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胡翠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1********181
99%
好评率
39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胡翠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9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9
/10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20
/2天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胡翠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擅长精通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病,胃肠,乳腺,甲状腺,胆囊疾病,胆管疾病,肝脏疾病及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体表肿瘤及血管肿瘤及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就职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级三甲医院),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深受好评
个人简介
本科 新乡医学院 临床医学 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外科学 现执业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住院医师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67%好评
服务态度
50%好评
回复速度
67%好评
c***1
回复质量:非常差 | 服务态度:非常差 | 回复速度:非常差
评价详情:半天不回复直接时间就到了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12-03
5***n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2-18
刹***年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5-28
梅***1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0-12-08
j***随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0-12-06
科普文章

文章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

概述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在我国南部是常见疾病。 病因 该病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道瘀滞以及胆管解剖变异等因素有关。 症状 该病患者有时可无症状,仅有轻度腹痛,伴急性胆管炎则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位于肝管汇合部结石可出现黄疸。如因感染致肝脓肿,则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治疗 在无症状、无局限性胆管扩张时可不作治疗,反复发作胆管炎的肝内胆管结石,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并发症 本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无合并胆管扩张可无症状,仅有肝区不适或轻度腹痛;如发生急性胆管炎则有腹痛、寒战、高热。 就医症状 肝区不适或轻度腹痛;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 胆道出血、血便、呕血; 肝区压痛、无症状、无局限胆管扩张的患者一般可不治疗。反复发作胆管炎,以及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主要为:取净结石、去除梗阻、通畅引流、防止复发。具体手术方法因病情特点而异。 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可在内镜下行肝内胆管取石,可一次性彻底清除肝内胆管结石,可保留正常的肝脏组织。 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往往呈节段性分布,因此肝部分切除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胆管切开取石:主要通过腹腔镜经胆道镜在直视下取出结石。一般较难取净,需机械取石联合胆道镜碎石及盐水冲洗等。术后 6 周需经胆道镜反复取石配合中药利胆排石,防止复发。 胆肠吻合术:是以往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恢复胆汁通畅的常用手术,但只在取净结石后仍不能纠正胆管狭窄,或病灶已切除但胆管需切开整形恢复胆汁流通时采用。 肝移植术:适用于全肝胆管布满结石,无法取净,肝功能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时。 结局 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可导致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未经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可引起胆管梗阻、胆道及肝脏炎症感染及继发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病情反复。 护理 并发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及胆管癌,是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叩击痛及全身感染表现。平时要规律饮食,忌暴饮暴食。忌油腻、煎炒、油炸食品。定期复查 B 超,了解肝内外胆道的代偿性扩张变化情况。必要时可用中药预防。 坚持低脂肪饮食;忌浓茶、咖啡、酒、动物内脏、肥鸭等。 多饮水、多运动。 劳逸结合,避免久坐。 一日三餐规律饮食,保证早餐摄入。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囊肿

概述 肝囊肿(liver cysts 或 hepatic cysts)是肝脏内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通常是指单纯性肝囊肿,外观呈光滑薄壁的圆形封闭结构,其内部一般充满液体。 症状 由于多数肝囊肿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无法确切统计该病的流行率,根据临床研究评估大致发病率约为 5%,其中有 10%~15% 的患者会由于出现症状而就诊。单纯性肝囊肿以 20~50 岁年龄段患者多见,男女发生比例约为1:4,该病无恶变风险,通常不会影响肝脏功能,很多肝囊肿伴随患者终生,都没有引发任何临床症状。 肝囊肿的具体致病机制未明,囊肿壁为类似胆管结构的上皮组织,但囊液基本不含胆汁成分,也不与肝内胆管系统相连。 很多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患者的肝囊肿,由于体积过大,压迫到周边组织,造成肝区隐痛,继发感染或破裂等症状。 如果发生肝囊肿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明确病情。 由于肝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因此临床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影像学检查结果,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总体健康水平和肝功能状况,以便于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未引起症状或体征的单纯性肝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随诊,长期管理即可。少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囊肿抽吸硬化处理,但临床易复发;也可进行囊肿切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短期内需定期复诊,监测手术部位的预后情况。 很多单纯性肝囊肿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是在进行体检,或其他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当肝囊肿体积不断增大,压迫周边组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用餐时很快就有饱腹感。 腹胀不适。 右上腹隐痛或钝痛。 可触及的腹部肿块。 罕见情况下可由于压迫胆管导致梗阻,出现黄疸等症状。  并发症: 当肝囊肿过大时可能会引起下列并发症,包括: 急性腹部剧痛:带蒂囊肿扭转或囊肿破裂,造成腹部剧痛。继发性感染:囊肿破裂继发感染,可出现类似于肝脓肿的症状,如腹痛和发热。如果发生肝囊肿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明确病情,根据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意愿,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建议就诊科室。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医生如何诊断肝囊肿?肝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常用于诊断肝囊肿的临床检查项目包括:病史体征:首先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查体。血常规:检查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了解是否有炎症反应,评估肝功能情况。影像学检查:这是肝囊肿最主要的诊断依据,鉴别肝脏部位出现的是囊肿还是肿瘤。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MRI)。组织活检:大型囊肿切除后,医生会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诊断依据 肝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常用于诊断肝囊肿的临床检查项目包括:病史体征:首先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查体。血常规:检查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了解是否有炎症反应,评估肝功能情况。影像学检查:这是肝囊肿最主要的诊断依据,鉴别肝脏部位出现的是囊肿还是肿瘤。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MRI)组织活检:大型囊肿切除后,医生会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常用检查 病史体征、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 诊前准备 在就诊前,建议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如既往病历、检查报告等...未引起症状或体征的单纯性肝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少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囊肿抽吸硬化处理,但常见复发;或可以施行部分囊肿切除手术[1][2][3]。 治疗方式: 定期体检 未引起症状或体征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通常不需要接受治疗。只需要在每年体检时,通过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留心观察病变部位是否出现变化。 手术治疗 少数肝囊肿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1][2][3]: 囊肿抽吸/囊内注射硬化剂(如无水酒精):适用于病变较浅表或不耐受/不愿意手术的患者。但如果囊壁较厚或囊腔体积较大时,往往无法实现彻底硬化,所以临床容易复发。 囊肿去顶术:切除部分囊壁,使囊腔与腹腔相通,术后效果良好,复发的风险也低。医生一般不会完全切除或破坏残余囊壁,以免损伤肝组织引起并发症。所以即使日后囊壁有液体分泌,都会被腹腔吸收,不会导致不良影响。 囊肿切除术:适用位于肝脏边缘或蒂状突出的囊肿,可将其全部切除。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肝囊肿患者,日常并无特殊禁忌[1][3]。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应注意[1]: 饮食清淡:饮食清淡为宜,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肝脏负荷。 避免劳累:术后短期内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待痊愈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至正常生活节奏。 伤口护理:伤口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沐浴时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留心症状:患者应留心观察自身症状,若发生腹部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复诊。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胆囊炎

基础知识 一、定义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 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 1、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 分成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2、胆囊结石分成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多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 无症状者约占所有患者的70% [1]。(推荐强度: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质量)但部分患者未来可能会出现症状。 (2)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右上腹不适或右上腹痛,其发作常与油腻饮食、高蛋白饮食有关。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胆绞痛,系由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诱发胆囊、胆道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绞痛,常在饱食或油腻饮食后发作,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如嵌顿结石因体位变动或解痉等药物解除梗阻,则绞痛即可缓解。 (3)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常伴有胆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嗳气、饭后饱胀、腹胀和恶心等症状。 2、体格检查 多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可无任何阳性体征,少数患者体格检查可发现右上腹压痛或叩痛。 3、并发症 (1)当出现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时,可出现急性胰腺炎相应的症状和体征;(3)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为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其他良性疾病压迫或炎症引起肝总管或胆总管梗阻,导致以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其表现与胆总管结石类似; (4)胆石性肠梗阻则以肠梗阻表现为主; (5)胆囊癌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黄疸、右上腹或上腹部包块,侵犯十二指肠时可引起肠梗阻等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一、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1)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可达95% 以上[2]。(推荐强度: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质量) (2)慢性胆囊炎腹部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壁厚≥3mm)、毛糙;如合并胆囊结石,则出现胆囊内强回声及后方声影;若胆囊内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后方无声影时,则常是胆囊内胆汁淤积物的影像学表现。 (3)腹部超声检查时还需注意与息肉相鉴别,若表现为胆囊内不随体位移动的与胆囊壁相连的固定强回声团且后方不伴声影时,多诊断为胆囊息肉。 (4)内镜超声(endoscopicultrasound)对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的胆囊微小结石有较高的检出率。 CT(1)CT检查能良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但不能显示x线检查阴性的结石。 (2)CT检查对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与腹部超声检查相似,但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不具优势,口服胆囊造影CT检查通过口服碘番酸等对比剂可增加胆汁和病变的密度差别,有助于诊断胆囊阴性结石和息肉样病变,但在国内开展较少[3]。 MRI (1)MRI检查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CT检查,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4-5]。 (2)在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胆囊病变不清晰时,可选用MRI检查。此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ereatography,MRCP)可发现腹部超声和CT检查不易检出的胆囊和胆总管小结石。 X线检查 普通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部分含钙较多的结石影。口服碘番酸等对比剂后行胆囊造影对胆囊结石诊断率仅为50%左右,虽有助于了解胆囊的大小和收缩功能,但目前已基本不再应用。 5、肝胆管胆囊收缩素刺激闪烁显像(eholeeystokinin choleseintigraphy,CCK-HIDA)\nCCK-HIDA是评估胆囊排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如果无结石患者CCK-HIDA检查胆囊喷射指数(\u003C35% )降低,则高度提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但国内尚未开展CCK-HIDA,缺乏相关研究结果。治疗原则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胆囊息肉

概述 胆囊是身体里帮助消化的一个囊性“口袋”,它将肝脏分泌的胆汁浓缩、储存起来,当进食后,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放到肠道。如果“口袋”的内壁长出赘生物,就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以良性病变居多。其中大部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常见的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局灶性腺肌增生等;肿瘤性息肉常见的是胆囊腺瘤,仅有少数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目前已知病因包括代谢异常、慢性炎症、胆囊腺肌增生。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大多是在体检做超声检查时发现。少数患者可表现出不典型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无需治疗。胆囊息肉患者如存在明显症状、继发急性并发症,或伴有癌变危险因素可手术切除胆囊。 症状 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中大部分患者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少部分则可能在手术中意外发现。另有少数患者可表现出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并发症: 部分非胆固醇性良性胆囊息肉,如胆囊腺瘤和腺肌增生等有癌变可能。评估胆囊息肉癌变风险的重要指标包括:息肉直径 >1 厘米;单发病变;患者年龄 >50 岁;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快速增大。 病因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代谢异常:胆囊息肉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其主要病因是胆汁中脂质代谢异常。当胆汁中各组分的平衡被打破后,胆固醇就会附着于胆囊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和黏膜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慢性炎症刺激:炎性息肉在胆囊良性息肉中居第 2 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各种炎症因子长期刺激胆囊,在慢性炎症损伤和组织修复的过程中形成了胆囊炎性息肉。 高危因素:年龄:>50 岁;性别:男性;胆结石;有烟酒嗜好;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或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摄入过多糖分、饮食缺乏维生素 C、纤维素或全谷物;慢性肝炎。 就医治疗: 出现明显的胆囊息肉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发生胆囊相关急性并发症,例如急性胆囊炎。 治疗 医生需要依据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病变大小、部位和有无伴发胆囊结石等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胆固醇性息肉的治疗: 80% 以上的胆固醇性息肉(详见“病因”版块)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复诊即可。仅在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或继发急性胆囊炎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的治疗: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的 1/3,主要包括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其中腺瘤和腺肌瘤等均有癌变可能。医生需要根据临床检测结果,评估病变的癌变可能,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存在明显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症状或单发病变直径 >1 厘米,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如果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短期快速增大,患者应尽快接受胆囊切除术。 息肉型胆囊癌的治疗: 息肉型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的 1%~10%,以腺癌多见。 此类情况属于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尽快接受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甲胎蛋白升高原因?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类的肿瘤标志物,通过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数值,其正常值的范围为0-5.8IU/ml,超过这个数值都属于甲胎蛋白偏高。 临床上主要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肝脏方面: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常出现这项指标增高,而且常是正常值的五倍或者更高的水平;也可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2、妊娠期或者胚胎因素 某些妊娠期妇女,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也会出现这项指标增高;某些胚胎性恶性肿瘤的患者,例如卵巢内胚窦瘤或者绒毛膜上皮癌,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均高于正常。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内小密度灶

肝内小低密度灶涉及的病因可能很多,主要考虑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类疾病。 良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多有脂肪肝,B 超影像学提示为局灶性低密度,提示脂肪浸润。 患者需要通过降血脂、锻炼,清淡饮食来降低病灶的发生率,可通过定期复查来明确病灶的进展。 其他患者肝内小低密度灶,考虑为血管瘤、肝囊肿、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小结节性肝硬化。需要腹部 CT 或者增强 CT 检查来明确诊断。 恶性病变:某些肝内小低密度灶考虑为恶性,患者既往多有乙肝病史,并且有多年的肝硬化、肝腹水,在此基础上产生肝细胞恶变,需要通过腹部 CT 或者增强 CT 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做到早期治疗。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腹部术后患者如何做饮食?

腹部手术后饮食需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持平衡膳食,饮食应以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新鲜蔬菜、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应戒除烟酒,不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但肝功能障碍、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应限制水、盐及蛋白等的摄取。 1、可进食的食物: 优质高蛋白:如瘦肉、蛋类、豆类、奶类等。 高维生素:补充维生素 A(动物肝脏、胡萝卜、菜花、黄花莱、白菜、无花果、大枣等)。 补充维生素 C(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 E、维生素 K。 高热量:如蜂蜜、蜂王浆等。 微量元素:如薏米、大蒜、香菇、芦笋、玉米、海藻、海带、紫菜、海鱼、蛋黄、豆类、全麦面、坚果、赤豆和动物的肝、肾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等。 新鲜蔬菜:芥蓝、包心菜、胡萝卜、萝卜、油菜、南瓜、大白菜。 易消化:如酸梅汤、鲜橘汁、果汁、姜糖水、面条汤、新鲜小米粥、杏仁露、藕粉、玉米糊、金橘饼、山渣糕等。 益气养血:如鲫鱼汤、乌鸡汤、人参茶、桂圆、银耳、甲鱼等。 2、禁忌的食物: 暴饮暴食、油腻食物、坚硬生冷食物;忌烟、酒;忌味重、过酸、过甜、过咸、过冷、过热以及含气过多食物;忌食咸鱼、熏制肉、泡咸菜、臭豆腐等烧焦、发霉、熏制食品;忌葱、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多骨剌、粗糙坚硬、粘滞不易消化(大饼、油条、油饼、炸花生、炸牛排等)及含粗纤维食物(芹菜等);有腹水后忌多盐多水食物。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浅谈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 疾病概述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胆囊腺肌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学说颇多。1960年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囊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0mm左右。 病理生理表现: 病理表现:为胆囊粘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称为罗一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类似壁间小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Jutros将之分为弥漫型、节段型与限局型三型。(1) 弥漫型。 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中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可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阴影。 (2) 节段型。 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狭窄部壁厚超过2mm,边缘不规则。 (3) 局限型。    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该型可分有内翻、外翻和中间位三种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   无特异性症状,可有腹痛及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症状。 诊断标准:    本病临床明确诊断较为困难,Raghavendra认为超声对胆囊腺肌病的诊断优于X线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显象仪分辨率的提高和超声诊断医师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国内已有许多超声诊断胆囊腺肌病的报告。   胆囊腺肌病的声象图特点: (1) 胆囊壁增厚,呈弥漫性,节段性改变或局限性改变。 (2) 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无回声暗区或回声增强区(胆固醇沉积)。   (3) 合并壁间结石和胆囊结石,可出现相应的改变。   胆囊腺肌病的CT表现:   CT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及伸入其内的多个小壁内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胆囊造影CT检查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内多发小点状造影剂充盈,与胆囊腔相通。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而罗-阿氏窦内造影剂充盈更为显著,类似“花环”样。弥漫型表现为整个胆囊壁增厚,壁内多发如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节段型表现为胆囊-节段性壁肥厚,壁内多发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胆囊腔呈节段性狭窄。如发生在胆囊颈部,则胆囊呈葫芦状或哑铃状变形。限局型表现为胆囊底部之部分胆囊壁肥厚,壁内有上述小憩室样突出。底部中心常可见脐样凹陷。 鉴别诊断:   胆囊腺肌病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慢性胆囊炎。   (2)胆囊癌。   (3) 胆囊扭曲。   (4) 先天性胆囊膈膜。   在超声检查胆囊时,如发现胆囊壁弥漫性、局限性(胆囊底部)增厚或出现环形狭窄。应想到本病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时进行口服胆囊造影,相互印证,有利提高胆囊腺肌病的诊断率。 治疗方式:   因为是良性病变,术中送冰冻病理切片化验,如为良性,结束手术。少数为恶性,需切除胆囊。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腹部术后如何快速排气?

术后患者如何排气? 1、尽早下床活动 常见方法就是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在手术 24 小时内最好是床上活动,比如伸屈腿、活动上肢,24 小时以后可以下床慢慢移动走路。 2、进食易消化食物 食物对于术后排气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吃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青菜萝卜汤,因为萝卜有助于肠道吸收蠕动促进排气。 3、物理疗法 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也有助于手术术后排气。综上所述,如果长时间还没有恢复的人,这时候就要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中药治疗或药物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明确的检查及时对症治病。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腹部术后患者如何快速恢复排气排便?

术后是否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要根据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评估,如果肛门还没有排气,暂时喝白粥,尽早下床活动,且至少保持两个小时以上,排气后可以适当喝肉粥恢复正常的排气排便后才能正常饮食。如果术后腹部有明显胀气,但不能排出,需要结合润肠通便药物及开塞露纳肛,必要时可灌肠改善症状。如果胃肠蠕动差不能有效排气者,引起术后肠梗阻的风险会相应增大。期间密切观察是否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必要时检查腹部平片加以明确及采取相应措施。

胡翠

住院医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4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胡翠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314 次
总文章 15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95 次
患者评价 390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11-29 14:57:24
胡翠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95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