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简称: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一、疾控中心演变过程 朝阳区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截至2002年机构改革已运行了46年。 2002年12月底,根据国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原朝阳区防疫站部分人员和职能与区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合并成立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时属差额事业单位,定编171人,其中防疫站136人,性防所5人,结防所30人 二、SARS之后 年轻的疾控中心成立不久,SARS战役紧接而来,中心虽然经受住了这一场考验,但在这场战役中暴露出了我区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化网络建设以及我区防病机构技术手段落后、队伍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2003年在抗击非典之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并逐步建立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充分说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保障工作。 三、夯实基础、加强建设、寻求支持、拓展服务 (一)队伍建设 为了加速专业技术队伍的改变,增强中心发展活力,在区人事局、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招募、引进、培养人才,并在职工中逐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的思想,使得中心的人员队伍得到了飞跃发展。 目前,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0000余平方米,属全额拨款单位,定编19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4%,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9%、本科学历占26%。正高职称占3%,副高职称7%,中级职称25%,初级职称44%。 (二)硬件建设 2003年SARS之后,区政府为中心投入400万元解决应急车辆、防护用品、消毒用具及信息采集设备等。2004年,由政府拨款345万元及中心配套共计800万元用于中心的硬件建设;2005年由区财政为中心投入716万元设备专款。硬件投入的快速增长,为中心增强科研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中心本年度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监测等方面增加了多项检测项目,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工作能力,拓展了业务范围。 (三)理念创新 1、艾滋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朝阳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处于北京市的领先地位,其“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卫生指导、社区唱戏”的模式成为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朝阳模式”。中心深入开展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使用、美沙酮替代疗法“三项工程”,在创新中不断拓展,更加深化落实了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在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针具交换工作,通过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工作积极发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志愿者,到目前为止,针具交换的回收率超过了98%。 通过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行为监测工作,目前在朝阳区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逐年上升。 同时,中心建成了艾滋病专题网站,实现了在线咨询、同志论坛、在线查询等多项功能。随着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国际搭轨的交流平台的建立,“朝阳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检验,正逐步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2、结核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重点在落实十二个分站的六项职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聘用社区督导员,建立督导化疗队伍、痰检筛查队伍和宣传教育队伍。结防工作进社区方便肺结核病人就诊和治疗。 2006年,朝阳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获得了全国先进,国际防痨专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的中国防痨模式都应该是“朝阳模式”。 3、狂犬疫苗分门诊的建立 随着北京市犬类数量的增长,疾控中心率先在北京市设立了8个正规化,标准化的狂犬疫苗门诊,为百姓提供了忠实可靠的就医保障及养犬防病知识,在方便了患者就医的同时也为规范北京市犬苗接种工作开创了先河。 4、内引外联 先后有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先后落户。并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国际企业预防艾滋病联合会(GB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开放社会研究所(OSI)、比尔 盖茨基金会、中国CDC病毒所、中国CDC性艾中心、全球基金等多国NGO建立项目合作关系。 中心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常年专业技术顾问,并成为六所大学的实习基地。通过把国内外优秀专家教授的成功经验、成型工作方法与朝阳区的丰富的现场资源结合,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 5、营造中心文化 为支持中心开展有效的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会生活中心本着群众自身管理原则,聘请心理学老师,与职工定期谈心,减轻压力, 并先后组建了羽毛球、足球、秧歌、强音合唱队等,扶持业余与专业相结合,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心特色的文体活动。 6、数字化CDC 中心的OA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内部局域网通过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无纸化、数字化办公。 (四)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应急工作,强化队伍的建设,以培训为切入点,对CDC全体业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急理念和专业应急知识技能培训。以实用有效为原则,通过不断的应急培训、演练、实战,以确立符合区情的实用高效的应急机制。以防病网络为依托,强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应急处理队伍。应急设备配备了充足的防护、消毒装备。以保证急需时能及时供应。并储备了一定量的SARS及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试剂,现场调查所需防护设备、采样设备,信息处理设备。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朝阳区疾控中心聘请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的专家、教授亲临讲课。 (五)五大卫生 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不断拓展业务水平及业务工作量。 (六)提升科研水平 中心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研理念,科研能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北京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疾控中心应定位为全区的“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监测中心、培训中心”,并不断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从而全面统筹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成立至今,疾控中心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努力体现反应灵敏、出动及时,方法科学、措施得当,数据准确、信息畅通,协调网底、保障有力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作为全区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全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全区公共卫生监测中心的特点, 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卫生保障,受到了各级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及社会的肯定。 朝阳区疾控中心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兢兢业业的开展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经过两年多发展的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焕然一新,随着先进仪器的进一步配置,高级人才的不断引进,我们将努力构建文化型CDC、学习型CDC、数字化CDC、网络化CDC,从而全面提升中心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必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卫生防病机构,开创朝阳区卫生防病工作的崭新局面,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朝阳区的公共卫生防病事业做出贡献。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25号
010-64212461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吴钶
吴钶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成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咨询;儿童,成人各类疫苗接种咨询指引服务;疟疾,登革热,寄生虫病防治咨询,出国旅行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王丽娟
王丽娟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艾滋病防治,恐艾心理问题咨询
患者评价
  • *金凤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静怡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虹霓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亮杰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睿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芝源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志远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丽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有温度的一次咨询,非常感谢。
    图文问诊
  • *昱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四川省报告的 1 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已送医,专家评估传播风险极低。该患者为男性,55 岁,现居住四川巴中市巴州区。6 月 30 日出现发热症状,四川省疾控中心对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为 H5N6 病毒阳性。

    大家对常见的禽流感病毒如 H5N1,H7N9,听说的比较多,这些病毒型别是如何划分的呢?

    禽流感病毒并不是单独的病原学分类,它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因禽类对它更易感,所以称为禽流感病毒。而流感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型,近年来才发现丁型。其中甲型容易引起流行,大家熟悉的 2009 年发生的甲流,就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型流感病毒的 H 和 N 又分别代表了什么呢?其实是病毒表面的两种成分,H 代表血凝素,N 代表神经氨酸酶。截至目前,已发现 H 抗原有 18 种,N 抗原有 11 种,按照排列组合的原则,理论上有 198 种甲型流感病毒,但实际上有些组合并不存在。

    既然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病并不易感,为什么会有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呢?

    截至目前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感染者在患病前一周会有禽类的接触史。目前认为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二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不解之谜。

    2009 年 1 月 6 日,北京市报告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患者黄某某,女,19 岁,2008 年 12 月 24 日发病,2009 年 1 月 5 日死亡。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生前和父亲一起居住,病前接受舅舅给予的三只鸭子,由父亲进行宰杀、拔毛、切割,最后由女孩炖熟后与父亲一起食用。实际上,从与鸭子接触的密切程度来说,父亲远远高于女儿,但最终父亲没有患病。

    女孩患病后由父亲照顾,也没有发生父女间的传播。

    关于女儿没有传染给父亲这一点比较好解释,因为人本身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所以人间病例的出现只是偶发现象。截至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禽流感可以发生人际间传播。但这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因为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如果变异以后适合人体的生存环境,也有人际传播的可能。

    但对于密接接触的父亲没感染这一点,比较令人费解。截至目前还没有关于禽流感病毒易感性的基因学研究结果,但人们推测可能存在基因易感性的差异。包括上述疫情中鸭子的售卖者,其实也与鸭子有过密切接触,但也没有发病。

    如何预防禽流感呢?

    • 普通人尽可能减少与禽类及野生动物的不必要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 不食用未熟的禽肉及蛋类,不食用病死禽。
    • 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 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禽类或野生动物者,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接触后,应及时洗手或洗澡。
    • 禽类养殖人员应按照要求对禽类进行免疫接种。

  • 7月6日,江西上饶吴村镇塘边村105岁老人祝水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吴村镇卫生院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这可能是目前国内新冠疫苗年龄最大的受种者了。
     
    关于接种新冠疫苗的年龄问题,很多人可能对最早限定的年龄范围印象深刻,因为在疫苗开始接种之初,由于缺少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临床试验数据,所以本着安全性的原则,疫苗接种的年龄范围限定在18~59岁人群。

    随着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完善,防控工作的需要,以及疫苗供应量的不断增加,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也在逐渐扩大。在2020年12月30日和2021年2月25日,国药中生两款获批的灭活疫苗,在获批时适应的年龄段都是18岁及以上人群,也就是说60岁及以上人群已经可以使用。这从新旧两版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上也可以看到年龄范围的变化情况(黄色内容为旧版,粉色内容为新版)。

    而实际上,在今年6月初,国家已经批准科兴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及以上。这就意味着,3到17岁儿童青少年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至此新冠疫苗接种的年龄范围限定为3岁及以上人群。只是目前,3到17岁群体还没有大规模接种,相信不久,有关部门就会组织适龄儿童青少年接种。

    此前就曾分析过,站在群体免疫的角度,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14.1178亿人口,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18%,15到59岁人口占63%,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要想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国内将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扩展到3岁及以上人群是在安全前提下的科学防控之举,但最终能否真正构筑起群体免疫屏障,需要适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的情况下,能接种的人都尽量接种,这既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也是对社会防控做贡献。

    期待通过群体疫苗接种,尽快构筑有效的免疫屏障,让大家尽早回归到疫情前的生活,缓解大家的身心压力。

  • 据北青网消息,印度各地通报有更多儿童在感染新冠并痊愈后,出现被称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罕见并发症。
     
    儿童炎症综合征是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简称,一般是指儿童多系统炎症造成的一系列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有持续发热,还伴有低血压、低灌注,包括多器官的受累损伤,像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肾脏、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神经系统,都可能因炎症而出现受累的情况,化验检查也会有炎性指标的异常升高。
     
    据报道,“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一般在新冠患者痊愈后四至六周出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至今已通报有4000多起这样的病例,印度目前尚无统计。
     
    听闻此消息,家长们不免心中一紧。目前国内疫情趋稳,儿童和家长对疫情防控有所放松警惕,有些儿童佩戴口罩的状况有所松懈。但国外儿童发病后罕见并发症的发生再次给家长敲醒了警钟,我们该如何有效避免儿童感染,以防止儿童罕见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此前国家已经批准科兴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以上,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始对3到18岁群体开始接种。所以对于儿童来说,目前还不能通过疫苗接种来建立有效的保护。

     
    没有疫苗,我们如何保护儿童免受感染?儿童处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集体环境中,一旦群体中有病例发生,特别容易造成疫情扩散,波及周围的儿童,所以预防儿童感染至关重要。

    现有状况下,要想有效预防儿童感染,有几个措施特别重要。一是儿童周围的成年人如果不存在接种禁忌,能接种疫苗者尽量接种,通过周围人群接种疫苗间接为儿童建立免疫屏障。类似于在易感儿童周围,建立一道屏障墙。

     
    另外一个是坚持常规有效的日常预防措施。戴口罩是其中有效简单的方式。当前状况下,家长还是要叮嘱孩子,一定要坚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环境中。其次就是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行为习惯。我们知道,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但是会通过手部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揉眼睛或者鼻子,通过粘膜感染。

  • 最近,几内亚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它与目前世界范围流行的新冠疫情相比,哪个危害更严重呢?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实,埃博拉出血热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早在1976年,疫情曾发生于现在的南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后者暴发的地点位于埃博拉河附近,因此命名为埃博拉出血热。近几年,疫情在非洲地区始终存在局部流行或暴发,并曾在2014年—2016年传至欧美国家。
     
    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埃博拉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
     
    目前已经确认的埃博拉病毒有六个型别,分别是: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邦巴里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以外,其余五型均可导致人发病。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出血和发热。典型病例起病急,出现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几天内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
     
    目前该病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后主要是对症治疗,平均病死率高达50%。所以做好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
     
    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认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而对于埃博拉病毒来说,人类普遍易感。
     
    从预防上来说,病人要进行隔离治疗。人们在接触病人和来自疫区的灵长类动物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而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有比较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
     
    与新冠比较起来,就病毒的抵抗力来说,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抵抗力相对更强。
     
    从疾病的病死率来说,埃博拉出血热平均高达50%的病死率远远高于新冠的病死率。但是,评价疾病严重性的指标,还有可能感染人群的数量。
     
    目前看来,埃博拉疫情还局限于非洲的某些地区。但是交通如此发达,有人形容说“埃博拉距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所以,希望几内亚能尽早控制疫情,避免埃博拉病毒波及更大的范围。

     

  •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谈到:“为什么我国的疫苗研发看起来比较慢,因为在中国由于防控有效,我们没有办法在中国做第三期临床试验,因为没有病人了。”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凡尔赛”,都在为我国防控措施取得的成效感到骄傲。但同时有一个观点需要澄清,有人认为“没有病人就没有试验对象了”,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受试者应该是健康人群,那为什么没有病人就做不了三期试验呢?
     
    先给大家简单解释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一期试验主要是通过向志愿人群接种疫苗,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因为安全性是疫苗能够继续使用的大前提,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疫苗的有效性。二期临床试验主要是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就是评估接种疫苗后是否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使接种者获得免疫保护力;三期试验主要是观察疫情发生情况下,疫苗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患病率的差异,评价疫苗对接种人群的保护效果。因为我们知道,接种疫苗后即便产生抗体,可能也不一定就具有保护效果,所以需要在自然病毒暴露的情况下,来评估疫苗接种的实际保护效果。而三期临床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才是疫苗批准上市的科学依据。

    第三期临床试验具体怎么做,比如在疫情流行地区,同一个区域内接种疫苗组和非接种疫苗组,面临同样的被感染风险,观察期内疫苗接种组的被感染人数如果显著低于非疫苗接种组的人数,才能证明疫苗可能是有效的。因此,如果没有病人,也就没有病毒流行的条件,缺少了接种组和非接种组自然暴露的机会,也没办法通过比较发病率证明疫苗的有效性。

  • 今天是3月24日,也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对于结核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人体除毛发和指甲外均可感染发病。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呢?因为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并不一定会发病。据估计,人群感染结核菌的比例不低三分之一。而感染者中只有大约5%-10%的人可能发生结核病。结核杆菌的免疫特性决定,个体一旦感染结核菌,基本不能将其彻底清除,而处于终身携带的状态。结核菌感染部位的微病灶内以及巨噬细胞内会持续存在休眠结核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可能会引发结核病。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艾滋病人容易发生结核病了。
     
    我们都知道每个新生儿会在出生后接种卡介苗,也就是预防结核的疫苗,但是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接种过卡介苗的人,有些还是会发生结核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先来了解一下卡介苗,它是由一种活的减毒牛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菌苗,原理是用人工的方法使未受结核菌感染的新生儿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当再次自然感染结核菌时,可使体内多数结核菌被杀死而起到预防作用。但前已述及,人一旦感染结核杆菌,就不能彻底清除,因此仍有少数结核菌可在体内长期潜伏。而卡介苗接种的目的主要是对抗一次大量结核杆菌入体,以便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等重症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的保护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原来残留在体内的结核菌或再次感染大量毒力较强的结核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结核病,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还有可能得结核。
     
    为了预防和减少结核病,提醒大家平时应尽量少去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场所。此外,佩戴口罩除了可以预防新冠以外,同样可以有效预防结核菌感染,因为二者都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平日加强居室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养成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掩住口鼻的好习惯。还要注意生活作息规律,合理膳食,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 针对腰椎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的手术有很多种。如果患者年纪较小,同时腰椎盘突出时间较短,建议选择微创手术。通过内镜直接把它取出来,正常情况下可以缓解病情。如果患者年纪较大,同时腰椎盘突出时间较长,腰椎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单纯摘除腰椎间盘的手术是不可行的,建议患者做内固定融合手术。

  • 半月板损伤多久能愈合上下楼要看损伤程度。一般来说程度小的没有明显移位的撕裂,保守治疗有可能能成功,而比较大的有移位的撕裂,或者说有比较特殊的放射性的撕裂、除了半月板撕裂还合并有韧带的撕裂,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小小撕裂,而且没有明显的撕裂就可以保守治疗。能不能上下楼要看愈合的程度。判断愈合的程度看症状,疼痛是否消失减退,用核磁共振看半月板是否有一定程度的愈合。

  • 唯一能够感染上新冠的,可能就是在出租车上,可是就算在出租车上,本人包括出租车司机也是大家都是全程戴口罩,全程都没有摘过口罩。具体是怎么感染上,真的有点防不胜防。具体如下:那一天是在12月1号下午3点多,早上测了核酸,下午3点多单位的疾控科给我电话,说核酸检测混管阳性了。马上社区的大白就过来复查抗原,再做了一个鼻咽拭子的核酸。因为早上查了核酸已经是阳性,再做了抗原也是阳性,基本上90%估计都是新冠阳性了。此时,个人马上自己科里的单间隔离起来,隔离起来等待复查核酸的结果。大概是3个多小时之后核酸结果复查出来还是阳性,此时就服从疾控的安排,等待转运车,转运到方仓去集中隔离。

  • 细菌感染引发的荨麻疹称为感染相关的荨麻疹。在临床上碰到细菌感染引起荨麻疹的患者,普通的抗过敏药物对此类患者的效率不好。普通荨麻疹患者,服用开瑞坦或者咪唑斯叮,很快就能够好转。但是,患有感染相关的荨麻疹的患者朋友,吃抗过敏药是没有好转的,而且会伴发着发烧等伴一系列症状。病人会发烧、乏力和起疹子,超过24小时后会留下色素印。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