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襄阳市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

襄阳市中医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室介绍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7年,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襄阳临床学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骨伤医疗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骨伤科医院、湖北省骨伤科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卒中综合防治中心、国家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绿色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襄阳市中医骨科及中医儿科临床研究中心,襄阳市首家网络医院急救站,是湖北地区具有现代化规模的区域中医医疗技术中心,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7年加挂襄阳市中医药研究所,是湖北省除省中医院外唯一一家具有中医药研究所牌子的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责任,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医院服务、环境美化、区域医疗中心样板“七大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党建强、学科佳、质量高、管理优、服务好、环境美”的“六型医院”,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开放床位1200张,开设35个临床专业科室、8个医技科室,拥有近4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设立有医院本部、东津院区、前进路分部。其中,东津院区入选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是襄阳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将建成1200张床位,总面积26万平米的新院区,一期工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二期工程为平战结合病房楼项目。医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院兴院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医院领导班子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落实“双培养”机制,把好特色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政治关。医院中医专科人才梯队稳定,结构合理,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人才梯队。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4人;全国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4人;全国中医临床骨干人才和西学中优秀人才2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人;湖北省中医名师1人;湖北省中青年名医6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1人;襄阳市隆中名医13人;襄阳市中医名师12人;襄阳市青年科技人才2人。医院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和全市有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骨伤科、脑病科、儿科、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其中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何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襄阳何氏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创新及推广平台获批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项目。肛肠科、内分泌科、推拿科、皮肤科、妇科、肺病科、肾病科、肿瘤科、肝病科、脾胃病科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输血科申报省级重点专科。耳鼻喉科、针灸科、眼科、乳腺病科、治未病科、重症医学科、中医护理、中药制剂、临床药学、风湿病科、血液病科、泌尿男科、康复科为襄阳市中医重点专科单位。老年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立院之本、发展之魂,同时引进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融合推进的目标,大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建立岐黄学者王华教授专家工作站、岐黄学者王平教授工作室、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工作室,充分发挥岐黄学者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的人才团队优势,让襄阳人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省级专家的中医药服务;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胡思荣、朱学明传承工作室,整理并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专业特长;成立治未病科、多学科会诊中心、传统疗法工作室,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创新中医多学科诊疗模式,先后成立“胸痛”“肝脏肿瘤”“椎间盘病”“膝关节病”“肩袖损伤”“糖尿病足”等协作组,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先后制定90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85个中医临床路径并执行,形成浓厚的中医药特色氛围;开展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手段,减轻群众负担;研制70种中药特色制剂,深受百姓推崇。医院积极推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公立医院医疗融合服务新模式。设立长征路急救站,将传统中医治疗融入急救,使院前急救“一张网”更加密实、科学、合理;不断强化胸痛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缩短卒中及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时间,为高危胸痛和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规范、优化的诊疗服务;加强学科建设,相继分离独立出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康复医学科、病理科等;开设严重犬伤处置、肥胖、中医心理、甲状腺、骨质疏松症、早癌筛查、生长发育、便秘专病、黄褐斑专病门诊、夜间鱼刺门诊等20余个特色专病门诊;开展ECMO高级生命支持治疗、襄阳地区首例Infinity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术、骨缺损的3D打印+定制化关节置换手术、肩肘关节置换术等新业务新技术,多项技术处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对标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VTE)项目,推进医院VTE防治工作以及ERAS提升工程、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第二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全国首批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2018年,医院又被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获评首批“湖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全国人文管理荣誉医院、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加强履职尽责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医院、湖北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阵发性房颤饮食该注意哪些 阵发性房颤饮食要注意三点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失眠等症状。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

首先,患者应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过多的脂肪、热量、糖分和胆固醇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腻的肉类、油炸食品、甜点等。同时,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尽量避免,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免疫力,促进心血管健康。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苹果、樱桃等,对心脏健康尤为有益。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并注意烹饪时少放盐。

除了饮食调整,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总之,阵发性房颤患者应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药事通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室速怎么治疗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指的是心脏的室性搏动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室速的出现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针对室速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室速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胺碘酮、心律平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心脏的异常电活动,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二、直流电复律: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患者,需要采用直流电复律的方法。通过给予心脏一定量的电流,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三、导管射频消融术: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传递到心脏的异常电活动起源处,破坏异常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心律。

四、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持续性室速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该装置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一旦发生室速,可以自动发放电击,恢复正常心律。

五、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心脏的异常电活动起源处,恢复正常心律。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以降低室速的发生风险。

对于室速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积极治疗,以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

健康驿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包囊肿是什么病

心包囊肿,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纵膈囊肿,主要位于心脏右侧,部分位于左侧。这种囊肿并非肿瘤或脓肿,而是由感染或脂肪病变液化和坏死的纤维组织包围而成,内部含有透明组织液。由于囊肿壁与心包腔不相连,因此通常不会对心脏造成直接影响。

心包囊肿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不适,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气促、咳嗽等症状。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心脏功能受限。

心包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心脏彩超、CT、核磁共振等。根据囊肿的大小和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观察、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心包囊肿的发生。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心包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医疗领航员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科室信息
收录医生 1 名
在线服务患者 0 次
科普文章 3 篇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