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上海浦滨儿童医院

上海浦滨儿童医院

简称:

非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浦滨儿童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浦滨分院,各业务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均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担任,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行一体化、同质化管理;是集医疗、保健、科研、健康管理为一体,可提供会员制服务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医院科室齐全,主要临床科室有消化科、呼吸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急诊科等,尤其以发育行为儿科(儿童保健与体检)、呼吸/哮喘、内分泌为重点学科,并提供疫苗接种、慢病管理、APP在线咨询、夜间及假日门诊等特色服务,服务年龄可至18岁。医院各业务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均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担任,拥有众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及主任医师。医院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实行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争创技术一流、服务一流,实现儿童“少得病、不得病、更健康”的办院目标,打造中国多元化办医成功典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江大道1616号
021-60610688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江南
江南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新生儿科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咳嗽、哮喘等,儿童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尘螨脱敏治疗和奥玛珠单抗的靶向治疗、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如身材矮小、性早熟等。擅长儿科科普,自己运营育儿芝士堡微信公众号和多个科普视频。在线管理经验丰富,拥有4000多名网络管理患者。
田致洲
田致洲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及过敏性疾病。
吴琼
吴琼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估(语言、运动、心理、注意力)、儿童喂养护理及营养指导、体重身高管理(肥胖、矮小),儿童常见疾病,熟悉韦氏、儿心、DDST、PEP-3、VBMAPP、MCHAT等近40余种量表及问卷测评。
袁洁
袁洁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在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诊疗及管理。另外还擅长儿童预防接种。
严军华
严军华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过敏性疾病,儿童及婴幼儿皮肤病,血管瘤,各种癣等。
患者评价
  • *沐琳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雨彤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若琦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昱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佳贝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昕宇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雨彤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非常优秀 服务特别好
    图文问诊
  • *思元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尚泽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晨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说起儿童保健,大部分家长都知道。但要问儿童保健的内容,相信大多数家长可能会说,儿童保健无非就是测测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和打预防针。确实,现在大多数基层的儿保科做的就是这些事情,时不时还开点鱼肝油和钙片啥的。其实儿童保健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除了基础生长发育评估和预防接种之外,还包括有适当的血液检查,针对喂养、营养、疾病预防、生活护理、智力发展、心理发育的指导,儿童智力发育检测等等内容。也就是说,儿童保健其实是儿童期定期体检,相对于成人体检来说,更有基于年龄特点的内容和评价体系。

     

    言归正传,儿童保健很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体格发育指标的评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的评估。今天江医生就给大家讲讲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早期发现儿童体格发育的异常。

     

     相信很多家长见过“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如上图示)。图示曲线是正常儿童成长的“健康之路”,每一项指标都有5条曲线。其中绿色的是平均值,对应50,绿色曲线上和下均有2条红色曲线,分别对应数字97、85和15、3。这些数字的含义是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97百分位、85百分位、50百分位,以此类推。其中3-97百分位是一个正常区间。

    这时很多家长可能要问,宝宝体检测量值低于3百分位或高于97百分位是不是都不是正常?那也不一定。小孩是否发育正常,不光是看某一次的测量值,其实更重要的是与前面的测量值对比。只要按照3-97区间内的曲线趋势增加就算是正常的;一直在3-97区间范围外增长,或者本来在3-97区间增长,慢慢超出3-97范围,就不正常,需要找原因。定期儿保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指导医生寻找引起异常的原因,这正是生长发育曲线的主要功能。

    体重(weight,W)一般要求净重,也就是每次除去衣物鞋袜后的体重。在非急性疾病状态下,如急性严重脱水或水肿,它一般反映的是宝宝近期营养状况。提醒一下家长,宝宝每次测量前最好空腹,并排尿排便,以减少误差。一般情况下,前半年增长速率较后半年快。出生体重平均3kg,1周岁时平均体重约10kg,3周岁时约15kg。

           身长(length,L)一般要求净长,也就是每次除去鞋袜后的身体长度。18月龄以下躺着测量身长,2-3岁以上站着测量身高(height,H)。它反映的是宝宝长期营养状况。

           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反映颅骨与脑发育的情况。根据我的经验,很多医生/护士测量头围的手法是错误的,所以导致测量值不准确。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小儿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紧贴头皮(头发过多将其拨开)经耳廓根部上方绕至枕骨结节最突出点,返回另一侧眉弓上缘,软尺绕头一周至0点所测量的数值,精确到0.1cm。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头围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

           胸围(thoracic circumference,TC)与胸廓和肺发育,以及胸部皮下脂肪多少有关。测量胸围时,左手拇指固定软尺一端于宝宝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绕经右侧背后,经过两侧肩胛骨下角再经左侧返回到0点位置。软尺紧贴皮肤,在平静呼吸时测量,精确到0.1cm。正常发育情况下:刚出生时平均胸围32cm,比头围小1-2cm。1岁前,胸围比头围小;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当,约46cm,1岁后胸围比头围大。

           这个宝宝体重增长曲线一直在50百分位附近增加,这是一个体重健康的宝宝。

     星号图示另外一个宝宝,体重一直在最低线附近缓慢增长(逐渐恢复到15百分位水平),目前也属于正常体重儿童。

           红点所示宝宝体重增加过快,差不多1岁半的时候就已经超出97百分位了。说明小孩体重增长过快,要防治继续肥胖下去。医生需要家长配合进行膳食调查,指导小孩的喂养和运动,包括限制高热卡食物摄入,增加有氧运动等等。

    绿色点儿童体重增长轨迹在13月龄时逐渐开始偏离85百分位,在约19月龄时达到3百分位,24月龄时明显低于3百分位。说明儿童体重增长明显落后,需要及时询问家长儿童在13月龄时有什么诱因出现体重增加缓慢,比如疾病等,之后有无改进措施,为何造成体重增长滞后无改善等等。

    蓝色点儿童体重增加虽在正常范围,但波动较大,医生需要注意询问家属每次测量方法和结果是否准确,比如餐前还是餐后,有无除去衣裤和鞋子重量等等;同时也应该询问家长,宝宝在每次测量间隔期间有无特殊原因造成体重测量值波动较大。

    以上是以“体重”这个测量项目为例说明生长曲线图表的用法。其他测量指标都有标准曲线,各位家长不必记忆每个月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希望今天的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

     
     

  • 安抚奶嘴,顾名思义是具有安抚性质的。口欲期的宝宝,很自然都会有吸吮的习惯,无论是吸吮手指还是安抚奶嘴,甚至口水巾等等。通常整个过程在1岁后会自然消失,而研究表明,吸吮手指的孩子更容易持续到幼儿期和学龄期。当然过度依赖安抚奶嘴,导致长期高频率吸吮,容易导致牙齿发育和口腔咬合的问题。

  • 0-3个月的宝宝,昼夜生物节律尚未完全建立,由于睡眠周期短(每个睡眠周期约40-45分钟),所以容易出现频繁小睡的情况。6月龄后的宝宝,昼夜节律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所以此阶段的孩子,大多数会有白天清醒玩耍的时间越来越长,夜间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睡整觉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但 宝宝挑食偏食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
    一岁前的婴儿不会主动挑食,
    因为他们没有能力选择食物,
    而且食物相对单一。
    随着年龄增加,
    2-3岁左右的幼儿,
    开始自主进食了。
    他们对食物自主选择性强了,
    可能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

    挑食和偏食归根结底是心理上的问题,
    并非是消化道的问题所致。
    偶尔有一些疾病可以引起异食癖,
    比如缺铁性贫血时候可能出现异食癖。

    异食癖是一种进食障碍,多起自儿童期。可能与精神和心理因素有关系,治疗以心理治疗和病因治疗为主。
     
    多数时候,
    具有挑食和偏食习惯的儿童,
    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婴儿期。
    在添加辅食阶段,
    家长要么过早或者过晚添加辅食,
    要么一直吃得比较单一和细软,
    要么一直是家长喂饭,
    不愿意让小孩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饭,
    不愿意让小孩自己抓东西吃等等。
    因为添加辅食阶段是顺应了儿童的味觉发育和心理发育,
    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进食更多食物品种,
    熟悉食材的味道、质地和口感,
    这样会在他们大脑里形成记忆。

    婴儿期我们不主张添加油、盐、蔗糖。
    目的是:清淡的饮食会让小孩尽量体验到食物的原汁原味, 对这些食物不排斥, 甚至喜欢上咀嚼。

    吃喝睡都是人的天性,这些是不需要学习而与生俱来的能力,要得到充分的发展,需要得到锻炼。而家长过多干预,包括因为怕弄脏衣服和地板,不让小孩抓着吃或者自主进食等等。这些行为会导致小孩自主进食兴趣的逐渐丧失,如果一直吃细软的食物,会导致小孩以后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对于一些粗糙和纤维丰富的食物,他们也不愿意多咀嚼,吞咽时出现呕吐,小孩就不喜欢吃这些食物,看到这些食物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恶心和不适感。

    如果小孩已经有偏食和挑食的倾向了,
    可以多与小孩沟通,
    经常带他们去菜市场或者超市,
    看看各种食材,
    给他们讲讲这些食物的相关信息,
    甚至让他们学着大人理菜,
    他们会很乐意模仿大人做家务的样子。
    宝宝喜欢的食物,
    可以搭配不喜欢的食物一起吃,
    不断变化烹饪方式,
    色香味都可以刺激小孩的食欲,
    直到宝宝接受不喜欢的食物。

    鼓励一岁多的宝宝用勺子吃东西,鼓励他们逐渐停掉奶瓶,改为杯子喝水、喝奶。一岁后,小孩的三餐时间基本固定下来,三餐与大人同桌一起吃,可以增加小孩吃东西的热情。比如小孩不喜欢吃萝卜,父母要带头吃萝卜,表现出吃萝卜的快乐和满足,小孩才会慢慢接受吃萝卜。
     
    提醒一句:
    即便是2-3岁的幼儿,我们也不推荐食物的味道太浓烈,不能太咸、太甜,这点很重要。因为味道浓烈,必然需要添加更多盐和糖,而零食正是味道浓烈的食物,他们会很容易习惯和喜欢上零食的。控制零食,尽量不要吃高热卡、高糖分的零食,对于偏食和挑食的儿童非常重要。

     

  • “宝宝为什么晚上要吃奶?”
    -1.生理需要:一般3个月前需要夜间进食满足身体能量供应。
    -2.心理需要:没有什么比母亲温暖的怀抱和含着乳头/奶嘴更让宝宝感觉愉悦和安全。

    “断夜奶”有必要么?
    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如果妈妈喜欢在晚上给宝宝喂奶或给奶瓶,那就不必停夜奶,因为迟早宝宝会戒掉夜奶;但是如果妈妈长期睡眠不足,很难维持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或者正准备返回职场,那就需要实施“断奶工作”。
     
    喂夜奶可以给大人和小孩带来至少三方面问题
    1.首先是影响休息: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中断夜间睡眠。人如果长时间过子时(23点-1点)不在睡眠中,就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面容看起来也显得憔悴。

    2.其次是影响乳牙:宝宝乳牙菌斑和蛀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夜间进食后未刷牙造成的。
    3.最后是影响身高:夜间频繁觉醒-喂奶-换纸尿片,会明显打断睡眠宝宝周期,一定程度上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我怎么知道宝宝准备好了?”
    -宝宝4-6月龄,身体健康,母亲出于各种原因也打算断夜奶,那时机就成熟了。

    “断夜奶有哪些的技巧?”
    1.慢慢地逐渐开始断奶过程
    -夜间亲喂母乳时,可以让宝宝吃奶的时间缩短。比如原来每侧乳房喂奶10分钟,可以缩短到8分钟或5分钟,或在晚上给她少量的配方奶。并尝试通过拍拍和安慰宝宝重新进入睡眠来延长喂奶间隔时间。
    2.确保宝宝整天都能吃饱
    -随着宝宝长大和活动增加,TA可能在白天不愿意停下来认真吃奶,而依赖夜间吃奶。所以家长需要在白天定时喂养,喂奶时需要安静勿打扰,保证宝宝能够顺利吃足每一顿奶。
    3.睡前将宝宝喂饱

    -很多家长都会在睡前将宝宝喂饱,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妈妈或其他喂养者在夜间上床睡觉前,可以给宝宝最后一餐,甚至宝宝可以在睡眠中吃饱。

     

    4.让你的伴侣也能去安慰夜间哭泣的宝宝
    -夜间醒来的宝宝会因为妈妈的体味和奶的味道刺激宝宝吃奶是欲望。宝宝通过哭闹,想引起妈妈的注意,给予关怀和安慰。所以爸爸或者其他人在妈妈身边,可以尝试将摇篮床放在他们身边。
    5.逐步消除夜间喂食。
    -当宝宝夜间醒来哭吵着寻求安慰时,轻拍TA的背部和肚子,坚定而温柔地告诉TA早上可以吃奶,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你说的话,TA会逐渐明白,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安慰。不要尝试去抱TA,这样只会让TA哭吵更加厉害,甚至喂奶都无法平息哭闹。很多时候,宝宝在适应新情况之前,只会在一两个晚上哭一会儿。如果你的尝试让宝宝连续几个晚上不安地哭闹,请暂停断夜奶,并在一两周内再次尝试。如果夜奶次数有2次以上,建议逐个消除,而不要试图一次性完全戒除。
    6.在过渡期间避免实施夜间断奶。
    -如果母亲白天已经开始上班,或者有外出需要与宝宝分离,那不建议立即给宝宝断夜奶。虽然很多母亲已经是这样的状况后才考虑断夜奶。因为白天母亲不能为宝宝提供更多的亲密机会,那夜间宝宝就会寻求这样机会。所以,这个时候断夜奶就是切断妈妈与宝宝亲密的机会。妈妈和宝宝是多么相亲相连的一对儿啊!
     
    4-6个月后的宝宝吃“夜奶”,在很多时候已经是一个心理依赖的习惯性表现,而非是生理需要。母亲如果长期夜间休息不好,精气神都没有了,还可能抵抗力下降、皮肤长斑、精神抑郁......我们推荐母乳喂养至少到6个月,有可能的话坚持到1岁。如果妈妈由于各种原因打算给宝宝断掉夜间吃奶的习惯,那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记住,断夜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充分照顾到宝宝的心理情绪变化,这样才可能安全和顺利的断掉夜奶。
     

    最后我强调一句,断夜奶并非断奶,而是对喂奶时间更合理的安排,保证大人和小孩双方的健康。

     

  • 添加辅食后,很多家长反映宝宝体重增加缓慢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是由于添加辅食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每天的奶量问题。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因为辅食量少,所以奶量基本保持不变。随每餐辅食量的增加和固定,以及每天吃辅食次数增加,宝宝奶量会相应减少,但是宝宝体重也会保持正常的增速。通常在一岁左右,宝宝的平均体重会达到10kg,身长会达到75cm。

  • 转奶是指不同品牌奶粉之间切换或者相同品牌不同段数奶粉之前切换,以及特殊奶粉切换的过程。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循序渐进,有耐心 2、逐渐替换 3、疾病期间不转奶 4、特殊奶粉转奶前,需要咨询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 1. 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 。

    2. 外口罩,避免接触公共物品 。

    3. 实时洗手或手消毒。

    4. 远离喷嚏和咳嗽人。

  • 宝宝发生便秘比较常见,90%以上属于功能便秘,也就是与药物、胃肠道发育异常、内分泌疾病等疾病无关的便秘。便秘并非只是排便次数减少。功能性便秘有诊断标准(目前按照罗马IV标准)。

  • 牛奶蛋白过敏(CMPA) 的宝宝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异常表现,比较常见。

     

    问题并不是出在深度水解奶,很可能是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致肠道过敏的追魁祸首是宝宝接触了被牛奶蛋白污染的食物,比如含有牛奶成分的饼干、蛋糕等烘培食品是最常见的。 2 、家长购买食物时没有注意食物成分标签,所购买的食物明确注明了含有牛奶蛋白,或者生产线曾经生产过含有牛奶 / 鸡蛋 / 花生等食物。 3 、没有注意有些被认为理所淡然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其实很可能有牛奶蛋白,最常见的就是深色巧克力。 4 、由于交叉反应导致过敏发生。比如听销售人员推销山羊奶或者鹿奶等牲畜等奶制品。因为牲畜的奶当中蛋白质具有同源性,对牛奶蛋白过敏,极可能对其他牲畜的奶也过敏,也有少部分 CMPA 的患者对大豆同时过敏,需要引起重视。 5 、另外就是某些药品、化妆品和手工艺品可能含有牛奶蛋白成分,如某些益生菌产品明确标注含有乳清蛋白。

     

    如果宝宝是在母乳(母亲忌口)配合深度水解奶混合喂养期间出现粘液血便症状反复,则应该注意母亲食物有无上述问题。

     

    所以, CMPA 的宝宝需要更加细心地管理他们的食物和生活。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先咨询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不要盲目吃药或者立即更换奶粉。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