不再像往常爱说话、爱出门了,好像在尽力避免需要和人交际的场合,对以前喜欢的游戏或事情也提不起兴趣了;没精神,短时间学习或活动后就很累,经常躺着懒得动;对自己没信心,感到别人都比自己强;可能还很担心各种考试和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有时甚至出现心慌、出汗、手颤、胃疼或其他身体不适的表现。看着孩子吃不下、睡不好、学习效率低、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可急坏了各位家长,可孩子就是不愿对家长吐露心声。</p> <p>       面对诊室里低沉、没生机、不愿在家长面前多说一句的少男少女,和一旁担心忧虑、急于帮忙却又束手无策的家长,我想要和家长们聊聊:</p> <p>     <strong>  对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strong></p> <p> </p> <p>1.   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困难</p> <p>       面对孩子或轻或重的情绪问题,有些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否认:“(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抑郁症,不过是学习压力大点!”“她成绩挺好的,怎么会有压力?”;或者是指责孩子“小题大做”,“本来就没什么事”。甚至有些患者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维持学业,家长还要求患者就诊后返校上学。每当听到家长在孩子面前说出这样刺耳的话语,我都会很心疼对面坐着的、情绪出了问题的孩子。</p> <p>       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孩子正在经历一段很困难的时期,他们除了要面对自身情绪、脑力、体力、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还需要面对旁人的质疑,如果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可能羞于向同学老师讲述自身状况,如果此时家长方面的沟通渠道也被关闭了,孩子就难免感到孤立无援、失望甚至绝望,而这种情况对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来说,是有很高风险的。因此,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无条件接纳,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所面对的困难,而不是否认和指责。</p> <p>       2. 成为孩子的队友,共同面对困境</p> <p>       当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了他们的困难后,家长可以主动站出来,与孩子携手共同去面对目前的困境。或许孩子是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挑战、或在学校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家长可以协助沟通或请心理医生帮忙;或许孩子的状态已经很难维持正常学习,需要与校方沟通请假休息;或许孩子目前病情严重,需要尽快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也可能,孩子对自身病情认识不足而拒绝治疗。这些,家长都可以作为孩子的队友,提供有力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一起解决问题。</p> <p>       3. 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p> <p>        从系统式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情绪问题可能只是整个家庭问题所呈现出的一个症状。例如父母过于看重成绩而忽视孩子情感需求,二胎出生后老大被忽视,父母关系不合、家庭氛围紧张,父母过于控制、严苛,家庭沟通不畅,家长酗酒或家暴等诸多常见家庭问题,都可能与孩子的情绪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青少年还可能出现刻意节食减肥、暴饮暴食的进食障碍表现,或出现偷偷使用俱乐部毒品的问题,或是习惯性抓伤或划伤自己等自残表现,家庭很难脱了干系。</p> <p>      孩子生病对家庭是个挑战,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整个家庭成长的契机。家长可以借此机会更多地了解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孩子的真实需要,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给予他们所需的支持,与孩子一同学习成长。</p> <p>       孩子可能正经历人生中第一次情绪问题,而家长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情绪问题的孩子。接纳、理解、共同面对,可以助力孩子更好地康复,也可以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的契机,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p> <p> </p>
焦虑症如何治疗?需要治疗多久?<p>       焦虑症患者应当首先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接受全面检查评估,<strong>明确当前诊断</strong>(是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或特定恐怖症如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等)<strong>及病情严重程度</strong>。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可以结合个人治疗偏好,与医生协商共同确定相应治疗方案:例如是选择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或建议二者同时进行。</p> <p> <br />        焦虑症规范化治疗有据可循,目前国内外都有相应治疗指南可供参考。焦虑症的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有些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感觉症状明显改善、就匆忙减药或停药,并不推荐此种做法。<strong>不建议在急性期治疗后很快减药或停药,足够长的维持治疗期能够更好地预防复发、长期维持病情稳定</strong>。我国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指南提示,“维持治疗8个月或更久可降低复发的危险性”,如果急性期治疗有效,推荐继续维持治疗至少1年。如果焦虑症复发过多次,一旦停药就出现病情波动,或症状长期慢性存在,则建议维持服药更长时间,长期甚至终身服药。</p> <p>        因此,焦虑症的治疗时长,既要遵循规范化的治疗指南,也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人及病情特点,精神科医生会综合上述因素给出适患者个人的建议。 如果想要减停药物,切记不能骤减骤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p> <p> </p>
服用精神药物会上瘾或有依赖性吗?<p>第一次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或家属,常有这样的疑问:一旦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会不会对药物上瘾或产生依赖性,导致以后无法停药?以至于患者不敢服用精神科药物。即使在正规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之后也按处方取了药,下次复诊时又把药物原封不动带回给医生。</p> <p>常用精神科药物中,多数药物都属于治疗性药物,本身并无所谓“成瘾性”。仅小部分具有成瘾性,常见药物例如苯二氮卓类(老百姓所说的“安定类”,常见药名中含有“唑仑”、“西泮”一类的药物)。这类药物确实需要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p> <p>部分患者治疗好转后自己停药,导致病情波动或复发,就认为是”因为药物有依赖性,一停就不好”。遇到这种情况,请您首先核对以下几个问题:</p> <ol> <li>我是否遵医嘱服用了足够的药物剂量和治疗时间?-- 足量、足疗程的治疗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如果病情还没得到有效治疗,停药当然也不会好!</li> <li>减药或停药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的吗?还是我自己决定减或停?--病情好没治好,症状持续存在,和药物成瘾/依赖性根本沾不上边啊!</li> <li>减药或停药过程是否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缓慢减药,而不是骤减骤停?-- 突然减停药物,可能造成人体内血药浓度大幅度减低,导致出现身体不适或某些症状反弹,与依赖性无关!</li> </ol> <p>因此,停药后身体不舒服或症状加重,需要首先排除治疗没有达到足够时间、是否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药/停药,或是环境与疾病有否相互作用等原因,而非简单粗暴归因于“药物成瘾导致无法停药”。</p> <p>最后,我想对患者和家属说:一段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本身也是一剂良药。祝您早日康复!</p>
服用精神类药物后不舒服,能自己停药么?<p>无论是首次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或已经持续治疗一段时间的患者,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出现身体不适、甚至难以忍受的感觉。经常在门诊遇到一些患者来复诊,称“吃了药更难受了,病情还不如没吃药的时候”。这是为什么?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其中不少患者都是在服药感到不舒服后,立刻停药所致。“药物本来是治病的,即使停了,也不该反而让症状变得更糟吧?”</p> <p>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在服药初期(通常是头几周)表现出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因其作用机制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嗜睡、困倦、头晕、头疼、走路不稳、视物模糊、便秘、口干、皮疹等。通常随着服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会逐渐减轻甚至消除。而精神科药物的起效时间通常需要 2-3 周,甚至 4-6 周或更久。儿对于部分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专业人员监测下快速将药物加至有效治疗剂量,这样相对较快的加量速度也可能导致发生不良发应。如果患者骤然停药,不仅还没等到药物起效发挥作用,还会导致体内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引发焦虑、失眠、兴奋、易激怒、头疼、身体不适等“撤药反应”,也因此导致患者出现“吃了药更难受了,病情还不如没吃药的时候”的感受。对于长期服服用较高剂量药物的患者,快速停药所致的撤药反应可能会更严重。</p> <p>因此,特别提醒各位患者及家属,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期间,请遵医嘱以小剂量缓慢起始,逐渐加量。如果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建议下决定是否调整用药,或在目前药物基础上加用对抗副作用的药物继续观察。如果短期之内不良反应严重到自身难以承受,建议可考虑酌情缓慢减量,同时尽快就诊,由专业人员判断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切忌在高剂量用药情况下骤然停药。</p>
不只是“失眠”-- 睡眠周期性波动,警惕双相障碍可能<p>       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亢奋或容易激惹、言语及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睡眠方面常见睡眠需要减少,每晚只睡3-4个小时就足够,白天仍然精神饱满。然而,<strong>有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睡眠表现为奇怪的周期性循环,</strong>却很少引起患者的重视,常导致延误就诊。</p> <p>       案例1:一位来诊的37岁女性,主要症状是“每个月有1/3时间睡不着(失眠),1/3的时间睡不醒(嗜睡),还有1/3的时间睡眠正常”。经过仔细询问,这位患者回忆起多年来在失眠期间感到情绪“亢奋”,精力充沛,做事积极,工作效率高;而嗜睡期间情绪低落、多卧床不愿出门,经常请病假休息。病情常年累月如此循环,患者却并未重视,直到患病的同事建议才得到诊疗。而这位患者当前正考虑怀孕事宜,目前却必须完成治疗后才能考虑怀孕了。如果能尽早意识到睡眠异常也需要就诊,就能更早完成治疗周期,不至于延误高龄产妇的备孕计划。    </p> <p>       <strong>案例2:</strong>另有一位25岁年轻男性,回忆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有睡眠的周期性循环,模式大致为“情绪低落(失眠)——情绪“亢奋”(睡眠正常)——情绪正常”,但并未重视,如此持续多年,直到病情加重后才就诊。</p> <p>      <strong> 案例3:</strong>一位60多岁中老年女性患者,患有双相障碍几十年,常年服用心境稳定剂,至今仍觉得自己只在春秋冬三季容易“抑郁”,而矢口否认自己有(轻)躁狂的问题。患者对于抑郁期间自己的表现能够清晰描述“起不来床,不想动,不愿说话,能连续睡几天,浑身没劲,就诊都困难”;而对于自己轻躁狂发作期间表现认为“很正常啊,挺开心的”,唯一承认的变化是“可以起得来床了,不需要睡那么多觉了”。</p> <p>       可见,上述几位双相障碍患者在病情波动时都伴有睡眠异常,<strong>然而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自身情绪变化,只注意到睡眠形式或质量的改变</strong>。对于一部分没有意识到自身(轻)躁狂表现属异常的患者,如果能因为睡眠原因及时就诊,会为及时诊疗提供宝贵机会。建议患者或家属如果发现自己或亲人有类似情况,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咨询,高度警惕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p>
“失眠”背后需留意哪些精神问题?<p>       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睡眠中的梦境还具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长期“睡眠不好”、“失眠”,会对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从而影响日常能力的一种主观体验。  </p> <p>       <strong>许多门诊患者因为“睡眠不好”来诊,认为自己“只是睡不好,开点睡眠药就行!”。然而,“睡眠不好”真的只是睡眠问题么?简单服用睡眠药是不是一定能解决问题?</strong></p> <p> </p> <p> <strong>1.失眠背后的情绪杀手</strong></p> <p>       精神科门诊的失眠患者,首先要排除失眠是否由于精神心理疾病引起。例如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是“睡眠不好”,以早醒、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等类型常见,少数不典型的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度(嗜睡),每天睡十几个小时。焦虑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噩梦等睡眠问题。其他严重精神疾病也可能以睡眠差为初始症状,或以失眠作为病情波动、疾病复发的信号。</p> <p>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常见睡眠需要减少,每天只睡3-4个小时,白天仍然精力充沛,活动增多。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睡眠表现为随着情绪的高低起伏而出现周期性循环波动,需要高度警惕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p> <p> <strong>2.失眠可能是严重精神疾病波动或复发的早期信号</strong></p> <p>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坚持服药、病情维持平稳,但某段时间可能在一些外因影响下、或者没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失眠表现,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总时长减少、夜间易醒等表现。若失眠现象持续加重,部分患者后续将出现病情波动;另有部分患者在当前失眠的背后其实已经出现少量凭空听到声音、疑心等症状,只是由于症状表现轻微或患者回避等原因(患者可能并不认为这是问题,不愿暴露自己的所听所感所想、甚至有意回避家属,也会让失眠现象看起来只是“单纯的失眠”),没能被家属发现。重点是:失眠现象往往容易被识别,并且可能是精神疾病波动或复发的早期信号,请留意并及时与专科医生沟通。</p> <p> <strong>3.影响睡眠的其他常见原因</strong></p> <p>       一些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白天睡、晚上活动,同时有明显的意识不清、注意力涣散等表现,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术后意识障碍,建议及时请精神专科医生会诊处理。另有一些患者,因睡眠不好反复就诊检查,都未发现明确原因。后经睡眠监测发现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引起失眠的原因还有多种,例如脑外伤、肿瘤、感染等损害了大脑特定部位后,都可能导致失眠;酒精或药物滥用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失眠。可见,“睡眠不好”并非真的只是睡眠问题,需要专科医生判断并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p> <p>       当然,有一类失眠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睡眠问题”。当引起失眠的各种原因都被排除或者被治愈后,仍遗留有失眠的症状,可能考虑为“原发性失眠”。除了注重睡眠卫生,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或睡眠行为治疗,辅助按摩等,提高生活质量。</p>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识别 --易发怒可能提示病情波动<p>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它导致人们的心境、精力、活动水平以及日常工作能力的异常改变。</p> <p>与我们每个人曾经历过的情绪起伏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的“心境发作”期经历着异常强烈的情绪状态:过度愉快和兴奋的状态被称作“躁狂发作”,极端低落和无望的状态被称作“抑郁发作”。兼具躁狂和抑郁症状的心境发作被称为“混合状态”。</p> <p>随着心境的改变,患者的精力、活动、睡眠以及行为也会发生极端的变化。躁狂发作患者可能出现思维联想增快、注意力涣散、计划和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及行为冲动等表现。抑郁发作患者可能表现为疲劳、“迟滞”,犹豫不决,睡眠和饮食等习惯改变,自杀想法或尝试等。</p> <p>然而,双相障碍也可能表现为不那么极端的心境波动。例如,一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会经历轻躁狂,这是躁狂的轻微形式。在轻躁狂发作中,你可能感觉良好,做事高效以及能力超强。你可能不会感觉到有任何问题,但家人和朋友可能识别出这种心境波动是疾病状态。如果没有合适的治疗,轻躁狂患者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躁狂或者抑郁。</p> <p>另有一些患者在发作期并未体验到明显的情绪高涨、兴奋和愉快感,但很容易因小事激惹,脾气比平常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例如一位中年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前来就诊,她一直服药,却发现自己最近总跟家人发脾气,因为小事责骂孩子,在外办事也容易跟人发生口角。本次就诊过程中,因为准许病假时间未达到患者要求,患者情绪激动,责骂医生,并且拉扯诊室鼠标阻止医生给其他病人看病。这位患者的表现提示她很可能正在经历病情波动。另有一位年轻女性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处于“稳定期”,要求减量药物治疗。医生评估后发现该患者语速偏快,音调偏高,仍有易激惹表现,对母亲暴躁,难以与人建立关系,故建议继续维持目前治疗剂量,暂不减量。患者顿时雷霆大发,认为今日就诊“一无所获”(其实是没有得到减药的许可)。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当周围环境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或与其愿望不符时,病情不稳的患者容易表现急躁易怒、甚至冲动行为。</p> <p>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能表现为滥用酒精和药物、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或工作中表现很差等,但人们通常很难把这些问题与严重精神疾病联系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以至部分患者平均经过 8-10 年才得到正确诊断,延误诊断而导致病情恶化。</p> <p>但好消息是: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人们患有此病也能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上述明显持续的情绪波动,应当及时到精神专科就诊咨询,进行病情评估,必要时接受治疗。如果已经明确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发现自己正经历上述情绪变化,需要警惕是否出现病情波动,应当咨询精神科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以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p>
1.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3.夫妻(或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双相障碍专业门诊及心理治疗专业门诊骨干医师。对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优化治疗、功能康复有丰富经验。曾接受中德系统式治疗、中美夫妻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IPT)等心理治疗培训。擅长联合药物及心理治疗,运用于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中。期望能运用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帮助患者和家属早日走出困境,看到前行路上的光亮。
朱玥的问诊服务
图文问诊
¥600/48小时
电话问诊
¥400
门诊加号
暂未开通
视频问诊
¥600/15分钟
朱玥的患者评价
点击查看

99%

医生好评率

回复质量

100%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100%好评
  • j***a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2024.4.23
    朱玥医生耐心的解答,让我们明确了方向。
    电话咨询
  • w***a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2024.4.9
    专业,认真,仔细
    电话咨询
  • j***v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2024.2.20
    朱医生耐心专业负责,给出的治疗方案和建议非常专业,是个值得信赖医德医术非常棒的医生!
    图文咨询

展开更多

朱玥医生的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暂无问诊记录

医生成就

99%

好评率

813

接诊人数

4小时

平均响应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朱玥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朱玥
朱玥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