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太原市黄寨精神病医院

太原市黄寨精神病医院

简称:

非公立 二级医院
医院介绍

太原市黄寨精神病医院(太原安宁医院)位于太原市阳曲县黄泥公路18号,创办于1985年,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是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卫健委直管的一所民办非企业、二级甲等、“AAA(甲)”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山西省、太原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及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定点医院。医院曾先后被授予或评为:全国诚信医院联盟单位、太原市卫生局“群众满意医院”、太原市总工会“四星级基层工会”、中华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太原市价格诚信医院“A级单位”、太原市委组织部“双强六好”市级示范党组织、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以及五星平安医院等荣誉。医院开放床位500余张,现有员工23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175人。医院主要开展各类精神疾病、心理行为问题、睡眠障碍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在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的同时,针对住院患者特点,医院汇聚省内优秀医疗资源,致力于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多学科联合会诊”“突出康复管理体系”的诊疗理念和新模式,百姓的价格,专家的服务,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赞誉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医院全院职工始终围绕“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宗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认真落实“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各项制度,努力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由13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支队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也展示了黄精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历经三十八年的风雨兼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长足发展和质的飞跃,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区域知名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我们将不断夯实内涵、提升品牌,形成“博学、仁爱、求精、创新”的良好医院文化氛围。大力推进对外交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及合作项目的广度与深度,秉承“做大规模,做强内涵,做精管理”和“人才立院、科技兴院、文化塑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为精神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泥公路18号
0351-5583058;0351-5592777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郭晋政
郭晋政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的诊治
患者评价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与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理念不一样。这是因为成人急性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比例和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一样有关。
     
    1、慢性化比例: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高达55%-85%;而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5%,绝大多数能够转阴。
     
    2、抗病毒治疗效果:丙型肝炎采用目前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后绝大多数能够清除病毒达到治愈;而慢性乙型肝炎目前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仅有部分能够达到治愈。
     
    因此,对于成人急性乙型肝炎不必积极抗病毒治疗;而对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处理。但针对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何时开始抗病毒治疗,目前存在不同观点:1、一种观点认为,若伴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不论有无其他临床症状,都建议抗病毒治疗;2、另一种观点认为,可每月复查1次HCV RNA,持续3月HCV RNA阳性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具体情况可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或门诊就诊。

  • 来源:丁荣晶教授团队 北医人民心脏康复公众号


     根据2020年ACC.20/WCC的研究,对于一些心肌梗死(MI)幸存者来说,精神压力——相对于身体压力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强的引起心肌梗死复发或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子。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是否与心肌梗死幸存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以及这种压力测试与传统运动带来的压力有何不同。研究参与者中包括306名年龄在61岁或以下(平均年龄在50岁,从22- 61岁不等)的成年人,其中65%为非洲裔美国人,50%为女性。

    所有的参与者均接受了两种类型的压力测试:一种是心理压力测试,即即兴带有感情色彩的演讲;另一种是传统的压力测试,使用药物或运动负荷试验。主要终点随访中位数为3年,终点指标包括再发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通过独立的医疗记录核查和死亡记录来判定。压力测试中的心肌缺血判定通过心脏核磁扫描进行评估。

    总体而言,16%的患者出现了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35%的患者出现了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这表明传统的运动或药物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更为常见。经过3年的随访,10%的患者(28例)再次发生了心肌梗死,2例死于心脏相关问题。

    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在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中是无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的2倍多,分别为10例(20%)和20例(8%)。即使在调整了临床危险因素和抑郁症状之后,急性精神压力与心肌梗死或死亡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相比之下,传统的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与主要终点无显著相关性。


       “在我们的研究中,由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一个比传统压力测试更好的风险指标,”首席研究员Viola Vaccarino医学博士说。

    Vaccarino解释说,“这是在相对年轻的MI幸存者中进行的唯一同类研究。“这些数据指出心理压力对心脏和心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证据证明心理压力是如何影响治疗结果的。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并没有具体提到心理压力。”

    研究还发现,精神应激和传统应激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这表明了它们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的。事实也说明,与身体压力应激相比,由情绪引起的压力应激对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独特的机制,”Vaccarino说。


    参考链接: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articles/2020/03/18/15/42/can-stress-trigger-a-second-mi-yes-new-research-suggests-acc-2020


    翻 译 | 范晓绵

    校 正 | 丁荣晶





  • 原创作者:范书英 京东健康 心脏中心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

    心衰患者明确诊断时常常已接近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治疗依从性差、预后更差,这一情况在年轻的心衰患者更是明显。慢性心衰死亡率堪比恶性肿瘤,心功能三级的五年死亡率达50%,心功能四级的一年死亡率高达60-70%。因此早期识别心衰,尽早治疗,增强患者对心衰治疗的依从性,延缓心衰持续进展显得格外重要。

    基层医生因为工作在抗击心衰的第一线,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病人,因此其在心衰接诊过程地位尤为重要。心衰诊治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如何早期发现心衰,二是如何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以下就这两点分别叙述基层医生在诊治心衰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1. 早期发现心衰:

    早期发现心衰是延缓心脏重构,改善预后的最佳手段,对心衰而言,时间就是心肌。问题是怎么做到“早期发现”?

    1. 1 重视不典型症状

    心脏强大的代偿能力使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存在较为明显的心脏结构异常,但心脏功能尚能维持,因此症状并不明显;而缺乏明显的症状使得早期发现心衰变得极为困难,年轻人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医者也容易被年龄欺骗,时不时会将年轻和健康划等号,尤其是当心衰症状不够典型时,容易将症状归结于常见病,而忽略其它重要线索,丧失早期发现心衰的机会,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因此,早期发现心衰首先要重视心衰的不典型症状,对青年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时更要引起重视。

    典型的心衰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因典型心衰症状来就诊的患者很容易正确诊断,但典型症状出现时病情常常已经比较严重。若能对心衰早期的一些不典型症状提高警惕,则有可能早期发现心衰。

    工作中发现容易导致心衰漏诊的常见症状之一是咳嗽。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的心源性咳嗽比比皆是,有时误诊时长达数年左右。

    56岁的孙先生是一位公交司机,咳嗽反复发作1年之久,始终被认为是呼吸道感染,间断应用抗生素和中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后来发现是无症状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衰所致。

    72岁的陈先生在京城飘柳絮的季节开始咳嗽,被认为是过敏性咳嗽,甚至南下广州躲避柳絮,但咳嗽越发严重,最后发现病因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肥大、心衰。

    35岁的乔先生也一直被诊断呼吸道感染,因为第一时间没有怀疑到心衰以至于胸片提示的心胸比例增大这么重要的诊断线索都被轻易忽略,直到出现典型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才明确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衰。不幸的是短短5年就已经发展到了等待移植的地步。倘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虽然咳嗽常见于呼吸科疾病,但不得不说咳嗽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尤其对因反复咳嗽来就诊的患者要仔细甄别,不要只想到呼吸科疾病,还要想到咳嗽另一个原因是心衰。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咳嗽多与运动无关,与体位无关,这一点不同于心源性咳嗽,后者通常与运动有关,劳累后加重;与体位有关,夜间咳嗽较日间多见,夜间平卧时易发咳嗽,坐起后减轻。

    咳嗽的症状看似简单,但背后原因不简单,任何能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咳嗽,炎症、过敏、心衰都可以。因此探究咳嗽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以症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核心进行推理分析才能在纷繁的临床表现中抓住关键信息,推到出症状背后的病因。

    除了咳嗽以外,另一个容易导致心衰漏诊的常见症状之一是乏力,这一点也很容易被忽视。64岁的孔先生酷爱游泳,有段时间游泳时老觉得乏力,接诊医师因觉得他生活方式良好,又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脏病危险因素,未能意识到乏力可能是早期心衰的表现,导致诊断推后数年之久,明确诊断为扩张性心肌时心脏扩大、心衰已经非常明显。

    由上可见,当遇到反复发作的咳嗽和乏力等不典型症状时,要敢于临床怀疑,有了临床怀疑才有可能去寻找临床证据,走向正确诊断的路径。对症状来源的病因学思考、必要的查体和对异常检查结果的警惕是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的基础。

    1.2.重视心脏重构筛查

    心脏结构异常总是先于心脏功能异常,心衰症状出现前一定先有结构异常,对重点人群进行心脏重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衰。

    心血管高风险评估中高危的患者都是左室重构的易患群体,因此要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存在多项危险因素比如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久坐、抽烟、饮酒、习惯性熬夜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重视左室重构的筛查。心血管风险越高,筛查的必要性越强,避免进展到终末期才被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病程在10年以上者更要提高警惕,因其容易发生糖尿病心肌病或者缺血性心肌病,但由于缺乏明显的症状常常被漏诊和误诊。

    心脏重构筛查手段包括查体、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视、触、叩、听能判断是否存在抬举样心尖波动、心界扩大、异常心音、心率和心律、病理性杂音等可能提示左室重构的征象,但查体不够敏感,其在诊断左室重构中的地位常常被忽略。

    心电图操作简单易行,从中可以直接发现心脏重构的征象比如心室肥厚、心房扩大表现,也可以间接推断左室重构可能性,因为心电图可以发现明显的心率和心律失常以及陈旧心肌梗死,而陈旧心肌梗死是引发心脏重构的重要病因,明显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是引发心动过速心肌病的重要病因。但心电图在左室重构中的诊断价值同样被低估,因心电图解读的复杂性也容易被忽视。

    心脏彩超是应用最广泛的筛查左室重构的方法,也是最佳方法,较查体较心电图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展示各心腔大小、瓣膜流速及有无反流、反流量大小、室壁的运动、心脏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和下腔静脉宽度等,用于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明确左室重构的严重程度。但基层医生在解读心脏彩超时存在着误区,常常拘泥于数字本身的异常而忽略数字间的关联,而数字之间的因果关联才是正确解读的关键,只有明白各数字之间的因果关联,才能从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病理生理过程理解这些数字,才能对心脏彩超有更清楚的认识和解读。

    由上可见,基层医生在门诊工作中要重视非典型症状、重视左室重构的筛查、更要学会解读心电图和心超结果才能早期发现心衰。

    2.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查的主要原因在于疗效欠佳,前面提到的35岁乔姓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标准抗心衰治疗一个月后因效果不佳自行停药,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心功能NYHA分级从2级发展到了4级,因此必须重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就要提升治疗效果。

    治疗心衰的药物有两大类,一是利尿剂,二是神经内分泌活性拮抗剂。标准的“金三角”抗心衰方案主要是神经内分泌活性拮抗剂,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左室重构从根本上改善心脏功能。而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主要是利尿剂。两者在起效时间上存在明显区别:神经内分泌激活剂不能即刻起效,要等待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较明显效果,而利尿剂起效迅速,缓解症状效果明显。

    心衰治疗过程中,基层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两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使用不足,导致疗效不佳,病人依从性下降。

    2.1利尿剂剂量不足

    容量管理对心衰患者至关重要。心衰病人对容量耐受能力很低,没有心脏结构异常的人尚且在容量管理不善的时候(比如短期内大量输液)发生心衰,更何况已经有心衰的病人。但由于对利尿剂副作用的担心,基层医生在用利尿剂时剂量一般偏小,导致容量蓄积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因而心衰症状缓解不明显,同时也使得神经内分泌激活剂的剂量难以上调。

    用好利尿剂要做到:一嘱咐患者控制入量和出量,每日记录出入量,监测体重,力求达到负平衡,保证24小时出量比入量多出1000-2000ml,若不能达到负平衡或负平衡程度不够,则要寻找原因:是因入量过多还是因利尿剂量不足,避免容量蓄积进一步加重;二要注意离子补充,尤其钾离子补充,补充量大小取决于利尿剂剂量、负平衡程度和患者肾功能状况,根据情况不同做出相应调整;三要注意监测,第一次应用利尿剂,用药3-5天要监测肾功和离子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优化治疗方案;四要进行必要的宣教,告知患者利尿剂的作用,在水肿加重体重增加时适当增加剂量,并及时就诊以减少急性心衰发作。

    2.2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剂量不足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导致左室重构进的基础,只有阻断其过度激活才能获益,获益的程度与被阻断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抗心衰方案中不仅要有神经内分泌激活剂,还要追求足量。要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一般2-4周调整一次,若调整条件不具备,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心中要有这根弦,不能长期给予低剂量。基层医生治疗的大多数心衰患者常常由于未能足量使用神经内分泌激活剂或者加量时间过长导致左室重构改善不明显,疗效和预后自然欠佳。

    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将药物剂量加到足量,加量过程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因为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也是机体为应对疾病所做出的自然反应,是维持血压和心率保证重要脏器血液供应的手段,加量会对血压、肾功能和电解质产生影响。加量的过程不仅脑子要有“弦”,心中也有有“底”,增减药量是个细致活儿,对基层医生是个挑战,不能只考虑安全性而无视加量机会,也不能只想加量而遑论安全性。临床实践中,既不能在条件不具备时盲目加量,也不要因恐惧加量的不良反应而选择低剂量治疗。要创造加量条件、在条件许可时及时加量、加量后做好随访和监测,这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及时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造成不可逆损伤,也避免因由此带来的恐慌。对于难以加到足量的患者也要尽可能将药物加至最大可耐受剂量以改善预后。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一旦出现通常意味着左室重构已经比较明显,而左室重构过程一旦启动,几乎没有任何措施能完全阻断这一过程,所有的治疗都不过是延缓其进程而已。作为心衰诊治中的一线人员,基层医生要注意从早期发现和治疗足量上下功夫,以促使病情稳定,减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正确的疾病知识对疾病康复很重要,不要被各种产品的广告继续欺骗下去,这里是医生传递正确医疗知识的「健康大讲堂」。

     

    在疾病的康复期中,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正确的医学常识非常重要。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很多的广告式或者似是而非的“伪常识”。

     

    今天就让健康大讲堂来举例进行伪常识矫正。

     

     

    伪常识矫正1: 红色食物补血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吃什么补什么。并且这句话经常被应用于女性生理期,尤其生理期容易贫血,引发气血不足,因此商家开始极力推广红糖、红枣等养生产品,美其名曰:补血!

     

    实际上,女性在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才应该补铁,而生理期确实会加重缺铁性贫血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在经期补铁。

     

    再来说说红糖水这一常见法宝。事实上,红糖中九成以上都是糖分,而剩下的部分是由微量元素组成,铁的含量微乎其微,并不能起到补血的效果。

     

     

    因此,红色食物补血这句话,并无医学依据。

     

    疾病康复期间,应该如何安排饮食结构,还应该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并简单了解其背后的原理。不入坑、不盲从。

     

     

    伪常识矫正2: 肝脏在23点-1点要排毒

     

    这句话充斥在各个媒体平台、公众号已久。

     

     

    实际上,肝脏的排毒工作24小时一直在持续,而23点-1点的时间表,出自中医理论。中医认为,23点之后经络中气血循运行到胆经,1点循行到肝经,二肝胆又互为表里,此时如若充分睡眠,能保证肝胆排毒通畅,所以为最佳排毒期。

     

    然而,西医并无此理论。

     

     

    伪常识矫正3: 适量饮用红酒对身体有益

     

    事实上,早在2018年《柳叶刀》杂志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喝酒没有安全值!红酒即便是存在有益成分,但其同样也含有酒精。

     

     

    所谓的喝红酒对血管有益,一般指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对血管的保养作用。然而,红酒中所含的白藜芦醇量非常少,根本起不到如此神奇的效果。

     

    至于助眠性,更是离不开酒精的功效。红酒、白酒还是啤酒,并无多大区别,并且其机理也简单至极,酒精在进入机体后能抑制大脑运转,自然可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 现在尿结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患上了尿结石,那么为什么会患尿结石呢?尿结石的病因很多样,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因为日常饮水少,高蛋白高钙的摄取量大,在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B,包括气候和生活环境也息息相关,如日照时间长而引起人体通过排汗呼吸而失去大量的水分,而促进的钙的吸收也会导致尿结石。如果发现尿结石应该尽早去就医避免耽误最佳时间,那么尿结石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尿结石的早期症状呢?

     

    尿结石的早期症状

    1. 出现尿路感染,发生尿痛尿频尿急的症状伴随发烧和白细胞增多腰痛的情况。

     

    2. 出现间歇性的腰腹痛,由于结石而引起梗阻的情况,在腰腹一侧,特别是在干活搬重物时会发作或加重,如结石堵尿路更会引起肾绞痛的情况。

     

    3. 出现无尿和肾积水的状况。

     

    4. 有患者也出现了排石的症状,有小部分患者在疼痛血尿时排出砂石的情况

     

    5. 有患者出现血尿的症状,更多的是在肾绞痛发生时,在体力劳动后会更加重这一症状。

    尿结石的预防

    1. 保证足够的饮水量,确保每日的饮水量能达到2L以上,多喝水是预防结石最简单的方式,结石患者应该多喝水形成更多的尿液,可以加速减少结晶物质的形成。

     

    2. 保持心情愉悦。

     

    3. 保持足够的运动,并且多进行跳跃活动。

     

    4.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和粗食纤维。特别是减少浓茶、菠菜、番茄、花生、杏仁、大黄等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

     

    5. 减少嘌呤物质的摄取。

     

    6. 少喝酒少抽烟,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

     

     

     

    以上就是尿结石的早期症状及其预防,大家在得知自己患尿结石以后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不可拖着不管或者不当回事,避免在以后转化为严重情况时悔之晚矣,所以大家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并且经常做体检,以免延误病情,而尿结石康复的患者,为避免二次复发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卫生护理,在饮食和生活习惯着手,根据自己尿结石的病因及各种情况而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阻断尿结石的发展。现在大家了解了吗?

     

  • 宫颈癌疫苗也就是指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有过性生活这种疫苗通常是有用的。注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主要是预防因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宫颈癌以及阴茎癌等疾病,年龄越小接种效果会越好,通常不受是否有性生活的限制。一般只要在注射疫苗之前没有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注射这种疫苗对于有过性生活的人群来说同样有效。

    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通过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达到预防作用,一般不管几价疫苗都能够达到一级预防效果,但如果能早接种要尽早接种,效果会比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并不代表能100%预防病毒传播,在接种后也要保持良好的性行为,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做宫颈癌筛查,确保自己健康,如果身体有异常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  晚上12点睡觉好,还是10点睡觉好?

    现在终于有了权威答案,这可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心脏健康。

    先说说调查结果,晚上10点~11点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半夜12点或更晚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下面是一组数据:半夜12点或更晚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25%;晚上11点~12点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12%;晚上10点前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12%。

    睡得太早也不行?当然,早点睡总比熬夜强。因为熬夜还会增加患癌风险!其实,也不是天天都要在10~11点之间睡觉。偶尔、短期、有特殊原因,睡得早一点或晚一点,问题也不大。这份调查结果是2021年11月,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选取了8.8万人其中女性占58%,平均61岁,平均跟踪时间是5.7年。

    祝愿每一位朋友都有一个完美的睡眠。

     

     

  •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一、哪些原因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1.病毒感染: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2.细菌感染: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见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3.其他因素: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二、上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传播途径分为以下两种:

     

    呼吸道传播: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从人的鼻腔、咽喉、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疾病,其中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形式。


    经口传播:手接触含病原体的物体后引起的疾病,应注意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环境后。

     

     

    二、上呼吸道感染多好发于哪些人?

     

    1.儿童:儿童机体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呼吸道防御能力弱,故易受感染。

     

    2.年老体弱者:老年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就容易侵入机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既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患者朋友认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其实不然。血压降得太快、太低,反而会严重影响人体重要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容易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

    血压控制过低,容易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一些高龄老年患者朋友,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容易摔倒造成继发损害。

    心脏血液灌注不足

    舒张压如果过低(低于 60~65mmHg )时,会造成心脏舒张期供血不足,反而会诱发心绞痛。一些老年患者朋友,由于动脉硬化比较严重,舒张压多会偏低,这种情况下降压要权衡药物对舒张压的影响,建议最好不要低于 60~65mmHg。

    肾脏损伤

    血压降得太快,会引发肾脏供血不足,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继发肾实质缺血性损害。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要 1-3 月。不同人群因为年龄、基础疾病的不同,降压目标也各不相同。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科学降压,应牢记以下几点:

    降压药不可一成不变

    老年人高血压容易受情绪、环境、天气、用药而出现较大波动,所以降压药不能一成不变,以免影响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每年应按时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降压药种类。

    注意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是指在使用普通袖带测压时需要较高的气囊压力才能阻断血流,所以获得的血压值就有升高的现象,但实际上并没有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多发于严重动脉硬化的人群中,如果在服用降压药后出现头晕的情况,应警惕假性高血压。

    年轻人高血压别急吃药

    对于血压轻度或早期的年轻高血压患者朋友,很多专家都不建议马上用药,要先明确病因,排除是否有肾病、肾血管、内分泌或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等。所以,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并非首选,明确具体病因后,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0 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 4~6 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 10-15 粒速效救心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