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温州建国医院>

科普文章

温州建国医院

简称:温州建国康复医院

二级医院综合医院
科普文章
  • 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可能与甲状腺肿大的程度、位置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关。常见的甲状腺肿大症状包括:1. 声音嘶哑:甲状腺肿大可能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带功能受损,出现声音嘶哑。2. 呼吸困难: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严重时可影响肺通气,出现呼吸困难。3. 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压迫食管,可能导致食管狭窄,出现吞咽困难。4. 心慌、多动:甲状腺肿大合并甲亢时,可能出现心慌、多动等症状。5. 乏力、食欲不振、水肿:甲状腺肿大合并甲减时,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1. 饮食疗法:若甲状腺轻度或中度肿大,无明显临床症状,可暂时观察,并注意补充碘。2. 药物治疗:若确诊为甲减,可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甲状腺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 手术治疗:若甲状腺严重肿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需手术治疗。4. 其他治疗:放射性碘-131对治疗甲亢引起的甲状腺肿有效。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慌、手抖、体重减轻、易怒等症状。为了缓解病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合理的饮食调养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适合甲亢患者的饮食建议:1. 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煎煮后去渣,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具有疏肝清热、缓解情绪的作用。2. 昆布海藻饮:昆布、海藻、牡蛎煎煮后去渣。具有疏肝清热、理气解郁的功效。3. 青柿子糕:青柿子1000克,蜂蜜适量。青柿子去柄洗净,捣烂绞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粘稠,再加入蜂蜜。具有清热泻火、缓解烦躁、易怒等症状的作用。4. 川贝海带粥:川贝、海带、丹参、薏米、冬瓜煎煮后去渣。具有软坚散结、缓解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等症状的作用。5. 竹菇淡菜煎:竹菇、淡菜、牡蛎煎煮后去渣。具有化痰利湿、软坚散结的功效。6. 什锦豆腐:豆腐、西红柿、木耳、冬笋、豌豆等食材搭配。具有丰富的营养,适合甲亢患者食用。除了以上饮食建议,甲亢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2.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辛辣食物等。3.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4.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2009年11月14日,第三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聚焦于“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是“认识糖尿病,我们在行动”。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积极响应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糖尿病预防教育活动。 一、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加强糖尿病预防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二、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开展系列预防教育活动 1. 糖尿病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定期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邀请知名专家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等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方法。 2. 糖尿病义诊咨询活动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定期开展糖尿病义诊咨询活动,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血糖检测等服务,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定期举办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新进展学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分享糖尿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三、预防糖尿病,从生活方式做起 预防糖尿病,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还需要从生活方式做起。以下是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1.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压等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甲状腺组织产生的一种抗体,当其水平升高时,通常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多种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 1. 桥本甲状腺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甲状腺逐渐萎缩,功能减退。患者常常出现甲状腺肿大、疲劳、体重增加等症状。诊断通常依赖于血液检查,包括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升高。 2. 萎缩性甲状腺炎:这是桥本甲状腺炎的晚期阶段,甲状腺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如疲劳、体重增加、便秘等。治疗通常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 产后甲状腺炎:这是指在产后一年内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可能会经历甲亢、甲减或两者交替出现的症状。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血液检查。 4. 无痛性甲状腺炎:这是一种亚急性炎症性疾病,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疼痛感,但会有甲状腺肿大和功能异常。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查和甲状腺超声。 5. 亚急性甲状腺炎:这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血液检查。 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键是控制炎症和维持甲状腺功能。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抑制剂、手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 如果怀疑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甲亢与职业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容易导致甲亢的发生。那么,患上甲亢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甲亢的常见原因。甲亢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也可能导致甲亢的发生。对于甲亢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甲状腺药物、碘剂等。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且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确保药物疗效。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甲亢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术方法有甲状腺部分切除和全切除两种。手术治疗风险较大,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甲亢以调和阴阳、疏肝解郁、滋阴降火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白芍、甘草等。4. 日常保养:甲亢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甲亢患者还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监测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内分泌失调是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之一。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内分泌失调导致肥胖的调理方法,帮助大家改善健康状况。一、疾病原因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肥胖的疾病有多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亢、库欣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脂肪合成异常和代谢障碍。二、调理方法1. 饮食控制:肥胖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建议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2.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3.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有助于促进脂肪消耗,改善内分泌失调。4. 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5. 药物治疗:对于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如曲笛黄体酮片、丙硫氧嘧啶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等。三、日常保养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2. 坚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3.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4.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四、医院和科室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患者可以前往内分泌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面临着体重管理的困扰。其实,减肥并非难事,关键在于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以下列举了15种可能导致减肥失败的不良习惯,帮助大家走出误区,迈向健康。 1. 进食过快:快速进食会降低饱腹感,导致摄入过多卡路里。建议细嚼慢咽,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提高饱腹感。 2. 边吃边做其他事情:看电视、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会影响大脑接收进食信号,导致过量进食。 3. 不饿也进食: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食量应适当减少。避免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4. 极端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调节失衡,影响肌肉形成,容易反弹。建议采用均衡饮食,循序渐进。 5. 经常吃外卖:外卖营养不均衡,容易导致肥胖。建议自己烹饪,控制食物营养。 6. 没有全身镜:只关注上半身难以全面了解肥胖状况。全身镜有助于监测体型变化。 7. 穿宽松衣服:宽松衣服会隐藏身材,降低减肥动力。尝试穿紧身衣服,保持正确姿势。 8. 喜欢啤酒:啤酒卡路里高,易导致肥胖。建议适量饮酒,选择低卡路里酒类。 9. 与朋友聚会:与朋友聚会容易摄入过多食物。建议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10. 以甜品作奖励:过度食用甜品会影响减肥。建议寻找其他方式奖励自己。 11. 忽视便秘:便秘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肥胖。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12. 赶时间:长期赶时间会导致身体缺乏锻炼,影响新陈代谢。建议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13. 驼背:驼背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影响新陈代谢。保持正确姿势,预防肥胖。 14. 喜欢调味料:调味料含有高卡路里,易导致肥胖。适量使用调味料,控制饮食。 15. 空闲时间过多:空闲时间过多容易导致久坐不动,摄入过多食物。建议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 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减肥,拥有健康的身体。

  •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内分泌检查是了解内分泌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一、内分泌检查项目内分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性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睾酮、孕酮和雌二醇。通过检测这些激素水平,可以评估女性的排卵功能、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2. 胰岛素和血糖:用于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血糖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3. 甲状腺功能:包括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抗体检测,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二、内分泌检查的最佳时间内分泌检查通常在月经的第2天到第5天进行,此时激素水平较为稳定,结果更准确。此外,内分泌检查不需要空腹,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检查前避免服用性激素类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 检查前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3.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三、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内分泌疾病,尽早治疗。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四、内分泌科就诊指南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建议您及时就诊内分泌科:1. 月经不规律、痛经、不孕等妇科问题。2. 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多汗、失眠等内分泌失调症状。3.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甲状腺疾病。4. 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适当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改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是一些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要关注的要点: 1. 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患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举重等剧烈运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不宜进行脚部拉伸等运动;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肾病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运动强度的选择。 2. 运动前后自测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若血糖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调整运动方式和饮食。 3. 写运动日志:记录运动类型、强度、时间、血糖变化、饮食情况等信息,有助于了解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备点“救急”糖果: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携带一些可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如葡萄糖果冻、糖果、果汁等,以备不时之需。 5. 避免运动前注射胰岛素:运动过程中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运动前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风险。 6. 充分补水:运动前后适量饮水,防止脱水,预防血糖波动及中暑。 7. 随身携带医疗卡:携带医疗卡片或腕带,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获得及时救治。 8. 充分热身和放松: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如低强度步行、骑自行车等,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进行放松运动,使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9. 穿着舒适的运动鞋袜和服装:选择透气、合脚的运动鞋袜,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预防足部问题及中暑。 10. 定期进行眼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确保运动安全。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分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年轻人群。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四种常见类型,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一、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因此也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特点是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但并非完全丧失。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三、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母体健康,还会增加胎儿畸形、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四、其他类型糖尿病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继发性糖尿病、特殊遗传性糖尿病等。这些类型的糖尿病病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2. 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 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糖尿病。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分类和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