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简称:北京市东城区东外医院

公立二级医院
科普文章
  •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自言自语、与‘看不见的朋友’互动的情况。这往往让家长感到困惑和担忧,担心孩子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实,这种现象在3-6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被称为‘假想朋友’现象。假想朋友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儿童处于想象力丰富、认知能力有限的阶段。他们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会将内心的想法、渴望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以下将探讨假想朋友现象的成因、表现及应对方法。一、假想朋友现象的成因1. 独生子女现象:独生子女缺乏同龄伙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在想象中创造‘朋友’来陪伴自己。2. 家庭环境:家长忙碌、缺乏陪伴、教育方式过于严厉等,容易让孩子感到不安全、不被关注,从而寻求虚拟的‘朋友’。3. 生理因素: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二、假想朋友现象的表现1. 自言自语:孩子会对自己说话,仿佛在与‘朋友’交流。2. 模仿行为:孩子会模仿‘朋友’的言行举止。3. 创造故事:孩子会编造与‘朋友’相关的故事。三、应对假想朋友现象的方法1. 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关爱,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朋友’。2. 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3. 引导孩子分清现实与想象,鼓励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4.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同性恋的认知逐渐开放,但仍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可能成为同性恋感到担忧。那么,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变化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生理、心理和家庭因素等方面,探讨同性恋的形成原因。首先,生理因素是导致同性恋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胎儿期生殖腺中男性荷尔蒙的缺乏或过多、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别特定分化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导致同性恋的发生。其次,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性取向。例如,缺乏对父亲的性别认同、母亲对其他女性的不信任、周围女性过多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同性恋倾向。此外,心理动力因素也是影响孩子性取向的因素之一。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性别固定和性别一致性等方面的发展障碍,可能导致同性恋的发生。了解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后,家长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性取向问题。如果孩子是同性恋,家长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歧视和排斥。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孩子可能成为同性恋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2.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3.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4. 如果孩子出现同性恋倾向,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 强迫症,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效果存在疑问,‘思维强迫症能治好吗’?事实上,在医学上,并没有‘思维强迫症’这一具体的疾病诊断。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反复纠结于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或者重复一些无意义的动作。这种疾病多在青少年期或儿童期发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10-15岁之间发病,而75%的患者在30岁之前发病。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改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一些日常的保养措施也对强迫症的治疗有帮助。例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此外,适当的运动和放松技巧,如瑜伽、冥想等,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总之,虽然‘思维强迫症’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过上正常的生活。

  •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常见的攻击行为包括打人、骂人、推人、抢玩具和食物等。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孩子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一种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为不利,家长必须引起重视。一、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类型1. 取乐性攻击:孩子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得心理上的快乐和愉悦。2. 报复性攻击:孩子受到别人的欺负后,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攻击他人。3. 习惯性攻击:孩子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成为一种习惯。4. 迁怒性攻击:孩子受到批评或挫折后,将怒气发泄到他人身上。5. 模仿性攻击:孩子模仿电视、电影、游戏中的暴力行为。6. 嫉妒性攻击:孩子因为嫉妒其他小朋友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二、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认知能力有限: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模仿电视、电影中的暴力行为。2. 情绪宣泄:孩子情绪低落或受到挫折时,会通过攻击性行为来宣泄情绪。3. 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如过度溺爱或严厉惩罚,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三、如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1. 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玩具等,避免过度接触电视、电影、游戏等暴力内容。2.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教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宣泄情绪。3. 提高自控力: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4. 做好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但你知道吗?除了身体上的疾病,我们的心理也可能出现问题。妄想症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一、妄想症的类型 妄想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自大妄想症、情爱妄想症和被迫害妄想症等。 1. 自大妄想症 自大妄想症的患者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地位和价值,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拥有超乎常人的才能。他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奢侈和虚荣,表现出狂热、傲慢和奢侈的行为。 2. 情爱妄想症 情爱妄想症的患者会幻想自己正在与某个人谈恋爱,或者被某个人深爱着。他们可能会对对方产生过度的依赖和幻想,甚至忽略现实中的关系,陷入虚无缥缈的情感世界。 3. 被迫害妄想症 被迫害妄想症的患者会怀疑自己受到他人的迫害和伤害,例如被人跟踪、下毒、欺骗等。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极度谨慎和防备,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 二、妄想症的诊断与治疗 妄想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他们会通过询问病史、观察行为和进行心理测试等方式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妄想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来进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调整则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刺激等。 总之,妄想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我们引起重视。了解妄想症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

  • 在医学领域,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男性在心理层面相较于女性可能存在一些差异,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疾病风险。首先,男性在心理上可能更容易隐藏情感。这可能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男性往往被期望要坚强、独立,因此在面对压力和困扰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寻求帮助。这种心理特点可能导致男性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更难以察觉和应对,从而增加了心理疾病的风险。其次,男性在心理上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外部世界,而忽视自己的内心需求。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心理压力时,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增加了心理疾病的风险。此外,男性在心理上可能更倾向于冒险和挑战,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疾病风险时,更不容易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增加了疾病的风险。针对男性心理特点,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积极的情绪:通过运动、兴趣爱好等方式,帮助男性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 学会倾听:鼓励男性与他人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3. 注重心理保健: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4.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降低疾病风险。

  • 六一儿童节,本是孩子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快乐的日子。然而,年仅6岁的小女孩琳琳(化名)却身受重伤,躺在常熟中医院ICU接受治疗。医生诊断结果显示,琳琳胸部有7根肋骨骨折,全身多处皮肤挫裂伤,令人痛心。令人震惊的是,伤害琳琳的竟是她的亲生母亲。原来,琳琳与母亲分别已有4年,这次回来后,琳琳却始终不肯叫母亲一声“妈”。这让母亲无法忍受,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尊重孩子的感受。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伤害到孩子。针对儿童心理问题,建议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此外,医院也应对儿童心理问题给予重视,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支持。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