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但若黄疸值过高,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引起脑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产物,当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胆红素会升高。当血清中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时,胆红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果不进行治疗和干预,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害,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吸吮无力、莫罗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新生儿会出现角弓反张、呼吸暂停、肌张力增高等情况。胆红素脑病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等;第二阶段表现为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等;第三阶段表现为反应逐渐改善、角弓反张逐渐消失等;第四阶段表现为后遗症,如手足徐动、不自主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等。新生儿黄疸超过正常范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容易穿越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游离胆红素是红细胞被破坏后形成的,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溶血性黄疸中更常见。游离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损害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底核。游离胆红素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导致线粒体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氧化磷酸化损伤和氧化损伤,可引起高密度黄染和神经元损伤,导致不可逆的临床症状。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黄疸,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当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时,游离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节区,也可累及脑干核团,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患儿会有神经系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